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认罪伏法?(求收藏,求追读)(1/2)
李隆基眼神如刀,似要刺穿李倓的內心。
“臣之所言句句属实,杨右相可以作证,昨夜右相亦在场。”
此时,李倓哪还不明白,定是那杨国忠觉察了什么,欲先下手为强。
所以他决不能被动挨打,必须把杨国忠深藏的底牌给揪出来,以备万全之策。
竟然还有杨国忠的事?!
眾臣一阵恍惚,顺著李倓的目光望向杨国忠。
杨国忠心中哂然,到底是根嫩葱啊。
若说杨进回来之前,他还有几分隱忧,毕竟自己是无凭无据的诬告,即便有贵妃帮衬,圣人也大概率因顾全大局,不会值此动盪时刻处置东宫。
可杨进带回来的消息太过劲爆——建寧王居然真的勾结禁军谋反,甚至为此还杀了另一个不愿跟隨他谋反的禁军將领。
杨国忠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倘若自己没有安排监视建寧王,倘若杨进那奴婢没有逃出来,没有把这个消息带回来,倘若……
那后果不堪设想!
一念至此,杨国忠对东宫的恨意,愈发浓烈,但毕竟执宰多年,该有的气度还是有的。
他从容出列,先是对著李隆基弓腰行礼。
李隆基只是微微頷首。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接著,对满堂诸公朗声道:“太子是否谋反,尚待调查,但建寧王谋反已是事实!”
“不知右相可有证据?空口白牙无法叫人信服。”
一名杨国忠派系的官员,適时开口捧哏。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投去疑惑的目光,隨即又看向跪著的太子,一时不知该作何感想。
建寧王谋反若为事实,其势必牵连太子,值此危难之际,再出现国本动摇,那大唐立时便垮了。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没人敢在此时触天子霉头。
即便倾向於东宫的大臣,也只敢把那份隱忧藏於心头,希冀杨国忠只是诬告,而无凭证。
望著杨国忠那篤定的神態,李倓忽地想到了昨夜那个窥视他斩杀刘正的偷窥者,那人果真杨国忠派去的?
似乎是为了回答李倓的疑惑,杨国忠朗声开口:“当然有!”
然后,对李隆基拱手作揖道:“臣请人证。”
李隆基允旨。
得到天子首肯,杨国忠立刻喊道:“来人,把杨进带上来。”
眾人譁然。
李倓侧目看向门外,当看清来人后,瞳孔骤缩——那竟是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崑崙奴。
又看到那人裹著白绢的肩膀隱约有血跡渗出,李倓心顿时一沉。
几乎可以断定,那崑崙奴便是昨夜的窥视者。如此一来,杨三为何没能察觉此人,也就说得通了。
“奴婢拜见陛下,拜见相公。”
崑崙奴杨进走到院中便跪了下去,膝行著进了大堂,用拗口的音调高呼道。
“陛下、诸公,这崑崙奴便是人证,他亲眼所见建寧王勾结禁军,行谋逆之事。”
杨国忠瞥向跪著的太子,露出了得意笑容。
正如最先谋划的那般,他的目標从始终都只有太子一人,至於建寧王那只是用来拉太子下马的诱因而已。
此时,屏风后。
杨贵妃跪坐在榻上,美眸眨动,侧耳倾听前堂传来的声音。
当听到人证上堂后,她微微鬆了口气,疑惑看向对面的阿姊,问道:“建寧王真的想谋反?”
虢国夫人自然知道杨国忠安排崑崙奴监视的事。
她抿了口茶道:“国忠的確安排了崑崙奴监视建寧王,现在看来那奴婢不仅没有死,还带回了证据,当真天助我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