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追读月票!)第三十章:半路截胡(1/2)

李隆基也同样没想到李瑛突然问到了千秋节,他一时半会也不晓得怎么回答,这太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瑛目光转向李亨,语气平和却带著一丝锋芒:“方才入殿,闻听忠王正为千秋节事殫精竭虑,所筹之盛景,令儿臣心驰神往,只是....”他微微蹙眉,似有难色,“儿臣忝居监国之位,代父皇总摄朝政。”

“如此国之盛典,若不由监国太子亲自主持筹办,恐於礼制不合,亦难显朝廷对父皇万寿之隆情。”

“更难以令四方藩属、万国使节,尽睹我大唐储君之风仪与威权。”

李亨闻言猛地抬头,声音也拔高了几分:“太子此言差矣,父皇万寿,普天同庆,筹办庆典乃人子至孝之心!”

“况且,太子你平日操劳国务,鞍马劳顿,正该好生休养,这等繁琐庶务,岂敢再劳动於你?”他语速极快,带著急切和一丝被冒犯的慍怒。

“皇弟体恤之情,为兄心领之。”李瑛神色不变,声音依旧沉稳,“然监国之责,岂敢因私废公?千秋一节虽为父皇诞辰,却非为私务,实乃国事。”

“正因为兄甫自边关归来,深知四夷之动向,更明了何等方式,方能最大彰显父皇之天威与大唐之气象,震慑屑小,怀柔远人。”

“此责,儿臣不敢推諉。”他的话语不疾不徐,却字字如钉,將监国之责与筹办千秋节钉死在一起。

兄弟二人目光在空中碰撞,针尖对麦芒,殿內的空气仿佛都凝滯了,暖香中瀰漫开像极了无形的硝烟。

“好了!”御座上的李隆基眉头微皱,適时出声,打断了这无声的剑拔弩张。

他看看李亨,又看看李瑛,老迈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似乎乐於见到这种互相制衡的局面。

他摩挲著下巴,沉吟片刻,慢悠悠道:“都是朕的好儿子,一片孝心,朕心甚慰。筹办千秋,意义重大,用度自然少不得。”

他目光在两人身上逡巡一圈,帝王的算计涌上了心头,“这样吧,你们兄弟二人,谁能调动的经费更多。”

“谁能更显我大唐气魄,朕便將这筹办之权,交予谁。如何?”

“用度更大?”李亨闻言,心头先是一紧,旋即涌上一股狂喜!

他筹备已久,早已暗中联络了不少富商巨贾和地方官员,许以好处,承诺事后回报,筹措巨资的把握极大!

他自信满满地躬身:“儿臣遵旨!定当竭尽所能,筹措充足资费,不负父皇所望!”他挑衅似的瞥了李瑛一眼,仿佛胜券在握。

“儿臣,亦遵旨。”李瑛计上心头,眼神紧盯著李隆基身旁的帐簿,自己的经费不就在这里了吗?

这老登已经坐拥天下了,但在享受生活这块永远都不满足,呵呵,正好將安禄山贪腐的钱財借献佛。

李瑛仿佛没看到父皇变幻的脸色,从容继续道:“儿臣以为,父皇適才所言极是。千秋盛典,乃彰国威、睦四邻之大事,不可不隆重。”

“然朝廷府库虽充实,亦需未雨绸繆,以备不时之需。安禄山所献,皆是不义之財,取之於民,自当用之於民,更当用於彰显父皇仁德与天朝气象。”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李亨瞬间变得铁青的脸,声音朗朗:“儿臣所擬之庆典章程,规模宏大,当远超忠王所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