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天下莫柔于水,攻强者莫之能胜(2/2)

“贤弟何时放出过这等豪言?”荀彧眸光冷凝…“这多半是…”

颜良看到这一幕都疯狂摇头,直觉得眼前的这个“关长生”太硬气了。

这…

蹇硕听出了天子的意思,若是不搞清楚皇长子究竟在搞些什么,怕是天子要不得安寝了。

“那关长生招出同党了么?”颜和当先问道。

张飞嘴角一咧。

桥玄与蔡邕均是一捋胡须,那白色的胡须被捋至红色的儒袍上,两人的身姿别有一番风采。

河东郡通往洛阳城的官道上,烈日炎炎下,一人一马在官道上疾驰,人和马的影子被太阳拉得好长,显得孤独、寂寥又沉重。

仔细去看,却不是沛国谯县的曹仁曹子孝还能有谁?

下意识的闪开。

这下,原本山呼海啸的呐喊声,一下子停了下来,可短暂的沉寂过后,人群中又纷纷传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也是出自《道德经·上善若水》,柳羽是刻意留下这么一番很有逼格的话,让众人去品,去细品吧!越是品出几许玄虚,效果越好。

突然,就有仆人来禀报。

官道的尽头出现了一匹白马,正一边打着响鼻,一边疲倦的朝驿馆这边小跑过来。

话说到这儿,文丑尽管有些不情愿,还是点头称是。

当然…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我柳羽不过天师道一个寻常的道人,既不通宵武艺,又没有决胜千里之外‘张子房’那样的智慧,至于那豪言…非我所出,乃是天机!”

俨然,许多人对这位“玉林观主”充满了期待。

这话脱口…

“子廉?怎么了?”

“天上,天上…那是什么?什么?”

眼看着就到亥时,窗外的议论声越来越多。

柳羽与荀彧、蔡邕、桥玄本还在聊着有关皇甫嵩落败的事儿。

“大哥,别打了,都昏过去了。”颜良朝文丑说道。

除此之外,董卓一把火焚烧洛阳,撤往长安,曹操追逐董卓时,遭遇埋伏…

入夜温度降低,有丝丝凉风吹起。

“你懂什么?”颜和摆手道。“袁氏的根基不在洛阳,而在汝南,袁家三位公子,谁人得势要看汝南的形势!”

曹洪喊出那句“公急上马,洪愿步行。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时,也是将自己的这匹‘白鹄’让给了曹操,助他逃出。

“快看…快看…”

站的越高,摔得越惨,一次的跌落,或许就再没有爬起的机会,这个道理,人尽皆知。

隔着窗户,柳羽能看到酒肆周遭围满了人,甚至无数游侠、武者口中齐齐高呼着“麒麟才子”、“玉林观主”的名字。

柳羽缓缓起身,当即朝桥玄、蔡邕行礼。

要知道,被儒家奉为“祖师爷”的孔圣人,他年轻时离开老家曲阜,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向老子学习道家哲学,两人虽未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厢房内的荀彧看着窗外的人群长长的呼出口气,他褪去衣衫,准备换身干净的新衣,也去看下贤弟那“神乎其神”的做法?

缺什么,这不就来什么了么?

他皮鞭连续抽打着马儿,马儿吃痛,速度又快了一分,“让开,让开…”张飞那咆哮的大嗓门接踵而出。

留下这么一句,他朝所有人行了个“道”礼,本想再补上一句“无量天尊”。

他双手向下一压,整个酒肆门前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不重要,这身红衣当即就让荀彧回想起今日上午,“京都小酌”酒肆内,桥玄与蔡邕身着的红色儒袍,格外引人注意。

“喏!”刑吏如奉大赦。

河东解良县,刑室中,关羽双臂被吊在房梁上,身上那绿色的衣衫被皮鞭撕扯的褴褛,一道道血痕渗出。

此前他们兄弟三人去买马,曹仁一眼就相中了那匹名唤‘白鹄’的马儿。

每每想到关羽望向他时那揶揄与鄙夷的目光,文丑的心头就是一阵悸动,仿佛冥冥中,他欠这家伙点儿什么?

可究竟是什么呢?

唉…

只是,区别于其它道人做法事时,需要的“黄纸”、“香炉”,这木桌上仅有无数枚鸡蛋…准确的说是鸡蛋壳,周围摆放着一些艾草…

众人默契的腾出了一条路,让柳羽与荀彧徐徐离去。

曹仁善于相马…

他背上也皮开肉绽,人已经趋于昏厥,皮鞭却仍在打落。

既是贤弟送来的红衣,那荀彧索性就穿上,别说…红衣加身,荀彧整个人都醒目了不少。

俨然,是方才那黑汉子胯下的那匹…

这话脱口…

柳羽顿了一下,“气氛已经到这儿了,我若是现在去解释,怕是没人会信。”

荀彧素有洁癖,以名香薰衣,他正思虑要给哪身衣服熏香,却正看到了一件红色的儒袍,那是柳羽派道人给他送来的,衣服上已经熏香,且是荀彧最喜欢的味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颜良拱手。“父亲高见,孩儿受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

所有人都傻眼了,他们懵在了原地。

尽管这个时代道教式微,可这丝毫不能消减老子的影响力。

一桶水泼了过去,关羽缓缓睁开那丹凤眼,他极度虚弱,但看文丑的眼神却充满了揶揄与鄙夷。

莫说别人了,就连他都不知道这个贤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啥情况?

“柳观主!”

这是道德经中的话!

驿馆前的公子与马夫吓了一跳,只觉得一个黑漆漆的东西…骑在白马上,朝他们就要撞了过来。

荀彧的眉微微的凝起…

文丑挠挠头,如果是这一层,那他真没想到。

“这已经不是信与不信的问题。”蔡邕微微摇头。“俯首玉林有柳郎,若是这件事儿处理不好,好不容易立起的名声,顷刻间就会坠入谷底,想必这些,才是宦门与袁氏喜闻乐见了吧?”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羽儿是打算以柔克钢么?”

“万事小心。”

颜和当先坐下,颜良与文丑也分坐两旁…

让早已骑牛过函谷的“老子”指点迷津?解决大汉困局?

“别打了!”就在这时,刑室外,县长颜和的声音传出。“关下去,给他吃的。”

颜良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柳羽的回答虽没能直接解答所有人的疑问,但他抛出了一个更大的悬念。

千呼万唤。

他口中轻吟。

柳羽的话还在继续。

文丑还没回过味儿来,颜良却是眼珠子一转。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而他称作“子廉”的,自然便是族弟曹洪。

窗外传来嘈杂的人声,俨然…不少人已经开始议论,柳观主打算何时请出“老子”?

——“老子”又会如何指点迷津?

——大汉如何才战胜南匈奴的王子?

“桥子、蔡子,晚辈先告辞了。”

“是不是柳观主根本就没办法打败那南匈奴王子,他不过是故弄玄虚?”

这下,不止是颜良,就连刑吏都有些心虚了,他连忙道:“颜公子,丑爷,大汉有律令,审问犯人,一日鞭笞数目不可过百,犯人晕厥而止。”

其实,根本不用吩咐,他心里清楚的很。

“是…是灯笼么?”

“他便是柳观主…”

文丑焦躁的说:“泼醒!”

隐隐已经有些“不友好”的声音出现。

每一个问题,都是吃瓜百姓们议论的焦点,更是吸引了无数游侠的目光,不夸张的说,上一次道门获得如此关注,还得追溯到武帝朝前时,那还是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大肆调教一番前头。

不过,无奈的表情只是停留了一息的时间,很快,他的嘴角咧开,淡淡的笑出声来。

颜和的语气冷然。

俨然他丢的马儿叫“白鹄”…

这…

当即,人群中,就有人认出了柳羽,大声喊道。

“柳观主,你打算怎么战胜那南匈奴王子呢?”

——玉林观作法,请“老子”回答。

这也太玄奇了吧!

当然,如果真的能做到,那…道教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无疑将上升一大截。

可…

这事儿可不小。

“去了也不怕!”文丑霍然起身,当即回道:“不是有句俗话,叫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关长生一个看家护院之徒,他的同党能是什么货色?不过也是平头百姓,纵使去洛阳,又能如何?”

“父亲是担心,他去洛阳?”

前面是一处驿站,张飞眼睛一亮,可很快,他的心再度提到了嗓子眼儿。

当然,他不知道,这只是“孔明灯”而已…

他更不会知道,这“孔明灯”,只是柳羽计划中,“老子”降临前的开胃小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