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討论(2/2)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林振凯继续说道:“运-10项目的问题同样源於脱离实际基础。它的定位是国家部长人专机,导致设计思路聚焦於特定的应用场景,天然限制了其大规模生產和普及应用的可能性。作为专机,它只需在有限的飞行时数內保证极高的可靠性,並且可以通过不计成本的集中保障和维护来实现,几乎无需考虑经济性因素。”

“然而,这种『专机思维』的设计理念,与民航客机追求经济性、易维护性和规模化可靠运行的商业本质完全背道而驰。当我们试图將一款基於『专机思维』打造的飞机推向民航市场时,它的结局几乎是註定的,高昂的成本使其在市场竞爭中毫无优势。这几乎从一开始就扼杀了运-10成为一款成功民航客机的可能性。”林振凯的语气转为惋惜道。

“所以,”林振凯总结道,“此类飞机最终只能回归专机定位,或靠行政命令向民航军队硬性推广。好了,这些过去的不快我们就此打住。”林振凯適时止住了话头。

林振凯將携带的文件推向东部长。东部长接过,开始仔细翻阅。办公室內一时间只余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氛围沉静而专注。

一段时间后,东部长放下文件,抬起头看向林振凯:“你先前送来的发动机和雷达是为歼8深度改进准备的?方案核心是机头进气布局改为两侧进气布局,腾出空间安装你提供的雷达,再换装大推力发动机。如此改装后的歼8具备超视距拦截能力,空军將首次掌握对北方超音速轰炸机进行有效截击的能力!”

“是的,基地会生產数十套发动机和雷达系统交付112厂,等国內拥有生產能力时,由国內提供。並且会提供一批中距弹,先满足截击需求。同时让空军认真思考未来真正需要的战机方向。”林振凯说道。

“这也是。”东部长说道:“我看关於歼7发展的规划中,歼7fs方案是在现有机体上直接更换机头,从而安装小型雷达。这款飞机可以满足空军的全天候作战需求。你对歼7系列的发展方向有什么看法?”

林振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部长,关於引进英国马可尼公司航电系统的合同,目前签署了吗?”

东部长会应道:“与马可尼公司的航电系统引进谈判还在进行中。怎么?是基地里有可以替代的航电系统吗”

林振凯回答道:“基地內確实储存了几套航电系统,但目前没有与歼7定位完全匹配的型號。而且,即使將基地內的航电系统完成国產化,其成本也不会低廉。更重要的是,要从基地现有的几套航电系统中整合出一套適合歼7定位的航电系统,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並且成本会比较高。而歼7的一个改进型,需要的是一个『短平快』的项目。而且我认为从基地內的几套航电系统上整合出先进航电系统的任务更適合用於歼8的改进型上。”

“前首要目標,是让空军儘快拥有一型比现有歼7更先进的飞机投入使用,。完成这一步后,再考虑对歼7平台进行更深层次的改进。改进成山鹰样子或使用侧板鸭翼技术。”林振凯停顿了一下说道:“而且,引进马可尼公司的航电系统,更关键的价值在於能够学习他们先进的航电整合经验。”

东部长对与林振凯清晰的想法十分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