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革去衣冠印綬(1/2)

第240章 革去衣冠印綬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举茂才出身。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故山阳郡守刘舆之子,前太尉刘宠之侄,还有一个弟弟名叫刘。

在刘岱被举为茂才后,陶丘洪又向刺史推荐刘岱之弟刘,请举他为茂才,刺史问:“前年已举公山,为何又要举正礼呢?”

刺史的意思也很简单,牟平刘氏未免太不要脸了,州刺史手里的茂才名额两年一个,全给了这刘氏兄弟两个,境內其他豪族该怎么评价他这个刺史?

陶丘洪说:“如果使君前举刘公山,后荐刘正礼,正所谓驾御两匹如龙的骏马,在千里长途上驰骋,不也可以吗?”

刺史还是没有答应,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就算刘宠担任过太尉,但是也不能把所有名额全占了,一旦这件事成了,青州地方豪族怎么看他?朝廷怎么看他?

那是一个州每两年一个的名额,孝廉一个郡一年就能產生五六七八个,两者受到的关注度完全不同,青州刺史承担不起这个风险。后来郡里举荐刘为孝廉。

刘岱还在言说著对贾谢的弹劾,群臣若寒蝉,不知道刘岱到底发什么疯。贾翊举荐的人就是一个并州刺史,傅燮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大家对傅燮的能力也是了解的,当初傅燮中正直言,这才让大家合力將傅燮调任汉阳郡守。傅燮升任汉阳郡守跟曹操当年出任顿丘令的情况一模一样,从两人身上都抓不到什么把柄,而放在洛阳又会让大家感觉难受,只能是以举荐为名,让其明升暗降,外调为官。

贾翊现在也没有推举傅燮担任中央职务,并州刺史给了就给了,反正还是在外地为官,不会影响京城里的事情。不想让傅燮担任并州刺史大家也能理解,可能有人盯上了这个位置,关键是直接弹劾贾谢,贾翊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去的?

“.搜刮民脂民膏—·洛阳城中公然用弩箭射杀百姓——伏祈陛下圣裁!”刘岱说完对贾谢的弹劾,肃声说道。

刘辩也承认贾谢这件事做得確实有一点问题,最好的结果就是不闹出任命,將何进和那些打了河南尹下属官吏的恶僕拿下进行司法审判,但是那不是没办法嘛!

要是当天不能將何进拿下,又会有一堆扯皮事,贾谢选择快刀斩乱麻,將这件事终止於此,刘辩也认可贾谢的行为。这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肯定不差。

刘辩並没有在意刘岱的话语,只是不断打量著朝臣们的脸色,尤其是最前排的那些两千石和三公,他要知道两千石有没有参与到这个行列之中!

“可有人和侍御史刘岱一样的想法?或者说侍御史有没有同党?侍御史这番弹刻定然不是一个人的主意,过去大家不是爱以党人自居嘛,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当侍御史刘岱的同党?”刘辩顿了几息,隨后平静地说道。

他要看看究竟是谁谋划了这一切,看看谁在背后搞鬼?

弹劾贾翊是假,针对他这个天子才是真!

先是不允许贾翊举荐,然后弹劾贾谢,下一步这些人又要做什么?是不是该跟他上奏讲述徵收算税的问题,让朝廷停止徵收算税?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关东诸侯也该群盗並起了吧?

朝臣之中並没有人站起身说话,现在还是刘岱一个人的责任,如果有人站起身跟刘岱一样的说法,那在天子眼里无疑就是在勾结朋党。

当刘岱的党人?

郑玄他们的確將许多人捞了出来,朝廷也不断在给那些人补偿,表示之前朝廷这件事確实做错了。但是陈蕃、李膺等人身上的罪名不断加重,已经可以用罄竹难书形容,在场眾人大都跟陈蕃切割过,不然天子肯定不会让其安心坐稳官职。

现在跳出来说自己是党人,那不就是把自己往陈蕃同党上送?

更何况刘岱弹劾贾谢的理由里也提到了算税的事情,这件事实在太过敏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跟天子说反对算税!

“呵,侍御史能跟朕说一下算税的事情吗?比如说你对算税是什么看法?去年侍御史一家缴纳了多少税赋?青州有多少人家全额缴纳赋税?”刘辩扫视群臣,见没有一个人说话,隨后看著刘岱说道。

这些人一抬屁股他就知道放什么屁,所有的事情最终还是要落到利益上,现在弹劾贾翊也不过是前奏,之后关东那边不平静的话,那个时候对贾谢的弹劾才是最大值。

而把贾翊搞下去,那其他人自然不敢真的过去徵收算税,毕竟天子连贾翊都保不住,其他人能指望天子保住谁?

“臣家贫”刘岱的话语让不少人顿觉不妙,你跟天子说这个,是没看见西园里送进去那么多人吗?

就算家里再穷,十万钱肯定拿的出来,而十万钱可就要缴纳一千七百钱的算税。

“好,好得很!”刘辩声音平静地开始鼓掌。

“太中大夫以为如何?”刘辩突然转过身,对杨彪发问。

杨彪可以不是他的人,但不能是他的敌人!如果杨彪真的参与到这件事,那他也就得考虑一下怎么拆分处理杨氏!

才拿下袁氏没多长时间,这个时候对杨氏动手是真的会引起一些动盪,只要杨氏不太过分,他都可以容忍一段时间,儘可能的安抚杨氏。

“臣以为司隶校尉此前诸事並无过错,只是行事可能有些粗糙,但並无大碍,侍御史弹劾实属子虚乌有,不可轻信。”杨彪站起身来到中央,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贾翊的支持,表明自己並没有掺和到这件事中,也没有跟刘岱共谋。

“臣以为汉阳郡守傅燮调任并州刺史实为恰当之举,傅南容久经战阵、安抚一方,定然能使并州所部焕然一新”杨彪接著表达了对傅燮迁任并州刺史的同意。

并州刺史肯定得安排一个能打的人过去担任,董卓虽然粗鄙,但並未让并州局势恶化。而现在贾翊举荐的傅燮,能力和名声都是有的,杨彪也觉得这个举荐没有任何问题,并州不是內地州郡,

刺史郡守若是没有领兵能力,那无疑就会让并州局势继续恶化。

并州如果局势糜烂,到时候是真的会牵连到关中,关中人也许对並、凉二州看不上眼,但是他们绝对不希望这二州乱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