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房里的鼾声(2/2)

李老蔫吹灭了蜡烛,屋里顿时一片漆黑。裹珍听见他脱衣服的窸窣声,然后是上炕的声音。她摸索著脱下嫁衣,只穿著里衣钻进被窝。被子是新絮的,很暖和,但她却控制不住地发抖。

炕很大,两人之间还能再躺一个人。裹珍紧贴著炕沿,生怕碰到李老蔫。黑暗中,她能听见他粗重的呼吸声,还有自己如雷的心跳。

不知过了多久,李老蔫翻了个身,朝她这边挪了挪。裹珍浑身绷紧了,手指死死抓住被角。一只温热的手碰到了她的肩膀,她像被烫著了一样猛地一颤。

“別、別怕......“李老蔫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沙哑,“我、我会对你好的......“

他的手顺著肩膀往下滑,动作笨拙而犹豫。裹珍咬住下唇,眼睛死死盯著顶棚上的一道裂缝,那里透进一丝微弱的月光。当李老蔫沉重的身体压上来时,她闭上了眼睛,泪水无声地滑入鬢角。

第二天天还没亮,裹珍就醒了。李老蔫还在睡,鼾声如雷,一条粗壮的胳膊压在她胸口,让她喘不过气来。她小心翼翼地挪开那只手,轻手轻脚地爬起来。

身上很疼,特別是下半身,火辣辣的疼。里衣皱巴巴的,沾著可疑的痕跡。裹珍忍著羞耻和不適,迅速换了身家常衣服——一件半旧的蓝布褂子,是昨天母亲塞在包袱里带来的。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早起的鸡在踱步。裹珍找到厨房,开始生火烧水。灶台很旧,但擦得很乾净。她笨拙地引著火,被烟呛得直咳嗽。在家时这些活都是母亲做的,她只是偶尔打下手。

水刚烧开,李老倔的老伴——现在该叫婆婆了——就进来了。婆婆是个瘦小的老太太,背有点驼,但眼神锐利。

“起来啦?“婆婆上下打量著裹珍,“我还以为现在的姑娘都爱睡懒觉呢。“

裹珍低下头:“娘,我、我来做早饭吧。“

“你会做啥?“婆婆哼了一声,“算了,头一天,我教你。往后这就是你的活了。“

在婆婆的指导下,裹珍熬了粥,热了馒头,还炒了一盘咸菜。她的手艺不怎么样,粥有点糊,咸菜炒得太生,但婆婆没说什么,只是让她把饭端到堂屋去。

李老倔和李老蔫已经坐在桌前等著了。看见裹珍进来,李老蔫立刻低下头,耳朵尖都红了。裹珍也不敢看他,低著头把饭菜摆好。

“吃吧。“李老倔拿起筷子,其他人这才敢动。

早饭吃得很安静,只有筷子碰碗的声音。裹珍小口喝著粥,眼睛盯著自己的碗。婆婆时不时看她一眼,眼神里带著审视。

吃完饭,李老蔫起身要去地里。“我、我去锄草。“他对裹珍说,声音很小,“你、你在家帮娘干活。“

裹珍点点头,看著他扛著锄头出了门。背影很高大,肩膀很宽,走路有点外八字。这就是她的丈夫了,一个上个月才第一次见面,今天就要一起生活的陌生男人。

接下来的日子像水一样流过,平静得几乎乏味。裹珍很快適应了李家的生活节奏:天不亮起床,做早饭,伺候公婆和丈夫吃饭,然后洗碗、扫地、洗衣服、准备午饭,下午去菜园子干活,傍晚做晚饭,晚上缝缝补补。李老蔫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忙活,回来时总是一身泥土和汗水。

他们之间很少说话。李老蔫本来就不爱说话,回到家更是沉默得像块石头。裹珍试过跟他聊天,问地里的情况,问收成如何,得到的回答总是一两个字:“嗯“,“还行“,“差不多“。久而久之,她也不问了。

晚上躺在炕上,是裹珍最难受的时候。李老蔫的鼾声震天响,而且喜欢翻身,经常把她挤到炕沿。有时他会有需求,动作笨拙而急促,完事后倒头就睡,留下裹珍一个人瞪著黑漆漆的顶棚,听著老鼠在房樑上跑动的声音。

一个月过去了,裹珍渐渐摸清了李家的规矩和李老蔫的脾气。婆婆虽然严厉,但不算刻薄,只要活干得好,不会故意刁难她。公公整天忙著他那点木匠活,很少管家里的事。李老蔫確实像媒人说的那样老实本分,从不打骂她,但也从不主动关心她。

这天傍晚,裹珍正在灶房做饭,听见院子里有人说话。她从窗户往外看,看见李老蔫和一个陌生男人站在院子里说话。那人穿著体面的確良衬衫,手里拿著个本子,像是村干部。

裹珍好奇地竖起耳朵,但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见李老蔫一直点头,最后在那人的本子上按了手印。那人走后,裹珍问:“谁啊?“

“村、村里的。“李老蔫结结巴巴小声地回答,“收、收公粮。“

裹珍“哦“了一声,没听清,也没再多问。晚饭时,公公说起这事,她才知道那是来收公粮的。

“今年收成不错,交完公粮还能剩不少。“李老倔满意地说,“老蔫干活实在,地伺候得好。“

李老蔫低著头扒饭,耳根子都红了。裹珍偷偷看了他一眼,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这个男人虽然不会说漂亮话,但確实是个好庄稼把式,地里的活从不含糊。也许,跟了他真的不会挨饿,就像母亲说的那样。

晚上,裹珍主动往李老蔫那边靠了靠。他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搂住了她。这次比之前温柔多了,结束后还笨拙地摸了摸她的头髮。裹珍突然有点想哭,但她忍住了,只是轻轻说了句:“睡吧。“

第二天,裹珍回娘家“住对月“——这是当地的习俗,新娘子结婚满一个月要回娘家住几天。王秀早早就站在门口等著,看见女儿就迎上来,上下打量:“怎么样?李家待你好不?“

裹珍点点头:“挺好的。“

“怀上了没?“王秀压低声音问。

裹珍脸一红,摇摇头。

“不急,才一个月。“王秀拉著女儿往家走,“老蔫人咋样?对你好不?“

“嗯,挺好的。“裹珍机械地回答,“老实,不骂人。“

王秀满意地笑了:“我就说嘛!李家厚道,饿不著你。“

回到娘家,裹珍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才一个月没见,家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她的小隔间还保持著原样,只是多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晚上躺在床上,裹珍听著父母在隔壁说话的声音,突然无比想念这个家,想念当闺女时的日子。那时候虽然也要干活,但至少不用伺候一大家子人,不用每天晚上提心弔胆地等著一个陌生男人的亲近。

三天后,李老蔫来接她。他穿著那身结婚时的蓝褂子,洗得发白但很乾净,手里还提著一包红——给岳母的礼物。王秀乐得合不拢嘴,直夸女婿懂事。

回李家的路上,两人一前一后走著,谁也不说话。裹珍看著前面李老蔫宽阔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她以后的生活了:沉默的丈夫,繁重的家务,日復一日的劳作。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温柔体贴,只有实实在在的温饱。

也许,这就是母亲说的“安稳“吧。裹珍抬头看了看天,很蓝,飘著几朵白云。一只麻雀从头顶飞过,嘰嘰喳喳地叫著,自由自在。

她低下头,跟著丈夫的脚步,走向那个將成为她一辈子的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