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电子绘图设备(1/2)

陈坚回到1000所后,猛然想起一件因红警基地事件衝击而被暂时遗忘的要务——所里尚无电子绘图设备。他立刻向林振凯主任匯报:“林主任,所里目前缺少电子绘图设备,能否请您协调解决一下?”

林振凯闻言,猛地一拍大腿:“哎呀!要不是你提醒,这一忙起来,还真把这事给疏忽了!”隨即向陈坚保证:“放心,我一定在几个月內把这设备给所里配齐。”

陈坚离开后,林振凯开始查找国內计算机和晶片研发厂商的信息。他很快了解到,当时国內使用范围最广的小型计算机是djs-130小型计算机。该机由首都无线电三厂联合清华大学及四机部六所共同设计研发,是中国djs-100系列中应用最广、產量最大的明星机型。研发过程中参考了鹰酱nova系列小型机的技术路线,並於1974年8月通过技术鑑定。

djs-130充分吸收了国外的成熟技术,软体生態相对丰富,兼容性也较好。它配备了系统管理程序rtos/rdos作业系统、编辑程序、检查程序和诊断程序。外部设备也较为完善,包括磁鼓、磁碟、磁带机、crt显示器、印表机、绘图仪和纸带阅读机等。其字长16位,运算速度约50万次每秒,基於国產小规模集成电路製造,无需依赖进口元器件,性价比非常適合当时的国情需求。

林振凯仔细评估后,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以djs-130为基础进行深度二次研发,使其满足运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体的核心要求。

隨即,林振凯查阅了当时的cad软体相关资料,发现主流技术基本停留在二维製图阶段。他深知,要想让中国未来的cad软体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乃至引领潮流,必须掌握具有突破性的独到功能。

沉思片刻,林振凯在白纸上郑重写下几个字:“曲面造型”。这正是当时髪国达索公司手握的“独门秘技”,其catia软体正是凭藉此技术在短短几年內风靡全球,並在未来数十年成为全球製造业產品研发的旗舰解决方案。不过,当时达索的曲面造型技术还相当初级,仅具备最基本的曲线操作能力,连创成式曲面造型这一革命性理念的雏形都尚未出现。林振凯的构想,就是將未来的“创成式曲面造型技术”提前完善並实现出来!

然而,要实现如此复杂的功能,现有的djs-130硬体性能是远远不够的。这必然需要开发更强大的专用图形加速晶片和更高性能的中央处理器(cpu)作为硬体支撑。为此,林振凯重点调研了位於首都的878厂——这家国內最早建立的晶圆厂之一,拥有从晶片设计、晶圆製造到封装测试相对完整的一条龙生產能力。

林振凯隨即通过1000所的专线电话联繫东吕部长。电话接通,传来东吕部长的声音:“小林,有什么事情?”

林振凯立即说道:“东吕部长,上次您不是说有什么需求都可以直接向您提吗?所里现在正遇到一个关键瓶颈。”

东吕部长听闻,猜到他必有想法,回应道:“没错,说说看,你小子有什么想法?”

林振凯清晰阐述了构想:“目前1000所急需电子绘图设备。我的规划是与首都无线电三厂深度合作,对djs-130小型计算机进行联合升级研发,目標是使其具备运行三维cad软体的能力。但djs-130的核心性能瓶颈明显,为了实现这个目標,我们还需要与878厂同步设计专用的cad图形加速晶片和更高性能的cpu。”

东吕部长听完,略感棘手:“嘖…小林啊,你这一开口就不单是咱们三机部的事了,还牵涉到四机部(电子工业部)等好几个部委的协调。好吧,这个任务我接下了,尽力帮你协调落实。”掛断电话后,东吕部长立刻开始著手进行跨部委的沟通。

得到上级初步支持的林振凯,迅速在1000所內部成立了电子绘图软体专项办公室。他通过红警基地系统,秘密调集了一批具备电子、计算机、数学建模等通用专业基础的人才,並赋予他们访问红警基地內特定技术库的权限——尤其是那些包含了未来3d cad软体原理、架构及部分开原始码的珍贵资料库。为这支团队专门配置了一台能够安全连接到红警基地数据中心的终端机。

同时,林振凯依託东吕部长的协助和1000所项目的紧急需求,向上级成功申请了一台djs-130小型计算机。获批后不久,设备便顺利送达新成立的1000所电子绘图软体办公室,成为未来研发的硬体载体。

几天后,由红警基地召集的核心技术骨干团队抵达1000所。领头的李卫东工程师径直走进办公室向林振凯报到。

简单寒暄后,林振凯即刻布置任务:“李工,时间紧任务重,你们团队分成两组展开攻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