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兴正一商盟,扬天师之道!(1/2)
第150章 兴正一商盟,扬天师之道!
魏延走了。
三万万钱却留下来了,柳羽的大方与阔气,深深的震撼着此间的十一位族长。
此刻的他们分别跪坐在大堂。
因为柳羽除了留下来这数千箱金子外,还留下了一纸契约。
一纸加入“正一商盟”的契约。
魏延讲述的很清楚,凡是加入“正一商盟”,正一商盟会给予他们一定的资源,让他们能一正途赚得无数的钱财。
可代价却是, 凡是盈利的钱财,需要上缴“正一商盟”八成。
也就是说,只能留下来两成给这些族长。
似乎,咋听起来这“正一商盟”有些“霸王条款”的味道了。
…
刘宏的语气格外的严肃。
甚至,已经土葬的死者,也要再挖出来,进行火葬…
一些族长当先表明了看法。
“是…是集中火葬!”蹇硕张口道:“原本瘟疫局势是控制住了,可无论是涿郡还是南阳,凡是因为瘟疫病逝者,皇长子均下令集中火葬…这…”
如同南匈奴一般,乌桓的立场因为鲜卑的崛起已经开始摇摆不定。
“他的高热也退下去了。”
蹇硕似乎还有话要说,可话到了嘴边…还是止住了,可意思已经表明…火葬并不吉利啊…
之所以这么大一口锅熬制“四逆汤”…是因为“四逆汤”,乃是《伤寒症》中第七卷《辩霍乱病脉症并治》中,主要医治伤寒症中“霍乱”这项具体病症的良药。
一时间…
因为光武帝对乌桓几次征讨的不利,他改变思路,开始实行“赎买政策”,大汉每年需要通过赠送巨额财帛、粮食的方式,让乌桓停止对汉朝进攻!
从那时候起到如今,大汉累积投入乌桓的钱币超过了百亿之多…
活着的时候可以过的很苦,可以忍受饥饿,寒冷…可下葬时,总是要体面一些。
言及此处,不光邓某一人。
唔…
提到这个族群,刘宏的眼眸一下子凝起。
他是千里迢迢从扬州赶来的。
“议论这些都是空的,那柳羽不是借着魏文长之口,留给咱们第一个‘资源’了么?”
她明白,马元义在太平道中是“大官”,可“骗人”的大官和救人的“鬼卒”,作为母亲,她更希望儿子站在正义的一边。
说话间,马元义的母亲就走远了。
柳郡守特地提及,哪怕是两成,也是每年超过十万万钱的巨大收益。
此时一干族长凝着眉,口中议论的自然是这件事儿。
他的母亲语重心长。
蹇硕能感受出来天子对皇长子的这份由衷关切的心情。
“我也觉得能干,他柳羽不是放话出来,盈利了才需要上缴…若然不盈利,或者盈利少了,咱们大可以不做,那就不用上缴了!咱们似乎并没有损失。”
言及此处,邓某豁然起身,“诸位,老夫提议,明日各家族于各县城配合柳郡守火葬,不仅不能添堵,还要大力配合,此外…各家族即刻派出人手赴‘伏牛山’,淘金一事,关系重大,可不能耽搁了。”
邓某是最通透的那个…
他名叫马元义…是太平道中两名“神上使”其中的一人。
看到张牛角与褚飞燕,马元义没有说话,他不漏声色的走入了一处无人的街巷。
可偏偏,魏延提到了一条。
“陛下…南阳、涿郡均有急件传回。”
而幽州涿郡,大量患了伤寒的患者,主要是因为体内“霍乱”引起的。
他的声音刻意的压低,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火葬,这不是闹着玩的,老百姓讲究入土为安。
嘶…
至于“火葬”…这是柳羽之前就提及的,一旦瘟疫控制住,那么为了阻绝传播的源头,必须将“瘟疫死者”从土葬改为火葬…
马元义也是大贤良师张角八名弟子之一,论及地位更是高了张牛角一筹。
洛阳,千秋万岁殿。
刘宏目光刹那间凝起,哪怕只有两个字却都说的“磕绊”了一下。
一张舆图铺满整个桌案,天子刘宏凝着眉,目光紧紧的盯着舆图中南阳之处,心头难免忧郁…
不等蹇硕把话讲完,刘宏伸手示意他不用继续说了。
知子莫若母…
成效不可谓不显著!
不多时…
很难想象,两日前…他来服用第一碗药汤时,都需要三个人抬着,想方设法往她的嘴里灌。
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是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便是为此,单单这一个多月,整个涿郡加入天师道者就超过了五万人。
“咳咳…”
其中的主要药分是干姜、甘草、附子、麻黄…
“伏牛山?”这族长一敲脑门,“伏牛山里有什么?”
他的身份在太平道中,仅次于大贤良师张角,与张角的两位兄弟张宝、张梁身份相同。
换取的,唯独是乌桓这么一个…相当于大汉与鲜卑的中间地带。
大锅中熬制的乃是“四逆汤”!
四逆汤在中医中又称“回逆汤”,具体的划分,又是以治疗脾虚为主的“理中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以及“桂枝人参汤”。
“喏!”蹇硕连忙答应,刚刚转身要去安排,却骤然又想到一事。“陛下,臣还有一事…”
就在这时。
“敢情,若是加入了这‘正一商盟’,那咱们辛辛苦苦赚到的钱,大头都归他柳羽了?这怎么能行?这公平么?这合理吗?”
“还是要按时服药,明日正午来在这县衙喝上一碗。”
“儿子啊,娘知道你以前待在什么‘太平道’,可那天平道能像天师道一样救人么?太平道都是骗人的,可天师道呢?凡是交出五斗米,无论是短了吃的,还是生病…天师道都会帮我们,这才是你该入的道教啊!儿子啊,你…你可不能糊涂啊!”
如今一个个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神医”!
而在涿郡,只要是家中有人加入了“天师道”,成为了鬼卒,那么一家子均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医治。
于是,马元义就加入了天师道,当然,他用的是化名“马波”…
内忧外患,莫说是中兴大汉了,能让大汉“苟”下去,已经是万难。
这话脱口,马元义眼眸凝起,余光瞟向那县衙处救治百姓的天师道鬼卒。
这“正一商盟”就是个聚宝盆哪。
当然…或许许多人对他不了解,可他之后更改过的名字,许多人就熟悉许多。
“娘,我扶你回家,好生歇息…歇息…”
马元义要去扶母亲…
若这位‘玉林柳郎’连金子埋在哪都知道,那…这“正一商盟”莫说是上缴八成了,就是上缴九成,九成五,也得入啊。
这下…
一个“正一商盟”让这些南阳云台将的后裔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此时的邓某也是凝着眉…
“民愤?”邓某眼珠子一定,“民愤与我们何干?咱们要入的是‘正一商盟’,乃是为利…至于南阳动乱,自有他这位南阳郡守的操持,否则…咱们这八成金子上缴的岂不是亏得很么?呵呵…”
汉末诸侯争霸时,黑山军统领——张燕!
他不是张角的嫡传弟子,可在幽州依旧十分有名。
如今,这已经是母亲第三次服用天师道的“汤药”。
所有人更心动,谁能对金子不心动呢?
“邓族长…”吴家族长张口道:“那魏文长可还提出了一条,咱们这位柳郡守打算明日起用‘集中火葬’的方式处理瘟疫中死掉百姓的身体,若是如此,我担心…怕是会激起民愤吧?”
抛开利润不提,只谈是否加入“正一商盟”,那不是耍流氓么?
俨然…因为儿子这鬼卒当得不合格,母亲有些生气。
“听闻,乌桓的大量牛羊、骏马死于其中…幽州刺史陶谦发来急件,他探查到乌桓集结兵马似乎有南下之意!”
老妇人精神极佳…
“可是大贤良师有所指示?”
“娘,喝过这药汤后,你感觉怎么样…”
“奏事!”
这就是…药到病除么?
“传朕旨意,告诉皇甫嵩,朕把这三千人也交给他,若然南阳出现什么变故,无论如何让他把羽儿给朕带回来,不惜一切代价!做好这一件事儿,便是大功一件!”
马元义有点儿懵…
…
乌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