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宗师,恐怖如斯(1/2)

一个月后,咸阳城外,旌旗蔽日,车马如龙。

始皇帝嬴政的东巡队伍,终於准备就绪,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队伍的最前方,是三千名精锐的铁甲骑士开道,紧隨其后的,是象徵著帝王威仪的九驾马车,嬴政的龙輦就在其中,被层层叠叠的羽林卫护卫得水泄不通。

龙輦之后,是文武百官,以及隨行的宗室子弟。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都在其中。

十八公子胡亥,也如愿以偿地跟在了队伍里。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脸上带著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得意,时不时地回头,与不远处的赵高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大军的最后方,是蒙武將军统领的五万南军主力,负责殿后和护卫粮草。

整个队伍绵延十数里,威势赫赫,彰显著大秦帝国无可匹敌的强大国力。

秦昊和太子扶苏,率领著留守的官员,在十里长亭为嬴政送行。

“秦昊。”临行前,嬴政將秦昊单独叫到了龙輦边。他掀开车帘,露出了那张年轻而威严的脸。

“朕此去,快则三月,慢则半年。咸阳,就交给你和太子了。”嬴政的目光,在秦昊和不远处的扶苏身上来回扫视,“记住朕对你说的话。太子的能力,需要磨礪。你的忠诚,也需要证明。”

“臣,恭送陛下。”秦昊躬身行礼,没有多说一个字。

他知道,嬴政已经听不进任何劝告。任何试图阻止他东巡的人,都会被他视为长生路上的绊脚石。

“还有一件事。”嬴-政压低了声音,“朕让你查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秦昊心里一动,知道他问的是关於玄龟符能量来源的事。

“回陛下,臣查阅了诸多古籍,也询问了一些方士。他们都说,此等神物,与天地龙脉相连。陛下乃真龙天子,与龙脉气运相合,自然能得其滋养。此次东巡封禪泰山,正是与龙脉沟通,巩固长生之基的最好机会。”

这番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龙脉的存在,又將嬴政的行为合理化,让他更加坚信此行的正確性。

果然,嬴政听完后,龙顏大悦。

“好!说得好!”他拍了拍秦昊的肩膀,“等朕从泰山回来,定有重赏!”

说完,他放下了车帘,威严的声音从车輦里传出。

“出发!”

庞大的队伍,开始缓缓向前移动,朝著东方的泰山而去。

扶苏走到秦昊身边,看著远去的车队,眼神里充满了忧虑。

“王叔,父皇此行,真的只是为了封禪吗?”经过上次北境军情一事,他对秦昊的態度,已经从警惕,转为了信赖。

“殿下,有些事,我们阻止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守好这个家。”秦昊的语气很平静,“北地的战报,昨日已经送到了父皇的案头。你做得很好。”

扶苏的“围魏救赵”之计大获成功。李信的铁骑长途奔袭,成功摧毁了匈奴后方的王庭。头曼单于闻讯大惊,无心恋战,仓促撤兵,结果被蒙恬率领的大军迎头痛击,损失惨重,数年之內,再也无力南下。

扶苏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以监国太子的名义,下达了在边境推行军屯的命令。第一批土豆的种子,已经在秦昊的安排下,送往了北地和陇西。

这件事,让扶苏在朝中贏得了一定的声望。连一向对他颇有微词的蒙武,都对他讚不绝口。

但扶苏自己,却高兴不起来。

他总觉得,父皇的这次东巡,像是一根引线,隨时可能引爆一个他无法想像的巨大炸药桶。

“王叔,”扶苏犹豫了片刻,还是问出了口,“你上次说,泰山是龙脉节点。父皇此去,到底想做什么?会不会……对大秦不利?”

秦昊沉默了。

他能怎么说?难道告诉扶-苏,你的父亲为了自己能长生不老,正在疯狂地抽取整个帝国的气运,隨时可能导致国毁人亡?

“殿下,尽人事,听天命吧。”秦昊最终只能这样回答。

他抬头看向东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座巍峨的泰山之上。

他知道,张良和百家联盟的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会在泰山,给嬴政准备一份“大礼”。

他现在只希望,那份“大礼”,不要把整个大秦都给炸了。

……

一个多月后,东巡的队伍抵达了泰山脚下。

嬴政没有做任何停留,立刻下令,在山顶修筑祭坛,准备封禪大典。

赵高作为中车府令,负责统筹安排一切事宜,忙得不亦乐乎。他一边指挥著工匠和士兵,一边不忘在嬴政身边,极尽阿諛奉承之能事。

“陛下,您看,这泰山之巔,云雾繚绕,果然是仙家气象!陛下在此封禪,定能感动上天,降下无边福祉!”

嬴政站在山巔,俯瞰著脚下的大地和云海,胸中涌起万丈豪情。

“传朕旨意,明日午时,举行封禪大典!朕要亲自与这天地,与这龙脉,对话!”

胡亥也跟在旁边,他看著自己的父皇,眼中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他想像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在这里,接受万民的朝拜,掌握生杀大权,甚至……永生不死。

他悄悄地对身边的赵高说:“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赵高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低声道:“公子別急,时机未到。您要找的东西,不在山顶,而在山下。”

入夜,嬴政在临时搭建的行宫中休息,准备著第二天的封禪大典。

而胡亥,则在赵高的指引下,带著几个心腹,悄悄地溜出了营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