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认罪伏法?(求收藏,求追读)(2/2)

杨贵妃轻頷首,继续侧耳倾听。

这时前堂再次响起杨国忠的声音。

“杨进,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全部讲给陛下与诸公听。”

“诺。”那崑崙奴重重叩首,绘声绘色描述起来:

“昨夜约莫子时,奴婢外出解手,见建寧王带著几名禁军偷偷离开军营,便追了上去想看个究竟。”

“当时月亮通明,奴婢看见建寧王一行去了小河口。小河口那里竟然还有一伙禁军,那禁军將领见到建寧王便高呼『太子』什么的……”

“放肆!你这黑廝安敢在此胡乱攀扯!”

不等杨进把话讲完,一名紫袍宰相跳將出来,指著杨进便骂。

此人名为房琯,字次律,乃初唐名相房玄龄之后。

“房相公,是否为攀扯,且听其把话讲完,莫非尔亦参与了此事?”

杨国忠冷冷瞥了眼房琯,近乎威胁道。

房琯为人清高,素来瞧不起杨国忠这等佞幸之徒。

他脊背直挺,面向天子,朗朗道:

“启奏陛下,且不论建寧王谋反与否?但就算其谋反,臣以为定是其一人之心思,断与太子无关。这黑廝张开太子,闭口太子,他几曾见过太子?”

“太子仁孝天下皆知,又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这其中定有小人作祟,欲污衊太子,离间天家,其心可诛!”

“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勿让小人蒙蔽圣听!”

说著,他愤愤看向杨国忠,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剥。

太子李亨见房琯站了出来替他说话,心头顿时一暖,但又想到李倓,一股无名怒火便不由窜起。

若非这个逆子,局势何至於此!

李亨面色不善地望向李倓,却见其神色平静,似乎对眼下局势早有预料一般。

不光是他,便是天子李隆基也一直在暗中凝视李倓。

在他设想中,李倓见到人证后,必然惊慌失措,乱了分寸,从而將所有罪孽一吐而出。

届时自己再下旨將其明正典刑,以此敲打太子以及人心浮动的文武官员。

同时向天下宣告,不论什么时候,他依然是大唐皇帝,任何敢挑战他权威的人,必將受之天谴。

可李倓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其面对黑奴的指证,不说毫无反应,只能说充满了不屑。

李隆基不禁疑惑,难道真的冤枉他了?

不!

绝对不可能!

李隆基相信自己判断,建寧王必然有什么瞒著他,即便不是谋反,也肯定是其他大事。

咚!

李隆基手杖戳地,喧扰的堂上为之肃然。

“建寧王,你还有何话要讲?”

李倓趋前一步,“回陛下,黑奴所言属实!”

轰!

如巨石落水,激起一片惊涛骇浪。

李亨更是眼前一黑,差点昏死过去。

杨国忠大喜道:“臣请立刻捉拿建寧王,严审其同党!”

“杨相过於激动了,本王话还未讲完。”

“你既已认罪,就该立刻伏法,有什么话留著三司会审时再说!”

杨国忠唯恐夜长梦多。

“我何曾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