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婚事(2/2)

“就在这?”

不管老奴在蒙古获得多少物资,也远远填补不了老奴的空缺。

李敦惊叹。

第二日清晨。

“来这么早干嘛?”

唐清安知道今天就有人会找他。

金州地利不允许金州后方的将领能接触到蛮族,也起不到作用,除非金州城破。

老奴如今二十万大军,又是奴隶制,只靠辽左几百万辽民,无论如何也是供养不起的。

“吃吧吃吧。”

这将是金州野战的主力。

唐清安吃一口肉饼,再喝一口面疙瘩汤,解决了一个肉饼,拿起筷子往鸡蛋上一插,两口吞下一颗鸡蛋。

营总分别为:李胜虎,陈凯武,武震孟,张薄,眼,彭大海,郭英,李齐,朱秀,李伯升。

合计近两万兵的守城兵。

全营正兵三千人,十营合计三万余人。

李敦见是刘承敏来了,立刻笑脸相迎,要拉着他走后门。

调到金州后方各地方成为守将,虽然不受重视,但是级别还在,大势所趋也无可奈何。

眼进来后,没想到将军会在这里见他,眼珠子一转,咧开嘴笑了起来。

要知道还有更大的两个吞金巨兽辽西和北镇。

不管是对朝廷,还是对唐清安的忠心,都没有话说。

利用赢得大胜的机会,趁这一次的大扩兵,把军中原来出于当时形势而投降的将领,都扫到了后方二线。

所以他第一个进来,其余的那些个人并没有意见。

如今还没有彻底开发出来,可以加大利用,获得更多的田亩。

就算海州的物资没有被唐清安偷袭所得,历史上后金再夺得了北镇后,不久就下达了赫赫有名的“绝杀令”。

一边吃着饭,周吉在一旁笑着说,“门外好多将领等着求见呢,好些人天没亮就跑来了。”

这一回扩兵,不会像半年前,五月的时候,通过扩张各营而扩兵,现在虽是扩兵,实则要裁撤各营。

且这三成的将领,都是唐清安在长行岛时,主动联络归附的将领。

新收复之地,第一重城新金四千兵,两大堡各一千五兵,大黑山小黑山各处兵堡合计三千兵。

等辽左上百万坚韧之民归于治下,练出十万精兵,再去接应那些良顺之民。

“嗯,按顺序放他们进来吧。”

兵堡里不光驻守敦军,更重要的是要有夜不收,把周围的消息传递回来,然后兵堡送到后方。

“嗯,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需要的国力是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原来复金二州的将领,除了立了功的,能打仗的,包括东海营的部分能力低下的将领,这一回都退出了一线。

桌子上的早餐很朴素,一盆面疙瘩汤,一盘肉饼,一盘白水煮鸡蛋,一叠咸菜。

各大城和堡的守将,皆是唐清安信任之人。

看到眼吃饱了,唐清安已经知道了他的来意,不就是舍不得放人么,于是告知他可以离开了。

金州参将赵缑用,负责严查金州兵备,且不久要亲自在大连湾督制筑城,此地就是后世的大连,后世有七百多万人口。

唐清安不怕有人会心生二心,想着要投靠蛮族。

周吉问道。

最迟后年蛮族就要开始的绝杀令,再几年后,这几百万良顺之民很快都会变为坚韧之民。

唐清安话音刚落,两百将就热闹起来了。

战场不同于其他,后背必须是自己信任的人。

各人的表情不一而足。

眼原本不是十分饿,这回却是真饿了。

唐清安点点头。

新编建九正营,一骑兵营。

没有夜不收,敌方大军压境都不晓得。

战争的机器,开动起来就是这么的恐怖。

眼还是骑兵,整个金州唯一骑兵营的营总,当然更加自傲,所以在将军面前装模作样。

“哎哟,肚子好饿。”

唐清安已经知道老奴出关去了蒙古。

刘承敏本来也没什么大事,无非就是京城走动的三弟来信,告知大哥的婚事,该如何准备。

拒绝了李敦的好意,刘承敏准备晚上再来。

推书:骑砍三国之御寇,已经一百二十多万字,爽点看书名就知道很爽,最关键的是作者文笔极为优秀,所以不光是爽,且文字优美,极为难得的好书,推荐大家去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