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与罗罗公司合作1(1/1)

林振凯將自己心中酝酿的计划交给首长后,没有即时回音。但对於林振凯来说耐心等待绝非易事,必须主动出击。他隨即来到1000所的涡扇9项目组驻地,径直走进项目主管吴忠华教授的办公室。

“吴老,我之前提交给首长的那个关於与罗罗公司深化合作的提议,您看过了吗?”林振凯地向吴忠华询问道:“您觉得方案的可行性如何?”

吴忠华沉吟片刻说道:“我仔细研究过了,整体思路很好。我个人的建议是,或许可以从民用发动机入手,这样合作的敏感性和政治风险会相对较低,更容易获得不列顛的批准。”

他条理清晰地分析道:“而且,眼下罗罗公司派驻的技术团队就在涡扇9项目现场提供指导,推动国產化工作。更巧的是,运10项目组办公区恰好在我们项目组隔壁。他们正要为新设计的支线客机寻找合適的动力装置,而罗罗公司也知道这个消息。你完全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借著为这款国產客机寻求发动机的名义,与罗罗团队先行接洽和沟通。这样一个明確指向民用项目,足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的疑虑。待合作关係逐步建立和加深信任之后,再顺势提出对涡扇9的技术改进计划,就水到渠成了。”

林振凯连连点头赞同:“有道理!这样分步走的策略更稳当!吴老考虑的真周全。”

见林振凯认同这思路,吴忠华稍显欣慰,但隨即神情转为凝重,点出了另一个棘手的核心问题:“关於涡扇9的未来装机平台,现在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按照我们涡扇9项目目前的进展和国產化计划,预计能在1984年左右完成国產化定型。”

“但问题是,它最主要的目標装机平台歼轰7,据我了解目前还处於风洞试验阶段,连详细设计都尚未启动。初步估计,歼轰7的首架原型机製造周期至少需要5到6年时间,而要实现设计定型並进入大规模量產状態,大概率要等到90年代初了。这就造成一个严重的时间差,涡扇9完成国產化定型后,將面临长达数年的装机空窗期,短期內难以实现大规模生產应用。”

吴忠华著重指出这一问题的衍生影响:“对於项目本身的技术团队,我们这些设计人员还能根据你的设想与罗罗尝试开展前期的合作研究。然而,涡扇9生產线若持续空转,对一线工人队伍来说,这將是很大的困难。意味著工人们只能领取基础工资,生计將受严重影响。林主任,您得想办法为涡扇9发动机寻找用武之地!现在我们库里现在就存50台从罗罗买来的发动机。再者,如果涡扇9项目在將近10年时间里都只有投入,项目组没有看到成果,这本身就会沉重打击项目研发人员的士气。

最后,吴忠华话锋一转:“与罗罗的技术合作一旦成功谈成,在涡扇9项目组完成既定国產化任务后,我们不仅能藉此合作窗口期持续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培养骨干人才,更能为后续改进型號积累关键技术储备,確保项目可持续发展,避免宝贵的人才队伍和技术成果因项目断档而流失。”

会谈尾声,林振凯追问:“吴老,罗罗团队负责人此刻在哪里?”

吴忠华看了看时间说道:“这个时间点,罗罗公司派来提供指导的负责人,应该在1000所安排的宿舍楼中。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隨即起身,林振凯和吴忠华一起快步去到外籍专家宿舍楼,吴忠华敲响了其中一间宿舍的大门。

“咚咚咚”的声音传入房间內,门內的人开启宿舍的大门。

“吴,是你!有什么事情?”开门的不列顛工程师问道。

吴忠华简洁地答道:“我们有重要合作意向与贵司洽谈。”

得到示意后,开门的不列顛工程师將吴忠华和林振凯迎进房间內。林振凯在进入房间后,发现这个房间空间比普通房间要大,拥有独立的一室一厅,显然是高级顾问的待遇。林振凯到客厅內才注意到房间內还有另外一个人。

吴忠华向林振凯介绍两人,手向指向开门的不列顛工程师说道:“这位是乔治·布林先生,是罗罗罗罗技术组首席代表。”又用手指向房间內的另外一个人说道:“这位是亚当·惠特尔先生,是乔治·布林的助手。”

接著,吴忠华手指向林振凯,向乔治·布林和亚当·惠特尔介绍道:“这位是林振凯同志,正是这次斯贝授权生產项目发生变化的关键人物。同时,他也是我们所的直属上级领导。”

隨后,四人在客厅的沙发上坐定。乔治·布林率先开口道:“林,你们说有新的重大项目要与我们合作,是什么项目?是关於斯贝 mk202生產的事情吗?”

见乔治·布林直接向自己询问道,林振凯没有立即回答,反而沉稳地反问道:“乔治·布林先生,斯贝 mk202涡扇发动机是在民用客机的发动机上改进而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