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决意东进(2/2)

高一功愣了一下,隨即挠了挠头,坦诚道:“这…当然是打下去痛快,咱们兄弟刀头舔血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打出个朗朗乾坤?”

“区区两省之地哪够分封,弟兄们也都盼著打进北京城,光宗耀祖呢!”

此时他眼中闪烁著对功勋和財富的渴望,这是绝大多数起义军將领最真实的想法。

李岩看著他,轻轻嘆了口气,声音压得更低:

“你看,连你这样憨厚的人都想著更大的功业,那你觉得刘宗敏、刘芳亮他们,还有他们麾下那些骄兵悍將会满足於一个西北王吗?”

高一功怔住了,似乎有点明白过来。

李岩望向远处黑暗中巍峨的宫殿轮廓,语气带著一丝沉重:“今夜闯王召集眾人,你以为他真是拿不定主意,要听我们的看法吗?”

“难道不是?”高一功疑惑道。

“我看未必。”李岩缓缓摇头。

“闯王何等英雄,崇禎这点伎俩他岂会看不穿,那三路合围的恐嚇漏洞百出,他心中必然早有判断。”

“那为何…”

“为何还要拿出来商议?”李岩打断他,眼中闪烁著智慧的光芒。

“我猜测闯王內心深处或许…更倾向於议和。”

“什么?”高一功大吃一惊,几乎叫出声来,幸好及时忍住。

接著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李岩,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这怎么可能?闯王明明下令东征了啊!”

“下令东征,是不得不征。”李岩的声音带著一种看透局势的无奈。

“你看看今夜殿上眾人的反应,自破潼关以来,我军势如破竹,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从上到下,从將领到士兵想的都是直取北京掀翻朱明江山,这股气已经鼓起来了如同洪流,只能疏导,不能硬堵。”

他顿了顿,继续低声道:“闯王若在此时强行主张议和,接受崇禎的条件,无异於给全军泼上一盆冰水,轻则士气大跌,重则…恐怕会引起內部猜疑,甚至譁变。”

“咱们的队伍本就是这样聚合起来的,闯王的权威是打出来的,也得靠著不断胜利和满足眾人的期望来维持。”

“他已经被这股洪流裹挟著,不得不往前走了。”

高一功听得目瞪口呆,后背隱隱发凉。

他从未在这个角度想过问题。

“闯王今夜此举,或许就是想看看眾人的反应,看看这股主战的洪流究竟有多汹涌。”李岩苦笑一下。

“结果,你也看到了,所以他只能顺水推舟下令东征。”

说完这些,李岩的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为严肃:“一功,此事我只对你一人讲,你切不可將此言传於第六耳,否则你我都將大祸临头。”

听闻此言,高一功心中一凛,立刻郑重道:“李爷放心,我高一功虽是个粗人,但也知道轻重,此话出你口,入我耳,绝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李岩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融入夜色之中。

留下高一功一人站在原地,回味著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话语,只觉得这胜利在望的西安古城,忽然间变得波譎云诡。

---

秦王府的书房內,李自成並未休息。

他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著窗外冰冷的月色,手中摩挲著那方“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的玉印。

“西北王”三个字,在他心中反覆迴荡。

他其实何尝不想议和?

尤其是“西北王”这个称號,对他这个出身驛卒的农民领袖而言,有著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那意味著被承认,意味著洗脱流寇之名,意味著可以安心享受富贵……

但正如李岩隱约点破的那样,他麾下这支庞大的军队,成分复杂,派系林立。

如今更是被一场接一场的胜利推著走,就像一匹脱韁的野马,根本不是他一个人想停就能停下的。

刘宗敏等人的態度已经再明显不过。

他若强行议和,恐怕未等明军打来,內部就要先生变乱。

他被架住了。

被自己的胜利,被部下的欲望,牢牢地架在了冲向北京的战车上。

许久,他发出一声极轻极轻,几乎微不可闻的嘆息。

“北京…”李自成嘴中喃喃自语。

他的眼神中更是闪过一丝迷茫,但隨即又被更大的野心和时势所驱动的决绝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