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692.阿难答意欲监国(2/2)

唯一的缺点是张巡多步兵,机动性不如常公。猪总座说“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常公有火车,张巡只有两条腿。

只能说打起仗来,十全十美的计划罕见吶。

闻听张巡確实有心拉自己一把,阿术也无甚好说了。他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资格再同张巡大声说话,身份地位的改变其实就在一瞬间的。现在只是不能大声说话,將来就得先口报姓名再说话咯。

且不说张巡和阿术在这里部署,已经入主大都,成为太师国王的乃顏,在出城百里送完海都之后,就开始享受起他的美好新生活了。忽必烈和真金的后宫全被他给搜罗到了自已的帐內,大都的宫殿馆舍除了延春阁烧失外,其他基本保全,足以供其居住。

以前忽必烈享的福,他现在也得享享。

歷史上这小子打仗確实还有点想法,也能相机部署人马,但认为冬天忽必烈不会冒著风雪严寒来杀自己,就停兵不战,开始此时蒙古贵族的最爱一一纵酒烂饮。

结果忽必烈率兵疾进二十日,神兵天降一般击破乃顏的侧翼。然后突如其来的出现在乃顏军附近,乃顏遇敌大惊,弃了辐重千余车跑路。復战,又为玉昔帖木儿和李庭所破,

兵败被杀。

现在乃顏不可避免的又自骄了起来,但好在不蠢,海都嘱咐的对阿术既拉又打的命令,他还是认真执行了。由於一万骑兵退回辽东洮儿河地区,他身边只得一万骑。

所以便命魔下五千骑,配合大都附近州县的探马赤军户和汉儿、女直军户五千人,向南探索进击,搜寻阿术所在的具体位置。暂时先不打,但做出要打的姿態。

新胜的乃顏军气势高昂,重点是夺得了忽必烈·真金所部的衣甲器械。现在也算是鸟枪换炮,人马愈发精强。让他们五千骑对著张巡一万人衝锋,那都是一声令下,令到马冲的程度,根本没在怕的。

一万步骑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往南走,信使则快人一步,率先在寧晋泊找到了阿术,也瞧见了环列在阿术周围的,有些数不过来的大军。

从带元的户体上分到的二万多人,张巡已经分批次发送南下到开封和商丘去就食了。

之后这二万来人会交给各部將领挑选,混杂进入张巡的旧部合营操练。现在则主要是减轻后勤压力,让他们到囤积了几十万斛黑豆的河南去吃黑豆饭。

但北上的四方人主力还在,阿术在赵州一带拉了几乎两个月的兵,终於给他拉到了五千人。虽然谈不上多精锐吧,但燕赵之地,民素驍劲,能习弓马。只要装备起来,好好练上一年半载,都算好兵。

阿术带上张巡,確实大军联营列垒,环绕湖泊,人马嘶鸣,昼夜相闻。海都走之前得到的情报是张巡二三万眾北上支援阿术,眼前这场面,怎么看怎么不像二三万啊。

先前阿术所部被彻底打烂,这是海都和东道的宗王合丹亲自出马砍得,不可能出错啊。按照正常的思路,阿术就不应该有部队的,那就是张巡从河南又拉援军了。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张巡这里黑豆粥管够。

那按照正常思路,应该大部跑散溃灭,甚至在冬天的荒野里无声无息消失的溃兵们,

就都因为这一口黑豆粥活了下来。

信使一面將海都的条件报给阿术,还允诺归还阿术家在蒙古的吩附和属民。一面尽全力了解大营內的情况,为之后可能的战斗做准备。

嗯,阿术肯定不降海都。

要是愿意降,阿术完全可以在统率六万多大军的时候降。那时候別说五万户了,就是十万户的投下户,海都也一定会愿意拨给。谁叫阿术出身高,手里本钱还大呢。

现在降,远不如当初卖的价钱高。

得到了答案,信使飞也似的去回报乃顏。收知阿术和张巡的联军至少有四五万人,而且阵型严整,士气也不差劲,一万步骑恐怕很难击破。

正左拥右抱的乃顏从女人堆里跳了起来,玩是玩,喝是喝,打仗是打仗,分得挺清。

驱赶走乐手和宫女,乃顏在殿內来回步,不太好做出决定。

於是他立刻派人快马去追肯定还没过上都的海都,询问海都的意见。同时命人去给在外的大军传令,暂时停驻,威嚇附近的河北世侯们,令他们交马交粮。

加派探马,以定虚实。

暂时不战,不是胆怯,是慎重。勇猛是一回事,鲁莽又是另外一回事。对蒙古人而言,保有军队,在有胜利把握时才將人马投入进去,便是正理。一城一池的得失,不做计较。

他这边停下来,陕西那边的信使,连腿都跑细了。大都城破,真金已死的消息通过山西传递到京兆府时,秦王妃也里完和秦王阿难答正在京兆府过冬。

骤然听闻此等消息,二人是什么状態?面上是大急和惊慌,可內心却是止不住的狂喜悲痛是必须悲痛的,但是確认真金这个皇帝去世也是必须的。谁叫阿难答可是真金的皇侄,按照中原的规矩,也是有继承权的。当然得真金的儿子孙子都死了,那才能轮到他。

但元朝的继承法长期混乱,真金是嫡长,他儿子铁穆耳却是老三。一会儿嫡长子继承制,一会儿幼子守灶制。两种制度都用的结果就是人人都自认为有继承权,人人都想去继位。

元代中期你杀我,我杀你,十个皇帝加起来没有忽必烈和元顺帝两个人干得久。其祸根就是在继承制度的摇摆上。

等到海都北撤,真金三个儿子也都被海都斩杀处死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兆府。不必说,阿难答立刻大张旗鼓的为自己的皇伯父真金举办丧礼。他爷爷忽必烈的葬礼早就办了,先办了聚拢人心是必要的。

今年夏季去六盘山的行动也暂停,要是想登基,最好是在京兆府先登基。方便招抚山西、河北的元朝残余势力,以確立阿难答在中原的正统。

此时一位张巡的老熟人出现在阿难答的面前,不是汪良臣又是哪个。逃出大都的汪良臣带著亲兵就冲回巩昌老家,河北他是一刻都不准备多呆。

现在带元碎成一地,仅凭巩昌都元帅府的力量,在乱世中是无法独存的,必须聚合陕西、河西的全部力量才行。

劝进!

请阿难答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