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策反(1/2)
长安城东,安邑坊深处。
新落成的太真观依山而建,飞檐斗拱掩映於苍松翠柏之间,晨钟暮鼓与松涛溪涧相和,清幽得不似人间。
汉白玉的阶陛蜿蜒而上,引向主殿“清虚阁”。阁前一方碧水清池,几尾锦鲤悠然摆尾,搅碎一池倒映的云影天光。
池畔水榭,李隆基一身素色道袍,斜倚在铺著雪白熊皮的湘妃竹榻上,闭目养神。
熏炉里燃著清冽的冷梅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他眉宇间那常年积鬱的帝王威仪与暮年倦怠,似乎都被这方外之地的空灵涤盪了几分,显出难得的鬆弛。
轻盈的脚步声伴著环佩叮咚,由远及近。李隆基缓缓睁眼。只见两名身著月白道袍的女子,正沿著曲折的迴廊翩然而来。当先一人,正是杨玉环。
宽大的道袍掩不住她玲瓏的身段,素麵朝天,不施粉黛,却更衬得肌肤莹润如玉。
眉眼间那股天生的媚態被道家的清冷冲淡,反生出一种冰雕玉琢般的圣洁与疏离,恍若姑射仙子謫落凡尘。
她身后半步,跟著一名身量略高、体態更为丰腴的女子,眉眼与玉环有六七分相似,却更多了几分成熟的风韵与流转的眼波,顾盼之间,自带一股慵懒的妖嬈。
她手中捧著一个朱漆托盘,上置一只雨过天青色的冰裂纹茶盏,热气氤氳。
“陛下。”杨玉环走到水榭前,微微躬身,声音清泠如玉石相击,“山中新采的云雾茶,姐姐亲手烹製,请陛下品鑑。”她侧身,示意身后的女子上前。
那女子款步上前,將茶盏奉至李隆基面前的小几上,动作柔媚而不失恭敬。
她抬起眼,眼波流转,带著恰到好处的敬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挑逗:“贫道玉瑶,见过陛下。山野粗茶,恐不入陛下法眼。”
“玉瑶?”李隆基的目光在杨玉瑶那艷若桃李的脸上停留片刻,又看向一旁清冷如月的杨玉环,龙顏大悦,“好,玉环清修,有亲姐相伴照料,朕心甚慰,姊妹双姝,同沐道门清辉,实乃太真观之幸,朕之眼福啊,哈哈。”
他接过茶盏,轻嗅茶香,只觉心旷神怡,这太真观,这如画美景,这对绝色姊妹,真真让人乐不思蜀。
李瑛侍立在一旁,看著父皇沉浸在温柔乡中,眼中无波无澜。
他適时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在此静修养性,儿臣本不该搅扰。然方才东宫来报,刑部有紧急要务,涉及凉州战后安置及哥舒翰、王忠嗣二將羈押审讯之事,需儿臣即刻前往处置。请父皇恕儿臣告退。”
“哦?凉州之事?”李隆基品著茶,眼皮都未抬,隨意地挥了挥手,“去吧去吧,国事为重。有玉环、玉瑶陪朕赏景品茗,甚好,甚好。”
他的心思,显然已完全被眼前这对並蒂莲般的道门姊妹所吸引。
这是李瑛要达到效果,李隆基素爱奢华,他就將太真观修得极致奢华,他沉迷美色,便唆使杨玉环安排其姐隨侍,一王二后够栓住这老登一段时间了吧。
“儿臣告退。”李瑛躬身,目光掠过杨玉环沉静的侧脸和杨玉瑶那带著探究意味的眼波,转身,步履沉稳地离开了这片飘荡著冷梅香与旖旎气息的温柔乡。道袍宽大的袖摆拂过汉白玉栏杆,带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冷风。
刑部大牢深处,地字三號监室。
浓重的霉味、血腥味和排泄物的恶臭混杂在一起,凝结成粘稠的、令人窒息的气息。
墙壁上凝结著不知年岁的黑色污垢,仅有一盏昏暗的油灯在铁栏外跳跃,將扭曲晃动的影子投射在潮湿冰冷的石地上。
哥舒翰背靠著冰冷的石墙坐著,虬髯纠结,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著对面同样狼狈的王忠嗣。
他身上那套曾经光鲜的明光鎧早已被剥去,只余下沾满污跡的囚衣,肩头一道被鞭笞破开的伤口,正渗出暗红的血渍。
王忠嗣则相对平静些,盘膝而坐,闭目养神,但紧抿的嘴角和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著他內心的煎熬。
连日来的轮番提审、逼问、甚至刑求,虽未伤及筋骨,却已將这两位沙场悍將的锐气消磨殆尽,只剩下困兽般的疲惫。
他们还记得率领残军返回长安时,甫一进城,便当著李亨的面,被刑部官兵给缉拿到此,据刑部尚书李适之所言,李亨、李林甫纠集大臣面圣,却无功而返,因为陛下正在休假。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沉重的铁链拖地声由远及近,在死寂的牢狱通道中格外刺耳。牢门“哐当”一声被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