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非我谋逆,乃杨国忠叛唐!(求收藏,求追读)(1/2)

李倓一句“我何曾认罪”。

让满堂诸公为之一怔,齐刷刷看向他。

杨国忠却不愿再听他扯淡,迫不及待催促天子:

“陛下,建寧王谋反已成事实,臣恳请將其缉拿归案,严加审讯,务必捉拿其所有同党。”

李隆基正要下旨,却见李亨不知哪来的力气,大喝一声:“且慢!”

他目光恳切道:“父皇,建寧乃我儿,您之孙,念在骨肉情份,儿臣恳请父皇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

处置三郎待日后再说,此时必须保住其一命,否则自己也將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李隆基目光森冷,正欲驳斥,却听李倓再度开口:“杨相急著定我罪,莫不是想杀人灭口?”

嗯??

堂中,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鐺啷!

忽然传来一声碗碟落地的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寧静,又吸引了眾人目光。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看书首选 101 看书网,101????????????.??????隨时享 】

屏风后,杨贵妃一个不慎把茶碗打翻在地,一大团茶汤浸湿了襦裙,旁边的宫女正要上前收拾,却被她抬手制止。

虢国夫人闻听李倓的话,亦是秀眉微蹙,但听到杨国忠的声音后,又舒展开来,旋即给了杨贵妃一个安心的眼神。

“建寧王事已至此,你若认罪,尚可给你一个痛快,否则你……”

“否则又待怎样!!!”

李倓剑指杨国忠,厉声呵斥。

“这黑奴乃杨府奴婢,他何以恰巧碰见我去小河口?又何以恰巧听到『太子』二字?”

“杨相可否给圣人,给诸公一个解释?”

眾臣眼前豁然一亮。

对啊!

既然是谋逆,那必然是谋划全面,保密为先,建寧王又怎可能让一个崑崙奴尾隨,还探听到如此机密要案?

“这……”

“不用杨相回答,我来替你回答!”

李倓同样不愿给杨国忠开口的机会,诬陷打的就是声势之仗。

他厉声道:

“昨夜亥时,杨相外甥裴徽於驛站外鞭挞东宫內侍宦官鱼朝恩,还口出狂悖之言,称东宫不过他家私宅,臣只是好言相劝,却被其带领的杨氏恶奴逼的下跪谢罪!”

“此事诸多禁军將士亲眼所见,一问便知!”

“岂有此理!”

房琯第一个跳出来,指著杨国忠喝骂:“建寧王乃皇孙,裴徽不过一介妇生子,安敢如此欺辱皇室?”

“信口胡言!”杨国忠勃然变色,“你谋逆已是事实,任你说的巧舌如簧也难逃法网!”

“非我谋逆,乃尔欲叛唐也!”

李倓肃声道:“臣昨夜宿卫禁中,意外发现杨右相跟吐蕃使者密谋,欲挟天子献蜀地於吐蕃,以换取万世荣华富贵!”

“甚至有言,剑南节度留后乃他杨国忠一手提拔,杂胡安禄山都能当偽燕皇帝,他杨国忠为何不能?”

“此事亦有诸多禁军士卒听闻,一问便知!”

这可是重磅消息!

李隆基一时被惊住了,蹙眉直直盯向杨国忠。

其他大臣更是纷纷怒目而视。

吐蕃一直以来都是大唐劲敌,谁敢勾结吐蕃那就是叛国,是诛族死罪!

房琯手持笏板,怒指杨国忠:“杨国忠,天子待尔不薄,汝竟敢如此忘恩负义,行逆胡之事?我真恨不得生啖尔肉!”

杨国忠脸色煞白,急忙向天子辩解:“陛下,臣绝无此意……不,绝无此事……这是污衊……”

李倓却不容他继续分辩,有些事经不起推敲,要逼到杨国忠自乱阵脚。

“臣之所以带禁军前往小河口,便是有人告发此黑奴奉杨国忠之命,勾结禁军旅帅刘正谋算陛下,以亡大唐根基。”

李倓越说脸色越发凝重,好似真的发生过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