第192章 亡国之君的才艺表演(1/2)

册封大典后的宴会上,觥筹交错,笑语喧譁。各国使节与大明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共享大明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酒过三巡,气氛越发活跃,陈东面带微醺,目光扫过席间三位特殊的宾客。

这三人虽被封为侯爵,却都是亡国之君——欢乐侯赵佶(原北宋徽宗)、顺意侯李乾顺(原西夏崇宗)、安心侯李神宗(原交趾国王)。他们虽在南京过著优渥生活,却时刻被锦衣卫密切关注,处於软禁状態,除了待在南京,不可出城一步。

陈东忽然举杯起身,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今日万邦来朝,四海昇平,实乃大喜之日。”陈东声音洪亮,传遍宴厅,“然而酒宴之上,岂能无乐?朕听闻三位各怀绝艺,何不趁此良辰,为大家助兴一番?”

赵佶、李乾顺、李神宗面面相覷,面露难色。大明皇帝虽然宽容,不杀降君,却喜欢做弄人,经常让他们在宴会上表演节目,以娱宾客。这对曾经的一国之君而言,无疑是莫大羞辱。

但是面对大明皇帝的要求,他们又没有骨气反抗。在南京这些日子,他们早已习惯了顺从,毕竟,能活著享受富贵,总比身首异处要好。

赵佶最先起身,躬身道:“蒙陛下不弃,臣愿抚琴一曲,以助酒兴。”

陈东满意点头:“甚好!早就听闻欢乐侯才艺高超琴棋书画,冠绝天下,今日可得一饱耳福了。”

太监们迅速搬来古琴,赵佶整衣落座,轻抚琴弦。他虽已是亡国之君,但那份文人雅士的气质犹存。指尖轻拨,清越琴音顿时流淌而出,竟是一曲《琵琶行》。

琴声起初略显生涩,似是久未练习之故。但隨著曲调展开,赵佶渐入佳境,指法越发纯熟。那琴音时而如溪流潺潺,时而如飞雪漫天,將早春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满座宾客无不屏息静听,就连原本打算看笑话的几位武將也不禁頷首讚赏。

一曲终了,余音绕樑。赵佶起身行礼,额角已见细汗。

陈东抚掌笑道:“好!果真名不虚传!欢乐侯此曲,堪比伯牙再世!”

眾臣齐声称讚,赵佶却只是苦笑。想当年在汴京皇宫,他抚琴时群臣諛词如潮,何曾想过有朝一日会作为降臣在宴会上为人助兴?

接著轮到李乾顺。这位原西夏国王起身道:“臣不才,愿为陛下表演胡旋舞。”

此言一出,满座皆喜。胡旋舞源自西域,节奏明快,旋转激烈,通常由年轻舞者表演。李乾顺已年近五旬,体態微胖,跳这种舞蹈著实有些喜庆。

乐工奏起胡乐,李乾顺隨著节奏起舞。起初动作略显笨拙,引得几位年轻官员掩口偷笑。但隨著音乐进行,李乾顺越跳越放得开,旋转、踏步、摆臂,竟真有几分西域舞王的风范。

李乾顺被软禁南京后,无所事事,反而研习起各种娱乐,美人乐舞。

他本就擅长音律,加之西夏与西域交往密切,精通胡旋舞也不足为奇。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位曾经叱吒西北的西夏君主,竟似乎享受起来。在宴会上跳起胡旋舞,十分投入。

舞蹈进入高潮部分,李乾顺连续旋转,衣袂飞扬。虽然气喘吁吁,却仍坚持完成所有动作。最后以一个標准的胡旋舞手势结束,整个人已是汗流浹背。

陈东大笑:“好!顺意侯果然多才多艺!赏西域美酒一壶!”

李乾顺喘息著行礼谢恩,退回座位时腿脚都有些发软,李乾顺已经想明白了,自己既然亡国,日后便是一富贵閒人,反正女儿也是皇帝的妃子之一,自己只要不谋反,后半生富贵不愁。

最后轮到李神宗。这位交趾国王最为年轻,投降也最晚,尚且不习惯这种羞辱。他支吾道:“臣、臣愚钝,並无什么才艺...”

陈东挑眉:“安心侯过谦了。顺意侯既表演了舞蹈,你便一同助兴如何?”

李神宗不敢推辞,只得硬著头皮上场。他从未学过胡旋舞,只能笨拙地模仿李乾顺刚才的动作。举手投足间毫无章法,时而同手同脚,时而节奏全无,活像一只被捉上岸的大虾在挣扎。

寧郡王李虎看得捧腹大笑,手中的酒杯都差点拿不稳。这位曾在交趾与李神宗军队交战的大明將领,此刻见到对手如此窘態,自是格外开心。

首辅徐文也是忍俊不禁,捋须笑道:“这位安心侯倒是率真可爱。”

其他官员见状,也不再顾忌,纷纷大笑起来。宴厅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李神宗面红耳赤,却不敢停下,只能继续那笨拙的舞姿。最后还是李乾顺看不过去,起身与他共舞,悄悄指导动作,这才让表演勉强看得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