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民航局的反应(2/2)
沈局长微微頷首,示意东吕继续。
东吕部长加重了语气:“所以啊,关键点就在这里。麦道公司此举,是为解他们自己的燃眉之急,他的『心』和我们发展中国民机工业的心,未必是在同一条路上。合作,”他停顿了一下,斩钉截铁地说,“可以谈!但必须要有前提:得有一条紧紧拴在他们手上的线!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掌握足够有力的制约条款和主动態势,確保合作是为了我们的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和管理提升,不能反被他们当作了纯粹的危机公关工具或者市场垫脚石。”
沈局长听完,脸上露出一丝深以为然的神色:“吕部长这个判断鞭辟入里,与我们民航局內部的分析结论高度一致。”
他话锋微转,语气里透出几分现实的严峻,“不过,眼下我们手里真正过硬、能让麦道另眼相看的筹码,说到底还是『市场』这张牌。”
“但想把这张牌打好,单靠『市场准入』去牢牢锁住麦道这样经验丰富的老牌製造商,让他们言听计从,恐怕没那么简单。资本的趋利性,让他们有太多钻空子的空间。”
东吕部长深表赞同地接话道:“没错。我记得上次和马总师他们也探討过一条『硬措施』——倘若麦道公司在合作过程中严重违约,比如在核心技术转让上大打折扣、阳奉阴违,我们就对其在华运营的、乃至其生產交付的所有麦道系列飞机实施『禁飞令』。”吕
“这是把双刃剑,也是最后的杀手鐧。它能对麦道產生巨大的威慑力,毕竟这会彻底摧毁他们在中国的市场和信誉。但是……”他顿了顿,神色凝重,“这只能作为最终的、事后的惩罚手段。一旦走到这一步,往往意味著合作已经濒临破裂甚至彻底失败,对我们自身的运营和產业链发展也会造成巨大震盪和难以挽回的损失。”
沈局长与东吕部长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两人都明白此事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这“禁飞”二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和副作用,无需再赘言。短暂沉默后,话题转到了更实际的筹码运用上。
东吕部长看向沈局长,单刀直入地问道:“沈局,民航这边能提供的具体需求订单,现在有初步估算吗?订单的规模和確定性,就是我们眼下博弈力度的关键。”
沈局长显然早有准备,清晰地说道:“基於麦道公司提出的飞机性能指標能达到承诺水平的前提,我们內部初步规划是:確认採购40架。这可以明確写入协议,作为第一期履约的对標基础。另外,根据国內市场的中长期预测增长,我们还可以附加一份60架的长期购买意向书。”
他强调道:“不过,这60架的意向单,释放节奏和最终落实,必然要与麦道兑现其技术转让承诺的深度和广度紧密掛鉤。”
东吕部长脸上露出了决断的微笑,沉声道:“好!有这100架飞机的订单在手,我们就有了实打实的『重磅炮弹』。这发『炮弹』,足以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对麦道公司占据主动,爭取最好的条件。”
结束这次內部商议后,东吕部长立即携这份沉甸甸的订单,坐到了与麦道公司的谈判桌前。
凭藉著这份强有力的筹码,他成功引导了谈判进程。最终,双方不仅达成了合作,麦道公司为表诚意,更是將所有dc-8和dc-9机型的机身技术资料完整地送达上飞集团。
同时,作为合作协议的重要部分,麦道公司將dc-8换发项目中部分cfm56-2发动机舱的生產任务也委託给了上飞集团,並承诺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亲临上飞,对相关生產流程进行全程现场指导与技术培训。这標誌著上飞在飞机製造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