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亡国之君的才艺表演(2/2)

表演结束,李神宗已是满头大汗,羞得无地自容。陈东倒是没有为难他,同样赏赐了美酒。

三位亡国之君回到座位,各自饮酒掩饰尷尬。赵佶轻嘆一声,低吟道:“『问君能有几多愁......』。”言下之意,不胜唏嘘,今日好在赵桓生病没来,不然也免不了一番羞辱。

李乾顺却显得豁达许多,低声道:“既来之,则安之。如今锦衣玉食,总比身首异处强。”

李神宗沉默不语,只是猛灌了一口酒。

这时,陈东又开口道:“三位侯爷表演精彩,朕心甚悦。不过,单有歌舞还不够尽兴...”他目光扫过群臣,“寧郡王,朕记得你箭术超群,何不展示一番,让大家开开眼界?”

李虎立即起身:“臣遵旨!”

太监们迅速在宴厅另一端立起箭靶。李虎取来强弓,站在百步之外,拉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连发三箭,箭箭正中靶心。

眾使节纷纷惊嘆大明大帅的神勇。陈东笑道:“寧郡王箭术如神,不愧为我大明虎將!”

李乾顺举起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颤,举杯向李虎示意:“寧郡王神武,佩服佩服。”

李虎大笑回敬:“顺意侯过奖了!如今都是一殿之臣,大家勠力同心!”

宴会继续进行,歌舞伎乐轮番上场,气氛热烈。但三位亡国之君却再也提不起兴致,只是默默饮酒,各怀心事。

赵佶想著故国汴京,想著在东京无拘无束的日子,不禁悲从中来。他如今虽得优待,但终究是亡国之君,就连最擅长的琴艺,也成了取悦陈东这个女婿的工具。

李乾顺则想著西夏的草原,想著那些战死的西夏勇士。他原本以为自己会难以忍受这种羞辱,但在京城待长了,久而久之,竟也习惯了南京的繁华生活。甚至在某个瞬间,他恍惚觉得,这样做个富贵閒人,或许比当个日夜操劳的国王更加愜意。

李神宗最为年轻,亡国之痛也最深。他不时偷眼看那些来自东南亚的使节,特別是三佛齐和蒲甘的使者。想著当初自己要是多忍忍就好了 ,我真傻,真的.....

宴至深夜,眾人皆醉。陈东命人送各国使节回万国馆,文武百官也陆续离去。

三位亡国之君最后离开。走出宫殿时,赵佶忽然停下脚步,仰望夜空中的明月,轻声吟道:“『春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乾顺拍拍他的肩膀:“欢乐侯何必伤感?至少我等还能在此赏月饮酒,比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將士,已是幸运多了。”

李神宗苦笑:“顺意侯倒是想得开。”

李乾顺长嘆一声:“想不开又能如何?既然活下来了,就得继续活著。”他顿了顿,又道,“况且大明皇帝虽然喜欢捉弄人,但確实待我等不薄。若是落在別人手中,恐怕早已尸骨无存了。”

这话说得实在,赵佶和李神宗都无法反驳。三人沉默片刻,各自登上马车,返回在南京的府邸。

马车驶过南京街道,窗外市井繁华,灯火通明。这金陵古城,歷经多个朝代兴衰,见证了多少亡国之君的悲欢离合。

而今晚,不过是歷史长河中又一个寻常的夜晚罢了。

回到府中,赵佶屏退下人,独自来到书房。他铺开宣纸,磨墨挥毫,画下一幅月下独奏图。画中之人背对观眾,面对明月抚琴,形单影只,好不淒凉。

画毕,他在右上角题词一首:“金陵月下独抚琴,故国山河梦中寻。莫笑降臣无气节,生死荣辱不由心。”

写罢,他將画作投入火盆,看著火焰將其吞噬,仿佛也烧掉了今晚的屈辱和悲伤。

与此同时,李乾顺回到府中,却召来几位乐工,让舞女表演胡旋舞。他似乎真的接受了现状,甚至开始享受这种无需操劳国事的生活。

而李神宗则辗转难眠,在院中独自饮酒到天明。交趾已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他还年轻,他这个亡国之君后半生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