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毫秒间的拯救,神跡初现(1/2)
刺耳的警报声在控制室內迴荡,红色指示灯疯狂闪烁。
屏幕上的数字开始疯狂跳动,温度读数从1200度直接跳到了1400度,然后是1500度,还在继续攀升。
“主加热区反馈信號丟失!”
控制台前的年轻程式设计师脸色煞白,声音都变了调。
“快停机!传感器迴路短路了!”
一位头髮白的老工程师从椅子上弹起来,指著屏幕上那条疯狂上升的温度曲线。
“温度失控会引起爆炸!整个实验楼都要完蛋!”
整个控制室瞬间陷入混乱。
几个工程师手忙脚乱地冲向总电源开关,有人已经把手放在了紧急停机按钮上。
王元植院士紧握著拐杖,手背上青筋暴起。
材料组的博士们脸色发白,几个月的心血眼看就要毁於一旦。
“都別动!”
李赫的声音不大,却带著一种绝对的冷静和权威。
所有人的动作瞬间停止,目光齐刷刷投向他。
李赫没有停机,双眼死死盯著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功率曲线。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如飞,每一次按键都精准有力。
“李总工,你疯了吗?”
那位老工程师的声音都在颤抖。
“温度已经超过1600度了!再不停机真的会爆炸!”
李赫充耳不闻,他的目光在屏幕上快速扫描著各种数据。
功率输出:85%
电流强度:127安培
电阻变化率:-0.3欧姆/秒
他放弃了自动控制,强行切换到手动模式。
屏幕上弹出一个警告对话框:“手动模式存在安全风险,確认切换?”
李赫毫不犹豫地点击確认。
控制界面瞬间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参数设置窗口。
十二个加热区的功率控制,每一个都需要单独调节。
气氛控制系统的十六路管道,每一路的流量都要重新设定。
压力控制系统的液压参数,更是复杂得令人眩晕。
“他在干什么?”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小声问道。
“没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怎么可能进行精確控制?”
李赫开始输入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指令。
第一加热区功率:从85%降至72%
第二加热区功率:从85%降至68%
第三加热区功率:从85%降至75%
每一个数字都不相同,看起来毫无规律。
但李赫的手指没有停顿,仍在快速输入著更多指令。
气氛流量调节:
氬气流量:从15l/min增至18l/min
氮气流量:从8l/min降至6l/min
氢气流量:保持3l/min不变
压力补偿参数:
主迴路压力:从50mpa降至45mpa
辅助迴路压力:从30mpa增至35mpa
“这些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
控制组的专家瞪大眼睛,完全看不懂李赫的操作逻辑。
“没有温度反馈,他凭什么確定这些参数?”
李赫的额头开始冒汗,但他的手指依然稳定。
他在脑海中进行著复杂的计算。
根据功率输出和电流强度的关係,可以推算出加热丝的实时电阻值。
根据电阻值的变化,可以反推出加热丝的温度。
根据加热丝温度和炉內温度的传热关係,可以估算出炉內实际温度。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数学模型,涉及到热力学、电工学、材料学的多个分支。
正常情况下,这种计算需要大型计算机运行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但李赫却在几分钟內,仅凭心算就得出了结果。
屏幕上的温度曲线开始发生变化。
疯狂上升的趋势开始放缓,从每秒上升50度变成了每秒上升30度。
“有效果了!”
一个程式设计师激动地喊道。
但温度仍在上升,已经接近1700度的危险线。
李赫继续调整参数,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得更快。
第四加热区功率:从85%降至60%
第五加热区功率:从85%降至55%
第六加热区功率:从85%降至65%
每一次调整都是基於前一秒的数据变化。
他在用纯粹的数学计算,对抗著失控的物理过程。
温度上升速度继续放缓,每秒上升20度,然后是每秒上升10度。
但这还不够,温度已经达到1720度,距离爆炸临界点只有不到100度的余量。
李赫深吸一口气,开始进行最后的调整。
他同时操作三个控制面板,左手调节功率,右手控制气氛,脚踩著压力控制踏板。
这种操作方式在正常情况下是绝对禁止的,因为任何一个参数的错误都可能引发灾难。
但现在,这是唯一的选择。
功率输出开始大幅下降:72%、65%、58%、50%。
气氛流量同时调整:氬气增至25l/min,氮气降至3l/min。
压力系统进行反向补偿:主迴路降至40mpa,辅助迴路升至40mpa。
温度曲线在屏幕上划出一个诡异的弧形。
先是继续上升到1750度,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1740度、1730度、1720度。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盯著那条生死攸关的曲线。
1700度、1680度、1650度。
温度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李赫没有放鬆。
他继续微调著各项参数,確保下降过程不会过於剧烈。
温度过快下降同样会造成热衝击,导致陶瓷內胆开裂。
1600度、1550度、1500度。
终於,温度曲线在1450度附近稳定下来。
这正是设计的目標温度。
刺耳的警报声停止了,红色指示灯熄灭,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的正常运行指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