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后方(六)(2/2)
机舱锅炉已经预热了半小时,压力表显示达到工作压力。
“打开主汽阀!”罗德生下到底舱,亲自检查了各个阀门,然后朝轮机手点了点头。
隨著阀门转动,高压蒸汽呼啸著涌入汽缸,活塞开始规律地往復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
船尾水下,三叶螺旋桨开始搅动海水。
甲板上,赵庆丰感到船体传来一种陌生的震动。
这种震动不同於风帆船隨波逐流的自然韵律,而是一种持续而有力的机械脉衝,仿佛有一颗巨大的金属心臟在船体深处跳动。
更令人惊讶的是,儘管风帆已经半收,船速却不减反增。
“测速!”他下令。
水手拋出测速绳,数著结数:“四节!船长,逆风逆流四节!”
船员们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在这般不利的航行条件下,传统帆船能保持三节已属幸运,往往需要走之字形路线才能前进。
赵庆丰走到船尾,看著螺旋桨搅出的白色尾流,显示船只速度仍在继续提升。
罗德生从机舱爬上来,脸上沾著煤灰:“怎么样,老赵?你还觉得风帆船能永远延续下去?”
赵庆丰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地问道:“这机器能连续工作多久?”
他的目光仍然盯著那翻滚的尾流。
“若是有充足的煤炭和淡水,理论上可以实现一百天的不间断运行。”罗德生说道:“不过,现实情况下,我们需要十每天半个月要停一会,检修机器,补充燃料和淡水。虽然,锅炉用水是可以循环的,但还是有损耗。我们设计了冷凝器回收部分蒸汽,但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现在速度多少?”赵庆丰朝那名仍在测速的水手喊道。
“七节!”那水手高声应道:“船长,速度还在增加,已经要接近八节了!”
赵庆丰长舒了一口气,终於转过头来,眼中闪烁著新的光芒:“若是以十节的速度稳定航行,那我们从新洲大陆驶往大明,怕是仅需要一个半月时间。”
“若是加上风帆辅助,配备了蒸汽机的船只应该可以最高跑到十五节到十七节。”罗德生笑著说道:“以后,前往大明的话,估计仅需要三十多天。”
“张委员曾给我们说过一句话,蒸汽船不是简单的『蒸汽机+船』的模式,而是能打破风浪限制的利器。有了它,大洋就不再是阻碍,而是咱们新华的通途!”
夜幕降临的时候,“云蛟 12號”还在逆风中航行。
机舱內,罗德生正在检查锅炉运行情况。
火工们轮流工作,確保锅炉中的煤炭持续燃烧。
新型的水管锅炉效率比老式的火管锅炉高出许多,但仍需精心维护。
“温度正常,压力稳定。”罗德生看著记录簿上的数据,满意地点点头。
连续运行数小时后,机器仍然表现完美,这在前几次海试中是从未有过的情况。
甲板上掛起了防风马灯,昏黄的灯光在海浪上跳著舞,与天空中的繁星交相辉映。
甲板上,两名水手站在值班岗位上,负责监视海况。
就著一盏油灯的光亮,他们吃著自己的晚餐--硬饼乾、咸鱼干和一只新鲜柑橘。
“以前逆风逆水走这段路,最少得七八天。”一名水手咬了口饼,含糊地说,“现在有了蒸汽机,估摸著两天就能到,真是不敢想。”
“那可不!”另一名年长些的水手將身上的呢绒大衣裹紧了一点,九月的北太平洋海面上已经有些冷了,“听那些新华重工的匠人说,待技术更加成熟了,就会造更大的船,装上更强劲的蒸汽机。到了那时,不管咱们去打南边的西班牙人,还是去大明拉移民,都能说走就走,无需再考虑季风和洋流了。”
“嘿,那最好不过了。”那名水手打开自己的水壶,喝了口热水,眼神里满是期待,“以后,咱们新华的货物能运得更多更快,移民也能不分季节时令,一年四季地往回拉,要不了多久,咱们新华就能聚集起五十万人,甚至一百万人!”
舰桥上,赵庆丰正在核对海图。
罗德生走上来说:“一切正常,老赵。机器运行比预期的还要好。照这个速度,明天下午就能看到启明岛的海岸线了。”
赵庆丰抬起头,脸上终於露出了轻鬆的笑容:“看来你那顿望海楼的大餐是省下了。”
“省下好,省下好。”罗德生笑道,“等奖金髮了,我倒是真可以请全船弟兄们吃一顿,庆祝庆祝。”
第二天下午,当启明岛的海岸线出现在视野里时,甲板上爆发出一阵欢呼。
经过將近两天的连续航行,“云蛟-12號”即將完成这次歷史性的海试。
远处的邵武军港里,两艘悬掛著赤澜五星旗的战舰静静停泊,桅杆高耸入云。
港区瞭望塔上,信號旗已经升起,显然早已发现了这艘归来的试验船。
“云蛟 12號”的蒸汽机渐渐减速,船身平稳地驶入港口,码头边早已围满闻讯赶来的人。
有海军部的军官,有科工部的专家,还有启明岛造船厂的工程师。
罗德生走下跳板,新华决策委员会副统领(只能起这个称呼)、科工委主席张若松微笑著迎了上来:“海试情况如何?”
他投来的目光中既有期待也有审慎。
“非常顺利!”罗德生激动不已,顾不上礼节,直接匯报起来,“蒸汽机连续运转58小时无故障,逆风逆流平均航速9.5节,最高达到11.2节。煤炭消耗比预期低15%,机械稳定性远超预期!”
他几乎是一口气说完了这些数据,然后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我建议,『云蛟系』可以批量建造生產了!”
张若松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这艘试验船的成功,不仅仅是一艘船的胜利,更是我们新华技术突破的开始。”
他转向围拢过来的官员和工程师们,提高声音说道:“从今往后,新华的舰船將不再被风向和洋流所束缚,浩瀚的太平洋也將成为我们新华的『內海』,任凭驰骋往来!”
“可以说,我们开创了航海史上的一个新篇章。以后,大洋之上的规则,亦將由我们新华来改写和確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