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扶苏之困(1/2)

公子扶苏最近很不好过。

自从被立为监国太子,他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成堆的奏章从全国各地匯集而来,等著他批阅。从边境的军情,到地方的民政,每一件事都需要他做出决断。

丞相李斯和太尉蒙武,確实如父皇所说,尽心辅佐。李斯会为他讲解法度条文,蒙武会为他分析军情利弊。但他们都只是提出建议,最终那个需要落笔签字的人,还是扶苏自己。

这巨大的权力和责任,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更让他感到心力交瘁的,是来自秦王秦昊的“辅佐”。

秦昊並没有像他担心的那样,对他指手画脚,干涉政务。恰恰相反,秦昊几乎不怎么来上朝。他只是將他那三千陌刀军,如同钉子一般,牢牢地钉在了咸阳城的各个要害部门。

城防军的换防,有陌刀军的校尉“旁观”。武库的调度,有陌刀军的军侯“监督”。甚至连粮仓的进出,都有陌刀军的士兵在“保护”。

秦昊的理由冠冕堂皇:为了確保京畿安全,防止宵小作乱。

但谁都看得出来,这名为“辅佐”的背后,是对他这个监国太子赤裸裸的监视。

扶苏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举一动,都在秦昊的注视之下。他批阅的每一份奏章,下达的每一道命令,都会在第一时间,被送到秦王府。

这种感觉,让他非常憋屈。

他几次想找秦昊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但秦昊总是以“军务繁忙”或“身体不適”为由,避而不见。

这天,扶苏刚刚处理完手头的政务,正准备喘口气,一名內侍匆匆走来,呈上了一份来自北地的加急军报。

扶苏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军报是驻守上郡的蒙恬將军发来的。信中说,盘踞在河套地区的匈奴头曼单于,集结了近十万骑兵,正不断骚扰边境,劫掠村庄,似乎有大举南下之意。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蒙恬请求朝廷,增派援军,加固长城防线。

扶苏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匈奴,一直是大秦北方的肘腋之患。父皇当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回河套之地,才换来了边境十余年的安寧。

如今父皇即將东巡,大部分精锐部队都需要隨行护驾,咸阳的守备力量本就空虚。在这个节骨眼上,匈奴大举来犯,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来人,立刻去请丞相、太尉,还有……秦王殿下,来议事。”扶苏沉声下令。

很快,李斯和蒙武都赶到了。

但秦昊,却迟迟没有出现。派去请他的內侍回来稟报说,秦王殿下偶感风寒,正在府中静养,无法前来。

扶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偶感风寒?这种鬼话谁会信。这分明就是摆明了態度,要看他这个监国太子如何应对。

“太子殿下,”蒙武看完了军报,一脸凝重地说道,“匈奴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南下,其心可诛。蒙恬將军只有十万兵马,要防御漫长的长城防线,兵力確实捉襟见肘。必须立刻增援。”

“如何增援?”李斯问道,“陛下东巡在即,京中的南军、北军都要隨行护驾。我们从哪里调兵?”

蒙武沉默了。他知道,李斯说的是事实。咸阳附近,除了即將隨驾的部队,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强大战力,就是秦昊手里的三千陌刀军。

但那支军队,只听秦昊一个人的命令。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扶苏的身上。

扶苏感到一阵巨大的压力。他知道,这是父皇留给他的一道考题。一道关於如何平衡朝局,如何调度兵马,如何处理与秦昊这个“权臣”关係的考题。

如果他处理不好,不仅北境危急,他这个监国太子的位子,也坐不稳了。

“太子殿下,此事不能再拖了。”蒙武焦急地说道,“军情如火,晚一日增援,北地百姓就要多遭一日的殃。”

扶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想起了那日秦昊对他说的话:“咸阳宫深,人心叵测。”

秦昊今天称病不来,真的是在刁难自己吗?还是说,他在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什么?

扶苏的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念头。

他忽然站起身,对李斯和蒙武说道:“丞相,太尉,此事我已有决断。”

“殿下请讲。”

“兵,肯定是要增援的。但不是从咸阳调。”扶苏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了地图上的一个点,“从这里,陇西,调兵。”

李斯和蒙武都愣住了。

“陇西?”李斯不解地问,“陇西驻军,是为了防备西戎。若轻易调动,西边万一有事,该当如何?”

“西戎诸部,近年来各自为战,不成气候,不足为虑。”扶苏摇了摇头,眼中闪烁著与他平时温和气质不符的锐利光芒,“而且,我们不是要调动陇西的全部驻军。我记得,陇西李信將军的麾下,有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骑兵,名为『铁鹰锐士』,战力不在匈奴铁骑之下。”

“只调五千人?”蒙武皱眉,“五千骑兵,对於十万匈奴大军来说,恐怕是杯水车薪。”

“不。”扶苏的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我不是要他们去正面迎敌。我是要他们,绕道,从背后,去抄匈奴人的老巢!”

“什么?!”李斯和蒙武都惊呆了。

“围魏救赵?”蒙武失声说道。

“正是。”扶苏点头道,“匈奴人倾巢而出,他们的王庭必然空虚。只要李信將军的铁骑能直捣黄龙,焚其粮草,乱其后方。那十万大军,必然军心动摇,不战自溃。届时,蒙恬將军再正面出击,必能一举將其击溃!”

李斯和蒙武看著扶苏,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欣赏。

他们没想到,一向以仁厚著称的太子殿下,竟然能想出如此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狠辣的计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