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兴正一商盟,扬天师之道!(2/2)

起初天子刘宏听到“局面大好”,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安然落地,偏偏这个“只是”,再度让他把心揪了起来。

“回禀陛下,探子是三日前动身的,南阳三日前已经开始了,而涿郡更早一些…似乎从南阳的医者进入涿郡起,就开始了。”

“邓族长所言甚是。”

马元义问道…

其中的张牛角乃是大贤良师张角八名嫡传弟子之一,在太平道中地位显赫。

这话一出…

尽管付出巨量的财富,可能确保边陲无恙,也不失为一种的方式。

这些南阳云台将的族长一个个眼眸中都放出绿光。

“属下褚飞燕拜见神上使。”

张牛角当即回道:“不愧是师兄,大贤良师已经知道师兄赶至幽州,特地传讯于我俩,让我二人配合师兄在幽州涿郡开设太平道分坛,广收教众!”

瘟疫在古代,是许多传染力极强病症的统称,区别于赤壁之战时,曹军患上的“血吸虫病”可以称之为瘟疫,如今大汉的问题便是“伤寒症”!

此刻…

“娘痊愈了,我才心安…才能去帮衬着教门哪!”马元义解释道…

“此事宜早!”

砰…的一拳,刘宏的拳头重重的砸在桌案上。

所谓:

——恶寒脉微而又下利,恶寒脉微依然!津液涸竭!四逆配人参汤!

一碗碗药汤下肚,区别于其它中药的循序渐进,这“四逆汤”对“霍乱”病症竟是药到病除…

蹇硕如实禀报。

“是啊,别看是两成,可这两成需要咱们十一个家族去分,每家才能分多少?怎么看,这买卖也不划算!”

天子刘宏的脸色愈发的难看。

大汉与乌桓保持着这一抹微妙的平衡,可偏偏如今的局势发生了翻转…

原本…

“涿郡与南阳的瘟疫均被控制住了,南阳那些云台将的后裔,更是一个个被皇长子收拾的服服帖帖,幽州涿郡更是封城月余,没有闹出任何动乱,直至南阳的医官赶至涿郡,瘟疫已经能被救治,彻底控制瘟疫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只是…”

似乎这一番话,才让母亲的心情好转了不少。

当然了…

“回去后穿的厚些,千万不再再度染上风寒。”

“呵呵…”邓某笑道:“依我看,这‘玉林柳郎’比猴子都精,他岂会不知,要让马儿跑,需得让马儿吃上嫩草,依我之见,他可不会无的放矢!”

他的目光幽幽的停留在那一纸“契约”之上。

一位位自南阳而来的大夫均留下医嘱,这些大夫许多都是张仲景的弟子,是最早一批跟随他医治伤寒的。

一种赤膊着上身的精壮男人扶起了自己的母亲。

天子刘宏急咳一声,“南阳与涿郡的火葬已经开始了么?”

南阳瘟疫的局势,不仅仅关乎中原的时局,更关乎着羽儿的安危。

这似乎根本不用选!

原本因为羽儿的事儿就已经焦头烂额,如今…这乌桓…

还好,听说天师道能治瘟疫。

当然,加入“正一商盟”,柳羽并不强迫这些家族, 全凭自愿。

涿县的衙署前,一口大锅正在大火的加温下逐渐的开始沸腾。

就在这时。

“陛下,乌桓那边也在经历着一场瘟疫!”

何况他们是十几个家族,对面是一个天师道,怎么也感觉这分成不舒服啊!

“入不入‘正一盟’可以先放在一边,不妨咱们试试这个‘资源’能赚多少钱!”

“涿郡的情形还好,因为涿郡许多百姓加入了天师道,有天师道教义的传扬,许多百姓渐渐的接受了火葬,有张常侍在,那些氏族也不敢妄动…局面还能控制得住。”

他的母亲却是一甩手,“你既已经加入天师道,成为了一名鬼卒,缘何不去帮着天师道救下更多的人。娘已经好了,不用你扶…”

止住瘟疫蔓延,这本是大吉…

更是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随时准备南下。

“资源是什么来着?”有族长方才没听清楚。

“火…火葬?”

“好了,好了,浑身上下都有劲儿了,头上也不冒汗了,浑身都舒坦…舒坦…”

他是通过狗洞爬入涿郡。

正因为如此,羽儿的火葬…这或许会触碰到百姓心中底线,甚至引发出比瘟疫蔓延更可怕的后果。

他的语气冷然。

“他的也是…”

——“多事之秋,都不是省油的灯!”

刘宏眉头微簇,再度吟道:“接着说!”

“按照陛下的吩咐,均驻守在南阳之外…等候陛下的命令。”

“我也觉得有些亏了…”

在他看来,百万百姓的生死与羽儿的安危相比…那是不值一提。

“娘放心,儿子知道了,知道了…”

另一位是张牛角的兄弟褚飞燕,因为身轻如燕故而得名。

这话脱口…

北上鲜卑,亦或者是南下幽州…

刘宏没有回话,只是轻轻摆手,示意蹇硕说下去。

幽州,涿郡。

马元义将太平道那套“符水治病”的方法无数次的施展,可最后的结果,依旧并不乐观…

听到“南阳”二字,刘宏的眼眸骤然抬起。

两个黑衣男人行至马元义的身旁。“属下张牛角拜见神上使!”

这也是百姓心中最后的底线。

“呵呵!”邓某笑了, “如果柳羽说的是真的,那这伏牛山里就藏着‘金子’了!”

千秋万岁殿的大门敞开,蹇硕快步闯入。

这“契约”,要说霸道吧,人家也没规定,每年需要缴纳多少,只是盈利分成罢了;

大家伙儿只能把目光转向邓家族长邓某身上,他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这种时候,可不就得让他拿主意么?

可若是不霸道吧,二八分…

听闻母亲病重,连忙放下在扬州征收太平道徒的任务,急忙赶来。

呵呵…

可若是因为火葬…折进去羽儿,天子刘宏宁可整个中原的瘟疫彻底失控!

说话的这两人正是太平道派往幽州吸纳教徒的负责人…

更别说又经历瘟疫,资源进一步的匮乏,如今…别说是帮大汉驻守北大门抵御鲜卑了,当务之急…是抢得一些粮食储备过冬。

刘宏顿了一下,继续问道:“那…两地的氏族?百姓反应如何?”

就看陛下的态度了。

“可南阳…虽说氏族倒是支持,可百姓们中已经渐渐有怨气生出,这股怨气若是积攒到一定程度,怕是…”

蹇硕的眼眸转向龙案之上的舆图,他指着幽州以北辽东一地。

只要家中有人加入天师道,便可治愈全家。

“朕派往南阳支援的汉庭北军到了吧。”

县衙前的大夫接连张口。

他突然发现,他所在的太平道…论及“救命”的法门与这“天师道”相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邓某提醒道:“就是咱们南阳郡的‘伏牛山’!”

可…另外一些族长却是不敢苟同。

鲜卑王檀石槐一统鲜卑,使得鲜卑的领土空前辽阔,乃至于直逼大汉。

当母亲的又岂能不知道“马元义”呢?

“我倒是觉得这买卖能干…他可是‘玉林柳郎’, 中山无极甄家因为他的缘故富可敌国, 囤驴也好、囤马也好,这说明这位柳郡守的眼光远胜于常人,莫说是两成, 就是一成…那一旦金钱数量足够庞大, 依旧是一笔不小的盈生, 怎么就不能干?”

这是杜绝病菌通过土壤再度传播,一劳永逸的解决大汉每两年就会爆发一次的瘟疫难题。

这一刻,他就呵呵了。

幽州?涿郡?

怎么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