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曹孟德三敲登闻鼓!(1/2)

大理寺的牢房外,守卫森然伫立。

黑暗中,一名黑衣剑客的骤然出现,使得所有守卫提起了十二分精神,纷纷亮起了兵刃。

可当黑衣剑客亮出“令牌…”

所有守卫均是一怔,忙恭敬的闪开。

不为别的,只为这令牌乃是天子赐与的…

至于这黑衣剑客,除了天子刘宏亲封的虎贲将军王越之外,还能有谁?

“今日我到此之事不许泄露,否则,小心你们的脑袋!”

“喏!”

齐声的“喏”字落下,自有狱卒领着王越走入牢狱,走过那阴森的甬道,最终,王越来到了刘备、荀彧的牢狱前。

狱卒开门,骤然的亮光下,黑衣剑客适应了一下光线,才看到了牢房中刘备与荀彧的遍体鳞伤…

张玉兰则凝着眉,不可思议的望着眼前的斗笠男人。

黑衣剑客再度长呼口气,感慨道:“两位,受苦了。”

哪曾想…

“气煞我也,气煞我也!”袁隗差点就要把一件名贵的瓷器砸碎…“他曹操…他曹操从哪弄到的这血衣…他曹操哪来的勇气,一年敲三次登闻鼓。”

可张玉兰拳头握紧,意思再明白不过,鱼死网破,在所不惜!

皇宫,千秋万岁殿。

“这…这是荀卿与皇弟的?”

袁隗尤自显得有些慌乱。

她缓缓展开,上面是一句话…

刘备微微睁开眼睛,区别于荀彧是靠信仰坚持到现在,刘备完全是靠着骨子里那份坚韧,那封“百折不挠”使得他坚持到了现在。

勃然咆哮…

荀彧也醒了,他与刘备一道抬眸…却看到一个陌生的人影。

“柳弟?”

不等司马防回过神儿来,曹嵩的话再度传出,“司马府君是知道的,我曹嵩最善于明哲保身,可这一次,事关玉林柳郎,他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若不站出来…心里头都过不去这一关!”

司马防眼眸微眯。

曹嵩淡笑:“孟德,我从小就管不了他,倒是这一次…罕见的,我与他的想法一致。”

曹操重重的点了点头…

“你再提审我们一百次,我与文若还是那一句,玉林柳郎不可能参与太平道的谋反!”

——“叔父放心,朝廷那边…还有我!”

黑衣剑客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谁能想到,一日前还是风光无限的内朝官员,一日间就被折磨成了这副模样。

“你是天师道的圣女,又是玉林柳郎的妻子,你定有办法联络到他,也罢…既无法与他见面,那就请圣女把这信笺交给他好了!”

且咆哮声一声比一声大。

薄绢很细,俨然上面的字迹不会太多。

一贯老成持重的叔父如此震怒,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司马防连忙道:“此案是大司农之子曹操敲响登闻鼓,状告袁太傅动用私刑、屈打成招,此案关乎袁太傅的声望,故而臣不敢声张,当即就带此‘血衣’来求见陛下!”

曹嵩父子直接状告到他这个太傅头上来了…还亮出了证据!

这对袁隗而言,无异于无比沉重的打击…

刘备在剧痛的虚脱中艰难的张口,“敢问壮士…”

荀彧与刘备同时吟出。

“袁太傅究是没有审案的经验,此案还是交给司马府君审理好了…至于袁太傅那边,也罢,派人稍加训斥,也派去太医为袁太傅诊视病情。”

当即就去脱外衣,只是…沾着血的衣裳每每拨动,总是会撕开伤口,这让两人疼的浑身颤抖,可两人默契的紧咬牙关,等全部的衣服褪下后,身上血肉模糊,眼睛更是疼的“啪嗒”、“啪嗒”的直落泪。

“陛下,臣刚刚得到消息,袁太傅病了…似乎是因为昨日审问犯人时,两名犯人顶撞袁太傅,致使袁太傅怒火攻心,一夜过后,竟是高热不退!”

“叔父…这案子,翻不了…翻不了…”袁绍算是听明白此间原委,“就算这案子不是叔父去审,可那字迹做不得假啊,这案子翻不了!”

刘备没有抬头,只是喃喃吟出这么一句。

听说过洛阳官署中发生的事儿。

故而…司马防也不敢怠慢,亲自来迎,带着他去鉴赏父亲收藏的字画、书法…

洛阳官署的门外骤然响起震天的擂鼓声…

一名官兵迅速的闯入。

“什么也别问,我什么也不知道,但你们有值得相信的人!”

曹嵩的这一句话让司马防迟疑。

最终,他笑了笑,“如今说这个,也来不及了…”

——登闻鼓!

洛阳西郊,距离玉林观不远处的一个农家院落。

这擂鼓,司马防再熟悉不过。

倒是曹操,气喘吁吁的道:“三弟,你这方法…凶险至极,若非已经知道结果,我真害怕…这事儿功亏一篑!”

柳羽…他正站在窗前。

洛阳官署之中,今日来了位稀客,大司农——曹嵩!

说起来,这位掌管天下农事、各郡赋税、国库钱粮的大司农,在任何一位大汉官员眼中,那都是财神爷的存在。

在司马防惊愕的眼神中…

这个…

“成了,成了…”

说到这儿,荀彧还想张口,王越却是一本正经的说道:“说的话你们信不信不要紧,至少你们该相信你们的‘贤弟’,我不能在此久留,两位公子速速脱下身上血衣!

血衣?

经过这么一提醒,两人同时想到了什么。

可偏偏这么一句话,让她整个人怔在了原地。

——“报…曹操手持两件血衣,敲响登闻鼓,状告袁太傅屈打成招!”

闻言…

王越回头,他与刘备四目相交,旋即淡淡的回道。

“咚咚咚…”

“阁下如今的身份竟想见我夫君?我怎会知道你究竟是友是敌?”

洛阳城南的一处普通的客栈内。

“我这就进宫…不…这种时候不能进宫,装病,对…对外就说,我…我病了…”

王越却是表情严肃,“他从未放弃过你们,再忍一忍,这件事终会迎来转折。”

“好…好…”

啥…

倒是袁绍,一如既往的沉稳。

“一众老前辈中,我最佩服的便是司马公啊!”曹嵩感慨道:“司马公曾官至两千石的太守,可心中始终坚守着一方净土,未曾放弃了文墨,这点…曹某惭愧的很,汗颜的很。”

“转折?”荀彧重复一遍,他摇头道:“此案主审乃是袁太傅,由他主审,哪里会有什么转折?”

张玉兰还想细问,这人已经转身朝门外走去…

“你就不怕,我报官…你可是朝廷钦犯!”

何况,太平道反叛已经出现,当务之急,可不能让那些士大夫与太平道勾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