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李白见神仙姐姐(1/2)

王屋山,深秋。

云雾如乳白色的玉带,缠绕著陡峭的峰峦。

绵长而湿滑的石阶蜿蜒向上,没入浓得化不开的云雾。山风带著刺骨的寒意和草木腐朽的气息呼啸而过,吹得人衣袂翻飞,几乎站立不稳。

两个身影,一前一后,在湿滑陡峭的山道上艰难跋涉。前面是李瑛,一身玄色劲装,外罩御寒的斗篷,步履沉稳,眼神锐利地扫视著云雾遮蔽的前路。

后面跟著的,正是被山风吹得鬚髮皆乱、步履略显踉蹌的李白。

他那標誌性的、浓密如墨、飘洒胸前的五綹美髯,此刻被寒风吹乱,平添几分落拓江湖的沧桑,与他此刻紧锁的眉头和复杂难言的眼神倒颇为相称。

李白喘了口气,扶住旁边一块冰冷的山石,望著前方依旧深不可测的云雾,“这玉真观....”他声音里带著长途跋涉的疲惫,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忐忑。

王屋山,玉真观,这两个名字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的心底,与那个名字,李玄玄,紧紧缠绕,成了他半生挥之不去的眷恋。

李瑛停下脚步,回身望了他一眼,斗篷在风中猎猎作响:“太白先生,离山顶已不愿矣。”

“玉真姑姑的道场,果真清幽绝尘,当年先生与摩詰兄同游至此,想必也是这般心境。”他无意间提及王维,目光平静地观察著李白的神情。

李白脸上的肌肉不易察觉地抽搐了一下。

当年那幅景象,如同昨日般清晰浮现眼前:玉真观前,那尊通体由温润白玉雕琢而成的玉真公主像,神韵天成,风姿绰约,眉眼间的孤高清冷,如九天玄女謫落凡尘。

他与王维,两个心高气傲的才子,俱被那绝代风华所摄,久久驻足。他们向观中道姑求见真人,道姑入內稟报良久,出来却只道:“公主有命,唯王摩詰先生一人可入內一敘。”

那一夜,他在观外松风冷月中枯坐,心绪如潮。

而王维,却在观中度过了一宿。次日清晨,王维出来,神色间带著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与疲惫,只淡淡对他说了句:“公主夜授《黄庭》,言道法玄微,非有缘者不可轻传。”

《黄庭经》?夜授?

王维那平静话语下隱藏的,是难以掩饰的得遇仙缘的荣光,是玉真公主对他王维独一无二的青睞!

一股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涌上了心头,自负诗才无双,道学颇有造诣的他,竟在此处,被一个同样以诗画闻名的王维比了下去!

而且是以这种近乎“仙凡有別”的方式。

从此,王维那清雅淡泊的身影,便成了他心头一根拔不去的刺。处处较劲,诗赋相爭,乃至后来王维投入太子李瑛麾下,更让李白这心魔愈发深重,几乎成了执念。

“殿下....”李白深吸了一口冰冷刺骨的山风,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带著一丝喑哑,“往事如烟,不必再提了。只是今日....”

他望向那云雾深处,眼中既有对当年“仙缘”的嚮往残余,更有破除心魔的决绝,“太白此来,但求一见真人,了却夙愿,別无他求。”

李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能穿透李白强作平静的表象,直达他心底的波澜。他没有再说什么,只道:“快到了,先生隨我来。”

又攀爬了小半个时辰,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相对平缓的山巔平台出现在云雾稍淡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