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金江镇的底线(1/2)
先是朱秀一战而决流民军,传来贼首龙在前身亡的捷报,整个金州都沸腾了。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捷报。
河南收复。
陕西收复。
山西收复。
湖广胜利,收复襄阳。
……
百姓们津津乐道,官员们忙碌不堪。
顾道初不知往返跑了多少趟登莱与金州两地。
幸亏海路发达。
好事变成坏事。
更多的百姓都不愿意动。
于是官府同意了去留自便。
自己有这么多机会可以青史留名,却被自己的欲望遮住了眼睛,实在是可笑可笑。
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例如现在的移民之事。
现在安置到辽东,对二十万灾民是好事,十几二十年后可不一定了,说不定多少人会抱怨不公。
虽然有朝廷的积弊,以及国内久安,让不少的军队失去了战斗力,但也有土地兼并人满为患的原因。
虽然分裂,但因为属于自家的地盘,反而保住了江南的富裕和产业链。
第二日。
必将随着金江镇的搬离,且随着国内逐渐的安宁,很难再保持这些年的发展速度。
新的往金江镇移来的人口,会安排后面的几个地方。
而南方也进入了金江镇的眼中。
普通商人只能眼看着。
二房还有说话的地位。
“为了补偿金江镇,朝鲜各岛应该永远割据给金江镇,永世不得反悔。”
只要是哪个国家实力发展超过底线的,就是金江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但从朝鲜抢过来完整的载宁平原,也让朝鲜动也不敢动。
以岛制朝,加上朝鲜国内心向金江镇的势力与官员,方是百年稳定之计。
唐清安仔细交代。
里面养了几十名来自世界的美人。
终于。
说他想要与金江军争天下,他也没有禁止金陵与济州岛的商贸,而且今年发往济州岛的船只,明显是去年的两倍不止。
此举太过耗费资源,容易消耗金州的物资,但很快发现,提出回去的人并不多。
朝鲜众多的岛屿,干干净净没有后患的落在金江镇手里。
双胞胎红夷女,为贾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除非杀光岛上的汉人。
也是金州的地利。
“几个月来,这些民夫为我军大胜立了大功,所以林如海才提出,把他们安顿到辽东。”
他当年为金州采购的红夷大炮,这份功劳,金江镇给予了后报。
这一点很好达到。
当年的双胞胎红夷女,几年下来老的快,很快就被无情的贾琏驱赶出了宅子。
“是金江镇还是辽东?”
治理地方说容易又容易,说难又非常难。
济州岛的官员,理直气壮的说道。
终于把身子熬干耗尽。
定下了详细的底线。
贾琏的丧事,贾赦顾不上。
贾府也乱成了一锅粥。
因此。
二房的姑爷是保国公。
一直到蛮族入侵。
各岛上生存的百姓,已经是中国人,朝鲜凭什么敢要回去。
“对。”
防止辽东人口增长过快,也为了开发奴儿干,草原,以及咸镜道,平安道。
众人谈着此事,面色尽是理当如此。
他并没有北上救援皇帝的举动。
当初制定规则的时候,林如海也有参与。
王熙凤哭哭啼啼,还有其他的女眷,在贾珍的带领下,还有贾宝玉和贾琮,整整一艘船来到济州岛。
顾道初点点头,理当如此。
“稳妥起见,应该先征求第二镇武节制的意见。”
“武节制的意见,当然会去征求,事情一步步来,最后去朝鲜的时候,再去第二镇,现在大家畅所欲言,说不定能提供更好的思路呢。”
“林左使提出一条建议。”
没有人畏惧金江镇,所以小商人们敢冒险出海,去济州岛追求财富。
人口突破了六百万。
金江镇向来高举仁义大旗,但是实际的利益更是不会错过。
贾琏形如尸骨,说话断断续续,眼神无光的望向来探视他,济州岛的官员们。
顾道初进门。
不过人啊。
唐清安同意了。
现在的辽东。
世界上任何的国家。
“哦?”
如何重建天下,也已经做出了定论。
第二镇武节制。
于是不少的百姓提出要回去故乡,愿意放弃在辽东奋斗多年的积蓄,只求归家的安置。
这不是光凭武力可以办到的,其中还有政治上的手段。
唐清安放下书信,贾琏在济州岛重病的事丢之脑后。
有个年轻的官员,鼓足勇气提出他的看法。
但有是有老百姓的力气又很小。
辽东土地最富。
济州岛最奢华的宅子。
看上去多简单呢。
除了把朝鲜岛上的朝鲜人迁移回朝鲜国内,还从中国国内移民人口各岛。
“辽东?”
老家被收复的流民,不少人心思归。
既然来了济州岛,于是和济州岛的官员,协商关于朝鲜各岛事宜。
因为贾赦的不管,所以安排在了济州岛,对他最后的报答。
但是真的亏吗?
又如何对待岛上的中国人。
金州。
以前勋贵们虽然打开了条口子,但是能参与海贸的都是大势力。
本来官府是担忧的。
顾道初替林如海向将军解释。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并不需要顾道初亲自来询问自己。
收复了整个西伯利亚。
贾琏病逝在济州岛。
很多百姓无以为生逃入奴儿干开荒田亩。
金州官员与济州岛官员们离开,在一处公房里闭门开会。
不过如今却不行了。
金江镇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完善的组织。
人口不允许超过中国的五分之一。
躺在病榻上。
但是随着金江镇水军的发达,即将改名为海军,人们对海上越来越重视。
“而且林如海参考将军当年在辽东治理灾民的事迹,提出在国内以工代赈,要招募五十万流民为大军服务。”
林如海提出要安置二十万流民到辽东,才引起了唐清安的诧异。
“请坐。”
老家也在分田呢。
当将军定鼎天下的那一天。
美酒佳人常伴。
“这些都要跟他们讲清楚,避免以后有了变化,然后埋怨我们不公平。”
“我金江军在国内与流民军作战时,考虑赈灾的因素,招募了不少的流民充当民夫。”
由林如海组织大局,他的建议,必然非常重要。
世界舆图上,只有一个国家符合条件。
借着海陆两道之便,金江镇以金州为根基。
但是不提前布置周全,不把未来的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轻易的做出决定,必然容易留下隐患。
金江镇多年的努力,从国内接应流民,已经有了两百余万来,来自国内各地的百姓。
最重要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