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玉林柳郎有恙,关西皇甫陪葬(1/2)

第126章 玉林柳郎有恙,关西皇甫陪葬

夜深人静,蹇硕进来禀报。

“陛下,关长生带到。”

刘宏抬眸:“可是秘密带来?”

“荀彧很是小心,蒙着面,除了玉林观,不为任何人知晓。”

“去偏殿!”

关羽在荀彧的引领下,走入了千秋万岁殿的一间偏殿。

刘宏早就等在这边,看到眼前的男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浑身上下,自内而外散发出的是一股英气。

荀彧也拱手退到了门外,他与蹇硕都不敢走远,就守在千秋万岁殿门外,随时准备听候陛下的传唤。

似乎,羽儿身边的每一个人,天子刘宏都喜欢的不得了,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帮他中兴汉室之人。

“草民皇甫嵩拜见陛下!”

桥玄道:“臣来此不是为关长生,而是为那‘天狗食日’下,罢免的三公人选!”

“蹇校尉可告诉你,朕要你做什么?”

刘宏示意让蹇硕与荀彧都退下,他想单独与关羽聊聊。

柳羽当即解释道。

一切都不一样了,因为他的眼中出现了光。

“能看懂,都能看懂…”张仲景兴奋的张口,“这若…若真的是位先贤留下的,那…那他…他可是救了大汉千千万万被瘟疫折磨的百姓,救了千万人!”

皇甫嵩抬起头来,视线穿过那玉宇琼楼的殿宇,凝望着殿宇上硕大的“千秋万岁”四个大字,莫大的压力下,他才慢慢的收回眼眸,投在了天子刘宏的身上。

“朕听闻今日玉林观,来了一位南阳的宾客,一位幽州涿县的宾客,关长生?可有此事。”

“陛下,尚书台草拟,请陛下过目。”

对伤寒症,张仲景一直有所留意,细细的精研,治愈的方法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最基础的雏形。

“关长生,无论你冤屈与否,可总归你背着六条人命,纵是贪官污吏,自有督邮去审判、定罪,你手刃他们,便是罪行,且这罪名洗不干净!你又何必又回来呢?”

“哈哈…”

别的医者看不懂柳羽写的内容,但张仲景不止是看懂,而且看的深入,看的格外透彻,更是看出了博大精深!

在这点上,他心如明镜,没有柳羽默写的这些石壁上的医理!

“既这位‘玉林柳郎’要‘先救南阳’,荀卿…你替朕琢磨琢磨,朕赐给他一个‘南阳郡守’的官衔?够不够?”

关羽沉吟了一下,方才抬头吟道:“柳观主说,先救南阳!”

这个时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蹇硕拉着关羽就往外走,方才关羽与陛下的对话,蹇硕听的一清二楚,一边走,一边在关羽耳边轻吟道:“我蹇硕敬你是条汉子!”

只是,那将会让数以万计、十万计、百万计的百姓,彻底沉沦于水深火热之中。

过了良久,终于…刘宏开口了。

柳羽就担心,张仲景会像那些普通的“大夫”一般,不识货!

可现在…

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

唔…

“以往,我也会写出来交给一些大夫去看,可…他们大多数是无法看懂的,再加上我也并不识医术,自然他们会觉得我是在胡闹。”

“喏!”张让答应一声,徐徐退下。

蹇硕哪里能答应,连忙拱手。

这才是他在“南阳”与“涿县”中间选“南阳”的真正原因。

不等王美人遐想完毕,门外有小黄门禀报。

“我又写了一卷,仲景先生不妨先拿去看…如果有歧义的地方,可有寻我校对!”

待得他二人走后。

耳渲目染…

两人方才悄声言语一句。

“陛下,还有一种说法是…是南阳、涿县瘟疫横行,上天以‘天狗食日’警示,是让陛下把目光放在抗击瘟疫这样的大事儿上,而非…一桩…一桩小小的冤案。”

天子刘宏下意识的觉得。

只要有希望,有光…刘宏绝对会尝试着去抓住。

这已经不是…

“犯下的罪当罚,被污蔑的地方也当澄清!陛下乃真龙天子,此案能得陛下亲自过问,草民欣喜若狂,纵是最后死于陛下之手,仍不失为豪杰之鬼,胜于逃亡草泽,做怯弱、负义、逃避之贼!”

要知道,这个时代,虽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所造的“蔡侯纸”成本极高,且皱巴巴的不适合用来书写。

刘宏看也不看。“去吧,就按照上面的宣读。”

也就是说…

“是!”

只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大汉灭亡的前一年,张仲景去世,他著写的《伤寒杂病论》也就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

一语惊人!

“啪嗒”一声荀彧直接跪了,“臣替柳弟谢过陛下…”

倒是刘宏,他笑了,一边笑一边微微摇头,双腿迈开大踏步的往殿外行去。

刘宏说道:“关长生一个白身,连个正经官职都没有,值得惊动到太尉与侍郎两人么?”

天子的心情也阴晴不定,让王美人揣摩不透,生怕什么动作…惹怒了天子,让他龙颜大怒。

“我不过十余岁,哪里会探索到这些,是一位古时先贤刻在石壁内这些医理常识,似乎是专门医治‘伤寒症’的,我便默默记下…觉得有朝一日,或许能用到。”

要知道,道学中通过“星相学”、“阴阳学”从而推断出“天狗食日”,天子刘宏还勉强能理解,可…道学中“方术”、“五行”能解瘟疫么?

柳羽摇了摇头…“能默写出来已经不容易了,浅显的我倒是能看懂,深入的去解析,就非我之力所能及了。”

原本他一个学考古的,自然不会看这些医学名著。

张仲景的家族在南阳算是颇为有名。

“还未出征,最重要的就忘了么?”

张仲景的嘴唇抿成了如铁一般坚硬的线条,面上没有一点血色。

王美人不由得好奇,“陛下,今日那关长生的案子要判了么?”

王美人的话越说声音越低,到最后,几乎是细若游丝。

刘宏好奇了起来,“什么说法?”

张仲景哪里知道,看似是柳羽在默写先贤医理。

必须由他吃透这《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战胜瘟疫!

此刻…

柳羽的语气格外的笃定,偏偏笃定中,还带着几许谦逊的味道。

“退下!”刘宏的话语却很坚决。“举手投足间就能手刃六人,这样的勇武之士真要对朕不利,你拦得住么?”

这股从容与坦荡,这股慑人的气势,绝非一个看门护院之徒,一个“白身”能有的。

呃…

刘宏笑着抬起头看看天,“这一大早上就都找上门了,他们是一刻也等不得呀,哈哈,今日,该是一个艳阳天了!也罢,朕去见他们。”

“哈哈!”刘宏笑着扶起了他。“今夜你就莫要出宫了,朕将这段时间有关瘟疫的奏书统统派人给你送来,你选出重要的,明日一并带到玉林观,两地瘟疫,朕也只能帮他这么多了,至于荀卿,你也莫要在去河东郡任督邮,留在朝堂,留在內朝,也帮朕一把!”

否则,他一夜写出的竹简,怕是落起来,都得是高高的一叠。

俨然…刘宏这一番话,多少带着点儿嘲讽的味道,让他想到了他们几十名西园校尉愣是没拦住包括关羽在内的三人,汗颜哪。

关羽如实道:“回禀陛下,原本,草民也打算流亡在外,可玉林观柳观主一番话点醒了我,大丈夫顶天立地,若是一辈子躲着、藏着,那岂不是太过耻辱?”

当即,关羽如实禀报:“并非是我与柳观主提前谋算好的,而是此事的谋划全都在于柳观主一人,我,只不过是选择了相信他!”

“等等!”

柳羽胆小。“当然急于这一时了,关键问题是,我能默写出来,还得让人费一定时间去读懂啊。”

“呵呵…”

刘宏则问道:“你便是关长生?”

言及此处…

“不…”

不过…昨夜,似乎天子颇有兴致,哪怕是后半夜来,也…

桥玄与蔡邕对视一眼…

听到这儿,刘宏笑了,一边笑,一边缓缓起身,他负手在千秋万岁殿中踱步。

刘宏笑着问道:“那朕问你,将洛阳百姓引入玉林观,利用‘天狗食日’的‘天降警醒’为你洗刷冤屈,这些都是你与那柳羽提前谋算好的么?”

这也是张仲景亢奋的缘由所在。

刘宏脚步一顿,“这案子,连你都知道了?”

“夫君难道,不能给他们解析一番么?”张玉兰疑惑…

羽儿的眼光还是那般的毒辣呀!

里面记述了伤寒症的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

“仲景神医不是在隔壁房间休息么?怎么来这里了?”

“天狗食日,也是他算到的?”刘宏接着问。

其父亲张宗汉还在朝廷做过官,承袭家门,张仲景也被推选为孝廉,只等朝廷指派官员。

王美人微微颔首。“哪怕是后宫里也传开了,说是…天狗食日,天降下警醒,人世间有冤屈,只是…还…还有一种说法。”

关羽也轻声回道:“蹇校尉放心,陛下的判决到来之前,关某不会跑,也不会伤人!”

因为能救瘟疫的,从来不是他柳羽,而是张仲景。

更是在见证到瘟疫肆虐,族人枉死后,下定决心要找到治愈伤寒症的法门。

他没有再说话,而是摆摆手,示意蹇硕带关羽离开。

皇甫嵩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带一千兵甲赴南阳,协助南阳太守抗击瘟疫、防止流民暴动。”

“仲景先生医学传家,我就试着写上一番,看看仲景先生能否看懂那洞穴中先贤的医理。”

就像是抗击瘟疫,如果他几次三番的努力依旧止不住瘟疫的蔓延,久而久之,他也就心累了,只能被迫躺平了。

柳羽忙站起来,只见张仲景一副惊骇到极致的眼眶中,带着几许忧心,可更多的却是震撼。

不多时…

蹇硕顿时哑口。

呃…其实根本不用耳渲目染,身为“超忆症”患者,看一遍或者听一遍就记住了,想忘都忘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