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这个名词,让整个时代失声!(1/2)

这五个字,很轻。

轻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

然而,当它们落入在场每一个专家的耳朵里时,却重若千钧。

车间里,那片刚刚因为提问而泛起一丝涟漪的死寂,瞬间凝固得更加彻底。

寂静。

一种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深沉,更加令人窒息的寂静。

碳化硅,他们懂。

晶体,他们也懂。

须,他们更懂。

可是,当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时,所有人的大脑都变成了一片空白。

那是一种面对未知领域时,最本能的茫然。

他们的脑海中,疯狂地检索著所有学过的知识,所有看过的文献,所有参加过的国內外学术会议。

没有。

这个词条,不存在。

这五个字,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晶……须?”

吴敬同教授扶了扶脸上那副已经失去功能的眼镜,镜片的裂纹將他的视线切割得支离破碎。

他第一个从纯粹的震惊中挣扎出来,转而陷入了一种学者面对新知识时,近乎疯狂的渴求。

他的声音不再是质问,甚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李……李总工。”

这一声称呼的改变,让周围几个专家身体微微一震。

“您能……解释一下吗?”

李赫看著吴敬同眼中那团重新燃起的,属於学者的火焰,轻轻点了点头。

他没有直接开始长篇大论地掉书袋。

他反问了一个问题。

“吴教授,您是国內陶瓷材料的泰斗。”

“您认为,单纯的氮化硅陶瓷,或者说,所有工程陶瓷,它们脆性断裂的根源,是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將所有专家从情绪的崩溃中,拉回到了他们最熟悉的学术领域。

吴敬同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这是他的专业,是他浸淫了一辈子的心血。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是材料內部存在的微裂纹。在受到外力时,应力会在裂纹尖端高度集中,当应力超过材料的结合强度,裂纹就会失稳扩展,最终导致瞬时断裂。”

“同时,陶瓷材料的晶界,往往是杂质聚集和结构薄弱的区域,也是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主要通道。”

他的回答,精准,严谨,是教科书级別的標准答案。

周围的专家们,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李赫也点了点头。

“吴教授说得完全正確。”

“那么,我们换一个思路。”

“如果在这些微裂纹扩展的路径上,设置无数个障碍呢?如果能在陶瓷的基体內部,预先植入亿万个微小,但强度和模量都极高的『骨架』呢?”

他没有给眾人思考的时间,继续说了下去。

他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奇异的魔力,在所有人的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前所未见的微观世界。

“想像一下,我们日常盖房子用的混凝土。”

“混凝土本身,抗压,但不抗拉,很脆。”

“但是,当我们在里面加入了钢筋之后,它就变成了钢筋混凝土。它的抗拉,抗弯,抗衝击性能,会得到指数级的提升。”

“为什么?”

“因为当裂纹在混凝土中產生,想要扩展时,它会遇到一根根坚韧的钢筋。它无法轻易切断钢筋,只能绕过去,或者,它需要费巨大的能量,才能將钢筋从混凝土中拔出来。”

“这个过程,消耗了绝大部分导致断裂的能量。”

李赫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因为专注倾听而显得有些呆滯的脸。

“我所说的『碳化硅晶须』,就是在陶瓷的微观世界里,扮演『钢筋』角色的东西。”

“它是一种直径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別,长度在几十到几百微米,形態完整,几乎没有结构缺陷的单晶体纤维。”

“它的强度,是普通碳化硅材料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当我们將这种微小的『晶须』,均匀地弥散在氮化硅陶瓷的基体中,会发生两件事。”

他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裂纹偏转。当主裂纹在扩展时,遇到一根高强度的晶须,它过不去,只能改变方向绕行。每一次绕行,都会消耗掉巨大的能量,让裂纹扩展的动力越来越弱。”

他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晶须拔出。”

“当裂纹实在绕不过去,它会试图將前方的晶须,从陶瓷基体中『拔』出来。这个拔出的过程,晶须和基体之间会產生巨大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做功,同样会消耗掉海量的断裂能。”

“正是因为这两个效应的存在,材料的断裂韧性,得到了匪夷所思的提升。”

“所以,它能承受超过一千五百度的温差衝击而不碎。”

“所以,它的硬度能够超越金刚石,因为金刚石压头施加的局部应力,被亿万个微观的『钢筋』给彻底分散和吸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