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奠定万世之根基(1/2)

当李伯升所部,顺利入湖广,乃至三个月后打败程之信的捷报传递到金州。

至此。

没有人在怀疑金江镇占领天下的形势,只剩下猜测,还需要多久才能平定南方。

对于南方。

金江镇以拉拢为主,军事威胁为辅。

例如在广东。

当地的粤海将军,和唐清安是姻亲,此人是唐承志的岳父,经过考虑后,主动选择了金江镇。

虽然金江镇还未踏上广东,已经有了支持金江镇的势力。

靠着粤海将军的协助,金江镇的军队虽然还未抵达广东,但是官员已经开始涉足。

很多地方并没有抗拒,但也有不理睬,仍然恪守朝廷旗帜的官员。

那么凭借什么,让各色各样的人,遵守金江镇的规则来做事,并且做出成绩呢。

福建的大户们,在地方上公然嘲笑金江镇。

不是时代顺应制度,而是制度顺势时代。

比如他是一个穷人。

唐清安主动为金州新学站台。

在旧朝对皇帝肆意指责和监督,哪怕被廷仗甚至杀头都面不改色。

逆者为桀君。

他们本来就是汉奸。

而制度不能永恒不变,要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停的自我变化与调整。

同样的一批人。

大户们占据的资源越多,需要付出的利益也越多。

制度。

君为轻。

无论外界如何态度。

多么美好啊。

当单个的人发达了,占据更多的资源,可以不向族群给予更多的回报,只遵族群制定的利益分配。

抄写了一遍不满意,一遍一遍的写,始终不愿意停笔。

贾雨村从来没有做错过事。

听到保国公提起福建的事情,张琪面色不变,仿佛他跟福建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很多福建的大户不认可金江镇。

例如龚泽。

“是朝廷和百姓们,赋予了大户们的利益,同样也是朝廷和百姓们,赋予了百姓们的利益。”

有些人有才无德。

例如人把狗驯服成为宠物。

张琪,贾雨村,謝正仁,张如圭,傅试,龚泽,赖尚荣……

他的财富,是被保护的。

“皇帝也需要遵守规则!”

随着这篇文章的问世,引发了哗然大波。

以圣人的标准来选拔官员。

看着眼前的官员们,唐清安内心复杂。

族群的规则,充分保证每个人的利益。

这是他们的本事,但却不能忘记读者们的功劳。

听到大户之说。

这一次的见面,不但是融入金江镇的契机,更是了解金江镇未来的治国之策。

唐清安没有隐瞒,直截了当的告诉众人。

很快。

那么单个的人,都要为这个群体贡献,更不能背叛,这就是社会契约。

而且金江镇在半个中国已然开始这么做。

“旧时代,人吃人。”

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他们人人抄写这篇文章。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方大户阶级的出卖与背叛。

读书人就是当今时代的人才。

大户们的利益受到了影响。

不过百姓是百姓,大户是大户。

“无论是哪个方面,利益都是平等的。”

于情于理。

官员们难免猜测,难道保国公对大户成见很深?

乃至不发表意见的人,也不代表他们是会按照唐清安想法去做的人。

无论古今都是如此。

更不能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读者们的利益。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度。

不同的时空,明末不少地方的大户们。

“很多大户有怨言,认为凭什么减少他们的利益,补贴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就好比后世的网文写手。

例如当年那篇流民对错之分。

历史上汉人的失天下,被征服后,成为了下等民族,导致了文明的沦陷。

是因为人类族群的功劳。

有人表态支持,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不发表意见。

世界上。

打破了当地大户编造的金江镇吃人的谣言。

实际上做的和流民军没有差别。

自己不过是在福建主政过,福建大户们的事情,跟他不相干。

“因为这是大户们对自己利益来源的背叛。”

他的奋斗,是值得被人赞扬的。

至于德性?

那是红楼中发生的事。

金江镇必须接受国内的人才。

还有福建。

但是。

他们不熟悉保国公,而保国公也不熟悉他们很多人。

一批从国内抵达金州的官员,正聚精会神的跟着保国公。

对人才的鼓励和支持,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么做的。

唐清安每一篇特意写出的文章,代表了金江镇的思想。

以事实为依据。

对金江镇的帮助,更是真心一片。

因为多年来在福建的移民,当地百姓熟悉金江军,随着福建移民带回来的消息,很多百姓也心向金江军。

他们得知这篇文章后,立刻收拾行囊奔赴金州,他们要与保国公当面交流。

始终规避金陵,福建新学中关于君主之说,所以很多国内学者鄙视林如海。

唐清安重重的说道。

这种人占据了资源,从族群中源源不断的吸血,不但不知回报,反而贪婪成性。

金州的官员武将,乃至百姓们都在谈论。

提出不同看法的人,也不一定是拒绝的人。

田亩越少,收税越低,乃至可有可无。

很快。

例如傅试。

众人中。

“当杀则杀,当流放则流放,从重处理。”

唐清安眼里满是鄙视。

流民军对大户们用的是利刃。

顺者为仁君。

目前以政治手段为主。

没有族群。

君权乃民授。

文章发出去后,并且派往全国,他只觉得浑身轻松。

有些人则是大周传统官员的作风,不能说不好,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并且遵守规则,从中做出成绩。

“大户的利益是合法并且应当尊重的,但是大户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是平等的。”

唐清安摇了摇头。

金江镇则是用的钝刀子。

“因为他们错了。”

那注定就是没有标准。

“大户啊。”

是这片文章的名称。

这并没有错。

以民为本。

这不但是对百姓们的背叛,同样是对规则的背叛。

当单个的人落魄了,无疑为生,则族群要帮助落单的人生活在社会,为他提供生存的保障。

有的人靠着网文发财。

以福建祁英永,祁英豪,祁英奢三老为首的地方大户,提出结寨练兵,对抗金江镇的野心,在福建也颇受大户支持。

虽然他觉得无所谓,但是为了避免影响金江镇的风气,还是思考整整一日。

对于那些不知悔改的大户们,唐清安并没有在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