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重新开始(1/2)

检测报告在八小时后送达。

在精密仪器的检验下,彻底露出了真面目。

“內部应力分布不均,存在十七处微裂纹。”

“晶体结构紊乱,强度仅达到设计標准的百分之六十二。”

“抗疲劳性能严重不足,预计使用寿命不超过三十小时。”

刘教授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拿著那份检测报告,他的声音乾涩得发不出声音。

十台炉子,十次失败。

钱功站在自己负责的五號炉旁边,手掌贴在冰凉的炉体上。

年轻的工程师们更是陷入了迷茫。

他们原本相信科学的精確性,相信標准化流程的可复製性。

但现在,所有的理论和公式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崩溃了。

“是不是我们的操作手册有问题?”

“不可能,每个数据都是从李总工的成功过程中精確记录的。”

“那为什么?为什么就是复製不出来?”

爭论声在车间里此起彼伏,但谁也给不出答案。

整个团队都处在一种混乱和绝望的状態中。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自我怀疑的时候,李赫站了起来。

他走到车间中央,双手插在工作服的口袋里,平静地扫视著每一张沮丧的脸。

“听我说。”

“这个结果,在我的预料之中。”

李赫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什么叫在预料之中?

“李总工,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刘教授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李赫走到那堆失败品前面,隨手拿起一片扭曲变形的叶片。

“你们觉得,这次失败是因为什么?”

“操作不熟练?”有人试探性地回答。

“设备调试不到位?”

“材料配比有误差?”

李赫摇摇头。

“都不是。”

他將那片废品放回原处,转身面对所有人。

“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你们想要复製一个奇蹟。”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困惑不解。

李赫继续说道:“上一次的成功,不仅仅是精確的参数,更需要无法量化的手感、经验、甚至运气。”

“你们想做的,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能画出《蒙娜丽莎》的达文西。这根本不现实。”

“我们要做的,不是培养更多的达文西。”李赫的声音变得有力起来。“我们要发明一台能稳定印刷出《蒙娜丽莎》画册的彩色印刷机。”

“那您的意思是…”有个年轻的工程师问道。

“技术標准化。设备自动化。”李赫一字一句地说道。

车间里响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但是,那些无法量化的东西,怎么转化呢?”那个工程师继续问道问道。

李赫走到控制台前,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表。

“所有的'手感',本质上都是对物理现象的感知。”

“温度的细微变化,压力的微小波动,材料的应力响应。”

“这些都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找到规律。”

刘教授猛地站起来,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您的意思是,用仪器设备来替代人的感官?”

“不仅仅是替代。”李赫在白板上又画了几条曲线。“是要做得比人的感官更精確,更稳定。”

钱功也走了过来,仔细看著白板上的图表。

“可是,我们现在的设备…”

“设备不够,我们就改进设备。技术不够,我们就开发技术。国家给了我们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就用这三个月,彻底重新设计整个生產流程。”

他转身面对所有人。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再试图复製成功。我们要分析失败。”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数据採集。”

“我们要找到失败的原因,找到成功的规律,然后用技术手段来確保这个规律能够稳定重现。”

刘教授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兴奋表情。

“这就需要大量的传感器,高精度的数据採集系统。”

“还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我们得用上国內最先进的计算机。”

李赫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