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噩梦(1/2)

整个车间瞬间活了过来。

十台创世炉的指示灯依次亮起,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声音匯聚在一起,在巨大的车间內共振。

让脚下的水泥地面都传来细微的麻痒感。

空气迅速升温,带著一股独有的金属与臭氧混合的气味。

数十名专家、工程师、技术工人,被分成了十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台炉子。

他们的脸上满是一种极度亢奋的专注。

“一號炉,升温程序启动!”

“二號炉,材料注入准备!”

“七號炉,真空度確认,参数零点零一帕,符合標准!”

指令与回报声此起彼伏,清晰、乾脆,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高速而准確地运转。

刘教授作为总协调,不再守著一台炉子。

他拿著一本厚厚的数据记录本,在十台炉子之间来回穿梭,额头上很快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的眼睛里闪烁著光。

“李总工,所有机组运行正常!”

“这次的操作流程,是您上次每个步骤的详细拆解!每个小组都演练了不下十遍!绝对不会出问题!”

李赫站在车间的中央控制台前,双手插在工作服的口袋里。

他的视线平静地扫过忙碌的身影。

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这种平静,与周围狂热的气氛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剥离感。

钱功负责的是五號炉。

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工人,此刻正全神贯注地盯著控制面板上的一排排数据。

他的手放在控制杆上,稳定得看不出任何颤抖。

连续三个月的攻关,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撑起了整个团队在经验层面的感知。

但这一次,他相信科学。

他相信那份精確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操作手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炉体內的温度已经攀升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值。

透过狭小的观察窗,可以看到里面翻滚著刺目的白色光芒。

那是陶瓷粉末在超高温高压下开始熔合的景象。

几个小时的等待,对车间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无比漫长。

没有人离开岗位。

没有人感到疲惫。

所有人的精神都高度集中,肾上腺素在血管里奔涌。

终於。

十台炉子的指示灯,由代表高温的红色,逐一转为代表冷却的蓝色。

成功的信號。

“冷却程序启动!”

刘教授的声音在车间里迴响。

“所有小组注意,准备开炉!”

人群中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向自己负责的炉子围了过去。

那股狂热的期待,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三,二,一!”

“开炉!”

刘教授一声令下。

十个小组的负责人,几乎在同一时间。

伸出手,拉动了冷却室的门阀。

“吱嘎——”

沉重的金属门被开启的声音,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清晰。

第一个小组,三號炉。

组长是一个戴著眼镜的年轻工程师,他几乎是扑到炉门前的。

他脸上的笑容,在看到炉內景象的瞬间,凝固了。

冷却台上,那片本该完美无瑕的叶片,从中间断成了两截。

断口处呈现出一种灰败的、毫无光泽的顏色。

竟然...失败了。

“这……怎么会……”

年轻工程师的声音乾涩,带著无法置信的茫然。

车间里的温度,仿佛在这一瞬间骤降。

还没等眾人从三號炉的失败中反应过来。

另一侧亦是如此。

“我们的也……也裂了!”

只见七號炉的冷却台上,叶片的根部出现了细密裂纹,几乎要彻底碎裂。

一个。

两个。

紧接著,是第三个,第四个。

“四號炉,叶片严重变形!”

“六號炉,表面全是气泡!根本没成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