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朕,得长生矣!(1/2)

第二天清晨,秦昊还没来得及安排前往泰山的事宜,宫里又来了旨意。

这一次,不是急召,而是嬴政要在朝会上,当著文武百官的面,商议一件“大事”。

秦昊站在麒麟殿的百官队列之首,他这个异姓王的位置,甚至排在丞相李斯和一眾宗室公卿之前。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宣告,宣告著他在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他能感觉到背后射来的无数道目光,复杂的,嫉妒的,畏惧的,探究的。

李斯站在他的斜后方,眼观鼻鼻观心,苍老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但秦昊知道,这位帝国的丞相,內心绝不平静。

赵高则像个影子一样,侍立在嬴政的宝座之侧,低眉顺眼,仿佛对朝堂上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可他那双藏在阴影里的眼睛,却像毒蛇一样,时不时地扫过秦昊和另一侧的公子扶苏。

嬴政今天的心情似乎不错。他身穿玄色朝服,头戴十二旒冠冕,年轻的面容在威严的冠冕下,显得既神圣又诡异。他身上的焦躁之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掌控一切的强大自信。

秦昊心里明白,这是因为自己昨晚的“保证”起了作用。只要长生无虞,嬴政就是那个睥睨天下的始皇帝。

“眾卿,今日召集尔等,是有一事要议。”嬴政开口了,声音洪亮,在大殿中迴荡,“我大秦东有大海,西有流沙,南有丛林,北有胡虏。如今中原已定,百废待兴,然四夷未平,朕心不安。”

群臣肃立,静静地听著。

“朕,欲重启东巡!”嬴政一字一顿地说道。

这四个字一出口,大殿里响起一片细微的骚动。

东巡?始皇帝在统一六国后,曾数次巡游天下,彰显国威,震慑六国余孽。但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如今天下初定,百业待举,土豆虽能解饥荒,但帝国的根基仍需休养生生。这个时候再搞大规模的巡游,耗费的人力物力,將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斯第一个出列,躬身道:“陛下,东巡之事,事关重大。车驾仪仗,沿途供给,非一朝一夕所能筹备。且如今秋收刚过,各地都在忙於农事,若大动干戈,恐误农时,有伤国本。臣恳请陛下三思。”

李斯的话说得非常中肯,也代表了大部分务实官员的心声。

嬴政面无表情地看著他:“丞相是觉得,朕的国库,支撑不起一次东巡?”

“臣不敢。”李斯把头埋得更低,“臣只是以为,当务之急,应是安民生,固社稷。待国力更加强盛,再巡游天下,彰显圣威,亦是不迟。”

“哼,安民生?”嬴政冷笑一声,“朕若不能万寿无疆,这社稷,这天下,与朕何干?朕东巡,一为祭天,告慰朕一统寰宇之功。二为封禪,求仙人赐福,保我大秦江山永固!”

他说得冠冕堂皇,但秦昊听出了话里的真正意思。

祭天是假,封禪求福也是假。真正的目的,是去泰山。

嬴政昨晚听了自己关於玄龟符需要与国运龙脉“磨合”的说辞,嘴上说著不信,心里却记下了。他要去泰山封禪,就是要以帝王之尊,亲自去“梳理”和“加固”龙脉,確保自己的长生不出任何紕漏。

这个帝王,已经將自己的性命,看得比整个帝国都重要。

“陛下圣明!”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中车府令赵高从阴影里走了出来,脸上堆著諂媚的笑容:“陛下乃天命所归,重启东巡,封禪泰山,正是顺天应人之举。如此,方能震慑宵小,使我大秦国运,如日中天,绵延万世!”

李斯厌恶地皱了皱眉。

嬴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很满意赵高的说辞。

“赵高所言,甚合朕心。”嬴政的目光扫过群臣,“此事,就这么定了。由丞相府牵头,中车府令协同,一月之內,朕要看到所有准备就绪。”

“臣……遵旨。”李斯的声音里透著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君王已经做了决定,而且是关乎他自己“长生”的决定,任何人都无法更改。

秦昊全程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件事他不能反对,也无法反对。他一开口,嬴政只会认为他是在阻挠自己追求长生,昨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就会立刻崩塌。

但他没想到,嬴政的下一个决定,直接將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此次东巡,路途遥远,朕意,留太子监国。”嬴政缓缓说道。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队列另一侧,那个身穿儒服,气质温和的青年身上。

公子扶苏。

扶苏愣了一下,隨即出列,躬身道:“儿臣惶恐。父皇巡视天下,儿臣自当隨侍左右,聆听教诲。监国重任,儿臣恐难当此大任。”

扶-苏的推辞,是出於礼节,也是真心话。他一直因为亲近儒家,与嬴政的法家治国理念不合,父子关係算不上亲密。这个监国的任命,来得太过突然。

嬴政看著他,眼神复杂。有作为父亲的期许,但更多的是一种审视和不信任。

“你是太子,监国是你的本分,有何难当?”嬴政的语气平淡,却带著不容置喙的威严,“丞相李斯,太尉蒙武,皆会辅佐於你。朕,相信你的能力。”

扶苏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嬴政的眼神,他把话咽了回去,沉声道:“儿臣,领命。”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赵高又一次开口了。

“陛下,太子殿下仁厚,监国自然是万无一失。只是……”他话锋一转,阴惻惻地说道,“国都咸阳,乃帝国心臟。太子殿下处理政务,还需一位强有力的臂助,以防宵小作乱,危及京畿安全。”

嬴政微微頷首:“你觉得,何人可当此任?”

赵高的目光,像毒蛇吐信一样,落在了秦昊的身上。

“秦王殿下,文成武德,功高盖世。手握三千陌刀军,更有宗师许褚护卫。由秦王殿下坐镇咸阳,辅佐太子,必能確保京城稳如泰山。”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的空气都凝固了。

秦昊的瞳孔猛地一缩。

好一招毒计!

赵高这一手,看似是在举荐他,实则是在把他架在火上烤。

让一个手握重兵的异姓王,去“辅佐”太子监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