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扶苏之困(2/2)

这完全不像是儒家教出来的学生,反而更像是兵家的手笔。

“此计……可行!”蒙武沉吟了半晌,重重地点了点头,“李信將军驍勇善战,由他执行这个任务,最合適不过。只是……调动陇西大军,需要兵符。兵符,一半在陛下手中,一半……”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另一半调兵的兵符,在秦王秦昊的手里。

扶苏要实施这个计划,还是绕不开秦昊。

“兵符的事,我来解决。”扶苏的语气异常坚定,“我亲自去一趟秦王府。”

这一次,他不是去“请”,而是去“要”。

他以监国太子的身份,去向秦王,索要调兵的权力。

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挑战。

看著扶苏离去的背影,李斯和蒙武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位太子殿下,似乎和他们想像中的,不太一样。

……

秦王府中。

秦昊確实没有生病。他正在和许褚下棋。

“主公,太子殿下来了。”亲兵进来通报。

秦昊落下一子,头也不抬地问道:“他带了多少人?”

“就他自己,和两名隨从。在府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秦昊挥了挥手。

许褚有些不解:“主公,您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把北边的军报压下来,又不见他。现在又让他进来。俺都糊涂了。”

秦昊笑了笑:“我不逼他一把,他怎么能长大呢?温室里的朵,是撑不起大秦这片天的。”

他早就收到了蒙恬的军报,甚至比扶苏还早半天。他也料到,扶苏一定会来找他。

他在等的,就是看扶苏会怎么做。

是低声下气地来求他,还是束手无策地去向嬴政请罪,又或者,能想出第三条路。

很快,扶苏就走进了书房。

他看到了桌上的棋盘,看到了气定神閒的秦昊,再联想到自己这两天的焦头烂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气。

但他很好地克制住了。

“扶苏,见过王叔。”他躬身行礼,语气不卑不亢。

“太子殿下不必多礼,坐。”秦昊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扶苏没有坐下,他开门见山地说道:“王叔,想必北地的军情,您已经知道了。”

“嗯,听说了。”秦昊的回答很平淡。

“匈奴十万大军压境,北地危在旦夕。我以监国太子的身份,需要调动陇西李信將军麾下的五千铁鹰锐士,绕后奇袭匈奴王庭。”扶苏的目光直视著秦昊,“我需要兵符。”

他没有解释自己的计划,也没有徵求秦昊的意见。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並提出一个要求。

秦昊的眼中,终於露出了一丝讚许。

这才是储君该有的样子。

“计划不错。”秦昊点了点头,“围魏救赵,釜底抽薪。看来太子殿下,没少读兵法。”

“国难当头,不敢懈怠。”

“好。”秦昊从怀中,取出了一半虎头形状的兵符,放在了棋盘上,“兵符在此。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扶苏的眉头一皱:“什么条件?”

“我要你,以监国太子的名义,下一道令旨。”秦昊的目光变得深邃,“命令上郡蒙恬,以及陇西李信,在击退匈奴之后,於边境,就地屯田。”

“屯田?”扶苏愣住了。

“没错。”秦昊拿起一颗土豆,在手里拋了拋,“我王府的土豆,已经培育出了足够多的种子。我会派人,將这些种子,送到北地和陇西。我要你下令,让那里的军队,在防守的间隙,开垦荒地,种植土豆。”

“战时行屯田之策,这……这不合规矩。”扶苏有些犹豫。军队的天职是打仗,让他们去种地,恐怕会引起將士的不满。

“规矩,是人定的。”秦昊的声音不大,却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北地苦寒,粮草运输不易。大军作战,粮草先行。如果边军能就地自给,你算算,能为国库省下多少开支?这些省下来的钱粮,又能多养活多少百姓,多打造多少兵器?”

扶苏的心,被重重地敲击了一下。

他看著秦昊,忽然明白了。

秦昊之前所有的“刁难”和“监视”,或许都不是为了他自己。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逼著自己,去思考,去成长,去看到那些隱藏在朝堂爭斗之下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比如,民生,国本。

“好。”扶苏重重地点了点头,他走上前,拿起了那半块兵符,“我答应你。不仅如此,我还会下令,在全国范围內,推广军屯之策。”

秦昊看著扶苏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和清明,欣慰地笑了。

这颗种子,终於开始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