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奠定万世之根基(2/2)

以为是因为大户们骂了他,他才严惩大户们。

他应该知道。

甚至制定规则,保护网文写手的利益,要求读者们服务网文写手的利益。

“大户们绝对不能把自己的利益,高于百姓的利益,高于朝廷的利益。”

而不是他买了狗,所以狗就成为宠物,以事物的结果来产生差异的认知。

商人有本事能做到这点,普通人也学不来。

“君臣人格平等,父子人格平等,师徒人格平等,男女人格平。中国之人,无论老幼病残,人人平等。”

制定不同的缴税比例。

例如贾雨村。

所以。

国家太大。

随着金江镇的大胜,湖广拿下后,已然开始准备进军九江,然后就是福建,广东各地。

……

十亩之家的田税,五十亩之家的田税,乃至上千亩之家的田税皆有不同。

最终。

明白的人就会遵守他的想法。

被后世所唾骂。

“旧时代,与新时代。”

有些人有真才实干。

他们是族群的叛徒。

……

前明太祖创办的养老院,孤儿院,就是基于这种规则。

他能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不光是他自己的努力,也有族群的规则所在。

他死之后,所制定的分配利益规则,很快就被利益阶层背叛。

军学堂的学生们,激动不已。

唐清安继续说道。

“大户本没有错,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百姓的利益就错了。”

“大户们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国家,高于百姓,那就是他们错误的认知。”

“朝廷的利益,同样来自于百姓。”

大周善待读书人。

唐清安主动为自己套上了“枷锁”!

金州的新学躲躲藏藏。

在结果之前的过程,是人类的族群,让单个的人成为食物链的顶端,

人才能把狗驯化成满足人类需求的动物。

新的皇帝做同样的事,甚至七下江南这等糜烂地方的行为,反而被官员们称之为圣明。

族群的规则,为他提供了从穷人变为富人的平台。

养老院,孤儿院也渐渐失去了踪影。

金陵等地以及福建各地的新学学者们,再也不敢鄙视金州的新学。

认为自己的利益是靠自己得来的,不认可社会的规则,把自己的利益优于民族。

是靠着族群走到今日的地位。

而作为金江镇的领导者。

唐清安总不能把这个理由拿出来说吧?

当下。

人无完人,不能指望别人是圣人。

他们失约了。

于是地主阶级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但是呢。”

“大户也是百姓,百姓们缔造了国家,不过大户们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占据更多的资源。”

用了整整两个时辰,见没有还有其余的说法,唐清安结束了这次的会面。

没有违背这个道理的事实。

只可惜。

“靠着这股契约,大户们凭借社会规则,稳固自己的利益,并且扩大自己的利益。”

当然要换新的规则。

唐清安毫不犹豫的说道。

例如原福建左布政使,现朝廷户部尚书张琪。

“老百姓们好不容易赶走了豺狼,又来了吃人的虎豹。”

还有比将军写的更美好的文章吗。

一个人。

他从哪里获得利益呢?

商人发财,因为他的商品,有族群购买。

同样。

国内也引发了剧烈的震动。

例如普通百姓把田亩挂靠到读书人头上,获得免税免服役等等权利。

金江镇入主中原。

官员们不敢错过保国公说的每一个字。

对社会的重新分配。

学生们写到泪流满面。

狗也是杂食动物,狗的祖先也是吃人的。

至于金陵。

不承认原来的俗成规则。

国内就明白了金江镇的想法。

割大户们的血来养活自己,减少骚扰百姓。

保国公必定是新时代的圣人!

“对于这些大户们,朱秀派人来请问将军,采取何种态度?”

毫无疑问。

但是商人不应该忘记族群的功劳。

有些人为了名利不要脸面。

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

唯独制度才值得依靠。

商税也重新制定了规则。

一个人的文章,可以看出他的品性。

人是能改变的,而且人其实很弱小,只要改变了制度,人就只能顺应而为。

对官员们的考核以及监督,才是有效的手段。

到了新朝。

唐清安都得重用贾雨村。

要知道。

圣人!

“这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国家的稳定,与社会规则的认可,保证了他们的利益。”

表态支持的人,不一定是内心支持。

民为重。

唐清安松了一口气。

而不是只靠着自己的双手双脚,在大自然中自己发展出来的文明。

两者的利益并不在一起,甚至是互相冲突的。

靠着自己的努力,合法的成为了富人。

金江镇虽然不如流民军做的明显,但是政策多靠往百姓,而对大户颇为严厉,所以也不受大户们的支持。

而族群由百姓们组成。

所有人都要适应这个规则,所以唐清安才长篇大论,把自己的思路告诉众人。

田亩越多,收税越高,当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田亩所产缴纳了税赋后,反而无限接近无利可图。

超过了这个度,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这是国内官员第一次与金州的正式接触。

“新时代,人人平等。”

出卖了民族,背叛了民族。

“他们的利益,来自规则的分配,是所有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当百姓们的利益不足,也就是分配利益出了问题,当然需要重新分配。”

他知道随着自己的这道命令,很多人会误会他。

人。

他的思想,会被这些人带回国内。

他们本就是满腔热情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底气。

总之。

等等。

既然是无信之徒,所以他们理直气壮的出卖了民族。

社会的俗成认可商人。

现在。

让金江镇占到了老百姓这一边,奠定了以实干为根本的官员作风。

还有此人还是唐展望的岳父。

贾雨村以前任职过辽东都司,对辽东与金州都不陌生,其余的官员则是第一次来金州。

权利迷人眼。

他战胜了自己。

同样。

他也对得起民族!

百年之后。

闭眼的那一天,他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无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