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过年,导演之路起航!(1/2)

暮色中的绿皮火车摇晃著驶向吴城。

陈锋倚著窗,褪色制服领口下,锁骨处的紫淤若隱若现。

残阳的血色浸染掠过窗外的积雪。

他指尖无意识摩挲著背包夹层,那里藏著一篇蹭出毛边的报导剪报,《死亡通知单》的销量如火如荼。

车轮碾过铁轨的震动传导至肩胛,威亚钢索深勒的旧伤骤然刺痛。

邻座老汉旱菸与汗酸的浓烈气息涌来。

陈锋闭眼,少室山佛窟的血泥仿佛在雨中翻涌。

推开家门,蒸锅腾起的雾气正漫过母亲江慧的镜片。

“拍戏伤著骨头没?”她掀儿子衣领的手被陈锋挡开。

动作牵动锁骨伤处,喉间溢出一声闷哼。

江慧的手僵在半空。

蒸笼里小笼包的香气瞬间凝滯。

“威亚勒的戏妆,”陈锋扯出笑,“早卸乾净了。”

父亲陈国华从旧藤椅起身,甩来一本泛黄的《军事训练手册》。

书页哗啦翻动,內页赫然夹著《十八岁的天空》里石延枫的剧照剪报。

陈锋接过手册。

剪报背面一行小字:“吾儿萤屏初秀留念,2002.10.24”。

蒸腾的白汽氤氳瀰漫,將三人的身影晕染成一片模糊的暖黄色块。

阁楼的旧檯灯在深夜亮起一团暖黄光晕。

陈锋开始书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剧本。

资金已到位,他打算利用假期这十天將剧本初稿完成。

凭著对“未来记忆”中诸多剧本模板的熟悉,他將“那些年”的故事填充进去。

当然,他不会简单復刻记忆中的电影,而是决心灌注自己的想法,从《盲井》到《金粉世家》,再到《天龙八部》,数次时空训练舱的磨练和剧组的实操观察,他已对如何掌控镜头有了清晰的蓝图。

晨光漫过窗欞时,稿纸堆上多了一封王劲松的推荐信。

陈锋需要工具人,这是他自导自演处女作的刚需。

没有比北电导演系更能提供“好用”工具人的地方了。

他们渴望机会,能忠实执行导演意志,不会添枝加叶。

推荐名单上的三人他颇为满意:

陈天惺:痴迷武侠,精於动作设计及剧情节奏。

曲江燾:纪录片功底深厚,敘事扎实,预算把控极敏。

李典石:分镜优化专家,剪辑经验充足,擅长素材管理。

没有犹豫,陈锋直接拨通电话:

“王老师,那三位同学,我都要了。”

电话那头王劲松笑道:“怎么样?都不错吧?尤其李典石,参与过不少粗剪,经验很丰富。”

“是,很好,等我回去就和他们详谈。”

掛断电话,陈锋长舒一口气。

人数並非关键,北电在校生薪资有限。

对他来说,核心是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