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定亲(1/2)
第105章 定亲
刘承敏首先是将军的义弟,最受信任之人,其次刘承敏不管是募兵,练兵,行军,作战,样样事都做的井然有序,仿佛老将一般稳如老狗。
这一回被提拔为金州主将,论实力毫无疑问是金州军各将中第一人,没有人认为此人能力不足,只有不少人感到奇怪。
此子才十八岁,实岁才十七岁,又没有家传的知识,如何对军事这般的熟练。
好多营中细节之事,连大部分将领都没想到,他不但想到了,而且处理的十分老道。
一件事不足奇,两件事,三件事,样样事皆如此,就很令人震惊了。
刘承敏没有解释,也没必要解释。
晚上终于总兵府没人,他见到了大哥。
“大哥,京城的婚事怎么说?”
“让三弟看看安排吧。”
这半年来,出海北上,运转物资,督促金州秋收,扩兵没有一刻的停歇。
想到弟弟竟然开始喊那人姐夫,探春脸蛋突然就红了,她又哪里知道那人的许多事。
他看来有三弟在京城打理,贾府想怎么安排,就随贾府的意思办就行了。
教了她好些的道理,老祖母说她年轻时就是这般做的,现在跑不动了,事情就落到了太太头上。
“好一个秦业,还是年轻时那般的干脆。”
陈德言在荣宁街驻足,虽然看了这么多次,每回再见,这里的门楣仍然令他惊叹。
想到这里,就看向了探春。
也开始打起精神,努力装成大人的模样,和各家的长辈,姐妹们恰恰而谈。
贾府背后的关系网,才是唐清安重视的。
现在她有了好亲事,竟然像变了个人,和薛宝钗一般的开朗起来。
现在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扩军的事情上,终于告一段落了,乌忠抱来了金州各地文官送来的文书。
就像老祖母说的,男人在外立下基业,女人在后方帮男人维持家业,联系各家势力为男人送上助力。
大揽总张德辉解释了,说朝廷缺钱,就指望盐道的银子了,可今年南方民乱,陕西民乱,辽东又是个吞金兽。
把秦可卿接回了家里,留下一句等着人来接就行了。
林黛玉偷偷看着探春,原来她和自己一样小心谨慎,生怕哪里做的不好,引得下人们的议论。
探春这些日子很不自在。
这段日子来,委实他过的很快乐,想着秦姐姐一直呆在家里多好。
步骤虽然省略些,但是仍然要办的符合礼仪,让人说不出话来。
哪里还有以前的光景,林老爷担任盐道御史,如今看来却不是好交差的。
越是这般,探春的幻想越发的多了。
林黛玉笑着问他,“这倒是奇了怪了,你怎么又不高兴了。”
唐清安作为金州副总兵,孤悬海外,无法按照礼仪亲自来京迎娶,很多事情都要省略。
就是那冯胜之,看到他也是笑脸相迎,敬他一声乌兄弟。
大的事情自有冯胜之,顾应时提醒,小的事情唐清安放权各地方,几个月了,今晚他要开始翻阅检查。
他实际年龄对女色已经并不太上心,哪怕是秦可卿,传闻红楼第一美女。
宝玉今日不上学,一脸的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按照父亲的意思,史家将代替唐清安家里的长辈,出面下聘迎娶,而唐清安真正的长辈,乌进孝地位实在太低了,且是贾府的家奴。
听到大哥的答复,刘承敏觉得大哥有些不上心,滕妻也是妻。
到不是怕他误了国事,而是怕等几年后,咱们家的姑娘嫁过去时,会受到冷落。”
宝玉摇了摇头。
做什么不好,偏偏爱读书,真是可惜了这副好皮囊。
贾珍露出了苦笑。
薛宝钗不懂国事,却晓得林黛玉的为人,素来就过的小心翼翼,像个兔子一样。
史家为金州送来的聘礼,各色器物中规中矩,有人说值个几千两银子,这些话传进来,林黛玉也听闻了。
谁也没想到表弟会这般的一飞冲天,连屁股影子都望不到了,哪怕乌忠都不再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
“那唐将军才十九岁,正是慕美的年龄,见到秦姑娘,我就怕他陷入了骨子里。
如果她父亲再有个不好的消息,那她岂不是雪上加霜,于是抬头看了过去。
梨香院。
这倒是贾珍没有想到的,到底是老太太,思虑周全。
府里的下人们,见到她都小心翼翼,连弟弟也改了性格,开始讨好自己,经常问姐夫的事情。
唯一看重的,只不过完成和贾府的联盟约定而已。
唐清安现在是真无所谓。
那秦姐姐两姐弟,被他惊为天人。
要知道这是正五品的文官大老爷呀。
暗自轻叹一声,却看到探春红了脸,偷偷的看向薛宝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