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革去衣冠印綬(2/2)

关东人可以提议放弃凉州、并州,但是关中人绝对不敢,真要是放弃了这二州,那关中可就成了面对异族的前线。

他也不明白刘岱发什么疯,好端端的开始弹劾贾谢,贾谢又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徵收算税的时候的確杀人了,但是那是慎侯何进先派人打的河南尹官吏,这件事大家也是清楚的。

正是因为何进也被收拾了,大家才能乖乖缴纳算税与罚金,现在关东人连罚金都没了,这已经是朝廷退让的结果,结果关东人还不满足。

杨彪也清楚刘岱如此举动必然是有原因的,这其中肯定就有徵收算税的原因。

太过贪心!

杨彪也只能如此评价!

都是千年的女鬼,你跟我玩什么聊斋?

不说別的,一向有清贫名声的宗室刘虞都被收拾了一顿,乖乖缴纳了算税与罚金,大家谁不清楚清贫名声是怎么来的,他杨彪难道没有清名?他杨氏子弟难道没有清名?不照样乖乖缴纳了四百万钱的算税与四千万钱的罚金。

杨彪对天子尤为满意的一点就是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某人受到宠信就偏祖,所有人都得交钱,

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那他杨彪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

同时杨彪也意识到在关东徵收算税的行动必然不会顺利,关东接下来肯定会有人起兵!

“太中大夫以为侍御史方才所言有几句可信?”刘辩稍稍安心,杨彪並没有跟刘岱这群人搅和在一起但是也没有完全相信杨彪的话语。

“臣不知。”杨彪並没有回答刘辩的问题,杨彪知道刘岱要遭,也没有上去踩人的想法。

弘农杨氏的当家人千不出落井下石的事情,如果这样干了,外面还怎么看待他们弘农杨氏?

“朕以为一句都不可信!”刘辩环视群臣,重重的说道。

刘辩在御榻旁边转了两圈,隨后看向刘岱,接著看向贾翊、看向三公九卿的位置。

“今日朝会本来是没有这一项的,已经决定的事情再去討论也显得多余,但是既然侍御史提出来了,那朕也就让大家好好聊一聊。”刘辩声音平静地说道。

“今天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就是算税的事情。”刘辩说完坐了下来。

“税赋已经是老毛病,父皇被逼到卖官爵填补国用,被天下骂了个底朝天,天下离心离德、

乱象纷呈。朕即位也快一年,国用还是不足,朕要是继续卖官需爵,先不说天下人怎么看,光是你们都会觉得朕有亡国之相,朕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继续卖官爵。”

“只是国库总得有钱粮,想要维持朝廷的运转,一天就得几千万钱。这钱朕也变不出来,只能是收取赋税,只是现在的局势大家也都清楚,从百姓身上是拿不出这笔钱粮的,只能是向豪族大户拿钱,从过去税吏不敢登门收税的地方拿钱。”

“朕知道豪族大户已经许多年没有缴纳过赋税,现在突然说要收税大家肯定不愿意,就像刚刚进言的侍御史刘岱一样。”

“朕也知道刘岱不是结束,之后还会有人不断上奏弹劾司隶校尉、各州刺史、奏请朝廷停止收取算税,甚至关东之地会有人起兵,黄幣、强盗都会不断出现,逼迫朝廷、逼迫朕放弃从大家身上拿钱。”

“这些事情朕也理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天下不太平,大家也需要存钱粮度过这段艰难的时间,朝廷从大家身上拿钱必然会引来抗拒。”刘辩说完之后停顿了几息。

群臣静默无言,已经缴纳过算税的人並没有什么想法,税金和罚款大家都已经交了,现在这件事跟他们有什么关係?天子就算是想要挑毛病也找不到他们身上来。

“只是这里是大汉,是朕的天下!”刘辩语气一转。

“既然想要生活在大汉土地上,那交税就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脱!不想缴纳赋税也可以,尽可以带著族人童僕搬迁到一个大汉军队到达不了的地方,到时候朕也鞭长莫及,想要做什么朕都无所谓。”

“一毛不拔享受朝廷的便利绝对不可能发生,就像侍御史刘岱一样,一文赋税都不缴纳,还占据著朝廷的官职,占据著广阔的田地与財富,这件事朕也不会允许。”

“来人,革去刘岱衣冠印綬,立即將其清理出朝堂,朝廷此后永不录用其子孙!”刘辩说出了对刘岱的处理。

既然刘岱想要率先衝锋,想要搏出位,那他也就如了刘岱的愿,天下土人那么多,能够担任侍御史的人可以说车载斗量。

他也懒得杀刘岱,一个清流土人杀了也没什么用,既不能震他人,刘辩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利益,那刘辩也就没有杀人的心思,就让刘岱继续烂在地里。

“陛下,臣”刘岱並没有怂,也没有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错了,只是大声诉说著他的陈奏,想要让天子迷途知返。

“唯!”侍立在嘉德殿的侍从与卫士上前拿下刘岱,將刘岱拖了出去。

群臣静静的看著刘岱被拖走,没有一个人为刘岱求情,算税这件事还没有结果,现在谁敢沾染这件事?

“搅局的走了,朕也就跟大家聊聊算税的事情,可有人觉得此次算税徵收额度过重?”刘辩再次將目光看向群臣,朝政不是他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他也需要跟大家商量著来。

“就从光禄大夫开始吧,这一次光禄大夫缴纳的算税不算少,可觉得朝廷搜刮过重?”刘辩还是拿何氏的人开刀,何苗除了傻一点没別的问题,只不过刘辩需要拿何氏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