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玉林柳郎有恙,关西皇甫陪葬(2/2)
一名威风凛凛的将军踏步而来,他看似年龄不大,三十余岁,可眼睛极大,眼眸中还掺杂着许多狂傲与不羁。
当然了…
似是在细细的思虑,权衡。
谁天生也不想当一个昏君!
谁不想自己的名字垂千古。
“这两地瘟疫,柳观主怎么看?”刘宏用“柳观主”这样的称呼来称“柳羽”,俨然…话语中多出了几许期待。
留下这么一句话,刘宏拂袖而去,蹇硕连忙跟上。
荀彧先是轻轻的摇了摇头,旋即又点了下头,“臣不敢欺君,这个问题臣回答不了,不过…倘若方才关长生所言不虚,贤弟…不…是柳观主亲口提及过‘先救南阳’,那他一定就有解这瘟疫的方法,陛下比臣更清楚,这位‘玉林柳郎’蕴藏着的能量!”
这…
得亏玉林观“不差钱…”,柳羽均是在布帛上书写。
南阳与涿县的问题,也不是张仲景家族的问题,而是…整个汉帝国的大问题!
哪曾想,南匈奴王子战胜段颎后,皇甫嵩也败了…
据说还是晋朝时,一个叫做“王叔和”的太医令偶然中见到了这本书的残章。
张仲景的语气也无比的坚定。“救下南阳万万千千百姓,救下大汉万万千千百姓的不是我,而是…而是玉林观观主!”
不多时…
翌日清晨,皇宫南宫,合欢殿。
行至千秋万岁殿时,中常侍张让早已等候在此,他呈上了一封圣旨。
要知道,柳羽默写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书。
言及此处,刘宏眼眸眯起,饶有兴致的问道:“荀卿,朕问你,以你之见,这位玉林柳郎可能替朕解这瘟疫难题?”
恰恰,刘宏最喜欢用的就是这种人,本打算用他战胜南匈奴王子,然后给他加官进爵…让他顺理成章继任他叔父的位置,驻守边关,成为忠于刘宏的将门中人。
“保护那个人的安全,他若无恙,那草民与一千兵甲均是大功一件,他若有恙,那草民与一千兵甲将为之陪葬!”
真正救了大汉千万百姓的是他张仲景本“景”啊!
“朕恕你无罪,大胆说。”刘宏的眸子紧紧的盯着王美人那张俏丽的面颊。
话音刚落。
几十年死于伤寒者,史书中有记载的就有两千万人,没有记载的更多…
“事关这南阳瘟疫能否遏制住,我也只能默写出石壁上的医理、药理,真正要去为千千万万百姓诊治的,真正能彻底打败瘟疫,根治伤寒的是仲景先生啊!”
原本该敕封皇甫嵩的打算也就搁浅。
骤然,天子刘宏的声音再度传出,蹇硕连忙拉着关羽转身,两人再度拱手。
但…架不住前世柳羽的老爹是一个“老中医”。
荀彧拱手道。“陛下是在为南阳、涿县两地的瘟疫烦恼么?”
“好!”刘宏大笑。“痛快!”
但现在…
“都累成这样了,还在写,就一定急于这一时么?”
“臣…”荀彧又要跪…
看着张仲景手中小心翼翼捧着的,那些布满密密麻麻篆体小字的布帛。
关羽感觉这个问题很敏感,可又能感受出面前天子并无敌意,当即重重的点头,回答道:“是!”
只是脾气古怪,为人傲气,不受士大夫的喜欢。
张仲景的声音从窗外传来,他捧着柳羽交给他的一些竹简,整个人显得极为亢奋,就像是遇到了知己一般。
严格的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并不是张仲景亲笔所书,他写的叫做《伤寒杂病论》,是他毕生探寻,找出的治疗伤寒症的方法。
当即不敢抬眼,低着头,弯着腰,一脸惭愧的退了出去。
“陛下…”
蹇硕刻意的靠近了关羽一分,警惕的看了他一眼,又一言不发的退到了刘宏的身边,以防万一关羽图谋不轨,他有最好的位置来保护陛下。
关羽眼珠子一转,迟疑了一下…没有当即回话。
故而…
可刘宏俨然不太满意,他的眸光幽深,语音中寒意森森。
当然,能用“布帛”而非竹简书写,也足够证明柳羽“家里有矿”。
这话,皇甫嵩说的平淡。
他…他纵是拼上性命,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回天乏力!
…
一如这国事蜩螗、江河日下的大汉,或许…若是没有羽儿,卖官鬻爵一开,刘宏保不齐就“得过且过”,就“彻底躺平”,彻底沉沦于“纸醉金迷”之中。
这就是天子刘宏。
他本以为,羽儿会陈述为难之处,毕竟是瘟疫…
张仲景说的一点也不夸张。
等到这殿中再无他人,蹇硕方才拱手禀报道:“陛下,人带来了。”
“别跪了,快去忙活吧,两地的奏书都快堆成山了,今夜你可并不轻松。”
不久,原书亡失。
当然。
最后还是羽儿用“桥玄”、“蔡邕”、“荀彧”三人力挽狂澜!
自然而然…
而柳羽默写的版本,则是在宋代又一次经过校订与发行的版本,其中更是加入了宋代时期医疗的先进方案,算是对最初版的《伤寒杂病论》做出了补充。
柳羽默写的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哪怕是放到三十年后,张仲景成功撰写出《伤寒杂病论》时,也不会与他的理论一模一样,只会更高端、更缜密、更超前。
故而,哪怕是皇甫嵩将门之后,可皇甫嵩依旧只能自称“草民”,他的身份则是“白身”!。
只是…
从他那震撼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不仅看懂了,而且奉若至宝。
此刻的张仲景,捧着布帛的手都在微微的颤抖,只觉得自己被震撼到了。
不夸张的说,几千万人的性命因为这《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极有可能保住了。
他心里嘀咕着,好可怕的汝南袁氏啊,已经能“无孔不入”到这般程度…
可实际上…
呵呵…
刘宏张口道。
“传!”
桥玄还想张口说些什么,却最终闭上了嘴巴。
门外的蹇硕与荀彧进入殿门。
王美人正在为天子刘宏更衣,这几日天子的驴车总是很晚才来。
“陛下明鉴。”关羽如实说道。
张玉兰连忙问道…
呃…
张玉兰心疼的走过来,边帮他揉着太阳穴,边说。
刘宏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
事关瘟疫,又有柳羽的嘱咐,更没什么需要隐瞒的。
刘宏束着腰带出来,桥玄、蔡邕、蹇硕向刘宏行礼。
这就好办了,要知道,柳羽交给他的不过是一个时辰默写出来的内容,要把所有的内容,全篇五万字全部默写出来,至少也得五、六日。
月上中庭,柳羽仍然坐在案头,一手揉着微微疼痛的额头,一手还在奋笔疾书。
因为关羽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刘宏突然就对他生出了无限的好感!
不止是关羽…
“好!”刘宏满意的颔首,“既如此,朕明日正午,给你个了断!蹇校尉,你将关长生送回去,文若留下,朕有话要对你说。”
这…
唔…先救南阳?
这话脱口,刘宏一怔。
刘宏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
柳羽则是示意让他坐下。
可…一旦看到希望,哪怕是黑暗中一丁点零星的光,天子刘宏也渴望去抓住。
“原来柳观主这些年也在探索,如何彻底医治伤寒症的方法么?”
关羽拱手:“草民关长生,拜见陛下!”
“哈哈哈…”倒是刘宏当先笑道。“让朕猜猜,想必他们登门去拜访柳羽,是为了南阳与涿县的瘟疫吧?”
刘宏笑:“桥太尉还是关心那关长生案吧,想看热闹,就午时去玉林观!”
往往当爹的,怎么能舍得儿子深陷这险境呢?
可若是…当帝王的,听到有人能解这“瘟疫”难题,又怎么能不去尝试呢?
来人正是皇甫嵩,凉州三明之一皇甫规的侄儿,前雁门郡太守皇甫节的儿子,关西将门小一辈中最骁勇的战将。
王美人眨巴着眼睛,好像不敢说。
刘宏颔首,“朕是烦恼,可似乎,这位‘玉林柳郎’并不怎么烦恼!”
关羽顿了一下,可又想到方才柳羽嘱咐的话,一切如实说,不用隐瞒。
这是一项大工程。
“柳观主…”
比起做官,张仲景从小更喜欢跟同郡同族的张伯祖学医。
那一闪即逝,却璀璨又绚烂的光芒!
…
“罢免什么?”刘宏大手一挥。“昨夜,袁司空已经辞官,无需罢免了,权且当是朕最后留给他一分情面吧!”
当然…
“蹇校尉、桥太尉、蔡侍郎求见陛下。”
“很好!”刘宏淡淡的开口,他缓缓行至皇甫嵩的面前。“你不是一直都想继承你父亲与叔父的遗志,再度做回那雁门太守,驻守边陲么?”
“这件事儿办好了,你要的,朕统统都给你!”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