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共力剿匪(2/2)
林沈的脸上却並无喜色,反而悲痛欲绝:“可是……可是我那夫人……”
他哽咽著,几乎说不下去:“贼人虽被击溃,却有残部流窜。我那夫人……为鼓舞士气,亲临城郊督战,不幸遭遇一小股流窜的残匪……等卑职赶到时,夫人她……她已经……呜呜呜……”
说著,他竟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肩膀一耸一耸,状极悽惨,仿佛真是伉儷情深,痛失所爱。
石开在一旁低著头,心中暗自佩服。这林大哥,不去唱戏真是屈才了。
王临恩也听得面色一黯,嘆了口气:“哎,夫人竟遭此不幸,林千户节哀顺变。不过,夫人也算是为国捐躯,本官定会上报朝廷,为其请功!”
“谢大人!”林沈抬起头,用袖子抹了抹“眼泪”,隨即话锋一转,眼中迸出恨意,“只是……此战本不该如此惨烈!皆因副千户孙德胜,贪生怕死,见势不妙,竟不顾將令,带著他的人第一个临阵脱逃!若非他跑了,动摇军心,我军岂会陷入苦战?夫人……夫人她又岂会遭此厄运!请大人为卑职,为死去的夫人做主啊!”
这一手恶人先告状,打得又快又狠。
把战事失利的锅,和林张氏死亡的锅,一股脑全扣在了孙德胜的头上。
王临恩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临阵脱逃,这在军中可是死罪!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知县谢陞,却突然开口了。
“林千户。”他的声音不大,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你说你与石百户二人,率二十人,击溃了六七十名悍匪,还斩首十一级?”
林沈心中一凛,点头道:“正是!”
谢陞的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本官读过几天兵书,知晓歷代名將,如那人屠白起,兵仙韩信,也未闻有如此惊人的战绩。莫非二位將军,乃是兵仙在世,白起重生不成?”
话语虽轻,其中的质疑与讥讽之意,却如同一柄重锤,狠狠敲在林沈和石开的心上。
大堂內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王临恩的脸色也变得有些尷尬,他一个武將,自然听得出谢陞话里的刺。
可他又不敢反驳这位正得圣眷的东林名士。
林沈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知县,竟如此难以糊弄。
就在他不知如何应对之时,一直站在堂下的典史李威,突然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启稟知县大人!”李威朗声道,“此事,卑职可以作证!”
谢陞的目光转向他:“哦?李典史,你又有何话说?”
李威不卑不亢地说道:“昨日卑职奉大人之命,巡查城防。听闻鱼甜村方向有喊杀之声,恐有匪患,便立刻点齐了二十名衙役,火速前往增援!”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洪亮:“待卑职赶到之时,正见林千户与石百户率领麾下將士,与数十名悍匪捨命搏杀!战况惨烈,令人动容!那贼首牛二,凶悍异常,正是卑职带领衙役,与石百户前后夹击,才將其生擒活捉!如今,贼人尸首与贼首牛二,皆在县衙大牢,请大人明察!”
李威这番话,说得是天衣无缝。
他既点明了自己是“增援”,又將生擒贼首的功劳揽了一半,与石开共享。
如此一来,就不是单纯的军方行动,而是军民合作,由县衙见证的“剿匪大案”。
这一下,就让谢陞的质疑,失去了最大的凭依。
因为李威是他的人,代表的是县衙。
贼人的尸体和俘虏,也都在县衙的掌控之下。
物证人证俱在,他一个知县,总不能说自己的典史在撒谎吧?
谢陞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威,又看了看石开和林沈,沉默了片刻。
他心里清楚,这其中必有猫腻。什么六七十悍匪,多半是夸大其词。
但不管过程如何,结果是好的。
盘踞在城外的地痞被清除了,还斩首十一级,抓了首恶,这对他这个新任知县的政绩,也是有好处的。
至於卫所內部的齷齪,什么孙副千户临阵脱逃,千户夫人“因公殉职”,他懒得去管,也不想去管。水太深,搅浑了对自己没好处。
想到这里,谢陞脸上的讥讽之色敛去,换上了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表情。
“原来如此。”他缓缓点头,“既是军民合力,剿灭匪患,乃是大名府一桩大功。林千户丧妻之痛,本官深表同情。李典史增援及时,当记一功。”
他看向王临恩,语气平淡地说道:“王大人,贵卫將士有功,亦有阵亡,后续的抚恤与呈报事宜,便由贵属自行处置吧。本县这里,会將此案卷宗整理归档,上报知府衙门。”
言下之意,便是此事到此为止,我县衙只认这个结果,过程你们自己去编,我不多问了。
“多谢大人!”
“谢大人明断!”
王临恩和林沈如蒙大赦,齐齐躬身行礼。
一场弥天大谎,一场足以掉脑袋的杀人案,就在这官场的三言两语,利益交换之间,被“公事公办”地定了性,化作了一纸功劳文书。
石开始终低著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自己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但他的心中,却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在这大堂之上,他看到了大明朝的官场百態。
有谢陞这般心如明镜却不愿多事的“清官”,有王临恩这般諂上欺下的武勛,有李威这般懂得投机钻营的酷吏,更有林沈这般的草包。
而自己,则是那个站在幕后,牵动所有丝线的提线人。
这感觉,比在迎春阁一掷千金,还要来得舒爽。
到此为止,下回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