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693.两宫爭位在眼前(1/2)
第693章 693.两宫爭位在眼前
阿术如遭雷击一般,既望著眼前的人,又捏著手里的行文,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自处,该如何行止。
因为金吾卫上將军·侍卫亲军右卫都指挥使博罗欢,怀抱著大行皇帝真金的孙子松山,从大都之中破围,一路绕行山西,百般回折。確认了海都已经退回草原之后,才出马转奔河北,前来投靠阿术。
今年不过五六岁的松山,极大可能是真金留在世上的唯一后嗣了。
那按照正常情况来说,阿术肯定是要拥戴松山,立刻即皇帝位,正號御极。然后以松山的名號,来聚拢河北、山西等处的残元势力,谋求再兴。
可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因为阿术的手里捏著一份陕西秦王阿难答已经受群臣百姓拥戴监国的行文。阿难答册封阿术为太傅·中书省平章政事,总领山南、河北、辽东、山西、山东、河南兵马大元帅,另外还派人送来了黄金一万两作为馈赐。
松山是皇孙,阿难答是皇侄,手心手背都算肉,怎么办?
唯一的转圜余地便是阿难答还行,只是监国而已,尚未正大位。因为四方消息混乱,
阿难答以为阿术手里真的还有收拢的残兵四五万眾。而安西军在济南和南阳两度遭遇宋军重创,损失了一万多人,一时间还真未必能敌得过残余的大都侍卫亲军。
所以在汪良臣劝阿难答监国之际,也明確说了,如果不能够得到在河北、山西一带拥有极高威望,且已经事实上成为当地残元势力领袖的阿术的拥戴,这个基怕是很难登得上。
毕竟王安节还带著三万多宋军就近在洛阳虎视呢,一旦安西军和阿术所部交战,
王安节必定兴兵西进,直衝潼关。
最好的办法还是笼络阿术,令阿术称臣,服从陕西京兆府这边的號令。那么两边拢吧拢吧少说还有十来万人马,同海都继续爭锋也不是不可能。
对了,海都不是只进攻大都这一侧的。宗王昔里吉(蒙哥子)、撒里蛮(蒙哥孙)等交相进攻西北,前后包围火州(哈剌火州,吐鲁番东三十里,故高昌国一带)六个月,试图攻入河西,夺取整个甘肃地区。
幸而河西还能得到安西军屯驻在六盘山一带部队的支持,否则这会儿海都的势力,那都直接衝到渭水上游了。
窝阔台汗国就是海都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在和海都的连续征战中最终失败,其大汗篤哇(察合台曾孙八刺之子)都是海都拥立起来的。加上海都同朮赤后王一系交好,西北方向上,海都的势力占优势。
是以阿难答也不敢把驻牧在六盘山一带的军队撤走,可不带上六盘山左近四方帐蒙古部落兵,阿难答是无法对阿术在河北的四五万眾形成压倒性优势的。
后门有狼,阿难答不敢轻动,遣使馈赐阿术,希望阿术以大局为重,先拥戴他这个皇侄再说。国家板荡,仰赖长君。阿难答虽然也不算特別的长,至少十五岁了嘛。
十五岁在蒙古肯定比车轮要高,也没有天折的风险了。那松山时不时还要人抱,就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完整的句子恐怕都未必说得全乎。
当然阿难答彼时不知道松山还活著,他是收到了真金三个儿子都被海都处死之后,才匆匆正位监国的。毕竟真金的三个儿子那都算成年人了,他们的优先权比阿难答要高不知道多少倍。但他们这不是死了嘛,死了还说啥啊。
天下太平可以立小孩,带元板荡立我得了。
其实此时忽必烈还有个儿子那木罕活著,和安童一道被忙哥帖木儿(拔都之孙)俘虏看管。又移交给了海都,未破大都前一直没杀。此番海都回返哈拉和林,大概率会把那木罕给杀了,以绝后患。
放下行文,阿术先是抱著松山哭啊,哭了片刻,就把孩子交给博罗欢,说先去洗洗乾净,吃顿好的,再找人做两身正经衣裳。堂堂皇孙,不可轻慢。
博罗欢还欢喜呢,瞧见阿术哭,心里大呼来对了。当年征宋,博罗欢和阿术都在淮南,围攻扬州城,算是有过一段很不错的共事岁月。听闻是阿术在河北聚拢义土,他才赶来投靠的。心想阿术善待松山,肯定是要拥戴松山了,心中长舒一口气。
他带著松山出帐,帐內的阿术可就茫然啦。
是拥戴松山?还是拥戴阿难答?
此时张巡早已经率领兵马离开赵州寧晋,回返开封啦。海都退兵草原,就剩一个乃顏在河北,了不得一二万人,要是连这点人都对付不了,阿术找块豆腐创死拉倒。
张巡不是不知道乃顏派兵南下,河北各方势力做“两面政权”的多了去了。海都·乃顏来,就恭顺海都唄。但是张巡·阿术这儿也不完全落下,该递送的消息一点儿不少,次子次孙们也都送来给张巡做侍卫亲军。
大都的乃顏有军报,寧普的张巡也有军报,得知乃顏南下之兵不过万余,骑兵不过数千。张巡都不需要留下来协助阿术,直接走就完了。况且小推车推来河北的大米黑豆也吃得差不多了,不退不行。
自然的,张巡並不清楚此时带元都这鸟样了,居然还有大位之爭。
甚至张巡还觉得忽必烈和真金都死了,还省得自己动手呢。如果是张巡攻杀了忽必烈和真金,那带元的官吏恐怕大部分都不会投咱们了。但现在他们虽然也没有投张巡吧,至少不抗拒被安插到大名府,为处置张巡和阿术的后勤粮道工作。
多吃两年张巡的黑豆饭,总有他们念张巡好的那一天。
一路走,张巡还一路梳理沿途的驛站呢。赏赐蒙古站户们粮食和布匹,让他们安定的守护驛站,又命委署的蒙汉官吏和留驻宋军將校,沿途巡视驛道,保障信道安全。
走走停停到四月中旬,才抵达河南,河南这边的冬麦都快要成熟了。去年黑豆收完之后,地土得到了简单的收拾和恢復,那么本著应种尽种的原则,冬小麦播种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