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水清江是异乡(1/2)

第99章 一水清江是异乡

一只黑帮白底,绣的干净靴子,轻轻踏在玉林观门前的落叶上。

天子刘宏方才走下马车,心情尤自沉重,突然就听到了周围百姓的尖叫声,他们一个个眼睛睁大,无比不可思议的望向天穹,宛若看到了什么诡异画面。

“老爷,快看…”

蹇硕连忙提醒天子刘宏,他的手也指向天上,眼眸更是直愣愣望着天穹。

刘宏抬眼,这才发现,天空中有许多“灯笼”,没错,元宵节时,满大街都点亮的那象征着团结的灯笼,它们正…正飞向天空。

区别于元宵节红色的灯笼,这里清一色是白色的灯笼,四四方方…与其说是灯笼,倒不如说是儒生带的某种帽子。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它们竟…竟能自己飞起来?

这也太诡异了!

究是天子刘宏,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等奇观。

“这是什么?”

荀彧转身,伸出另一只手在荀攸的手上拍了拍。“公达,总是要有人踏上这刀山,一则让声名流传下去,二者不负所学!”

刘宏一怔,“老子”距今七百多年,怎么可能通过一场“法事”复活?

刘宏素来是不信谶纬之言,更不相信什么神力怪论,按照他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他可以相信在皇权之上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天”,天也会降下灾害警醒世人,可若是有儒士说他能通过做法让“天”降临,刘宏当即就得以“妖言惑众”砍了此人。

“贤弟…”

不少来玉林观的士人,听到了曾经授业恩师的声音,当即小跑着赶来,有的拜向桥玄,有的拜向蔡邕。

他俩与白日里穿着相同,亦是红色儒袍,显得格外的惹眼,这也是蹇硕一眼就发现了他们的原因。

这儒生的解析有理有据…

这话脱口…

蔡邕则是向弟子们介绍道:“桥子这些年,当官不求闻达,不惧豪强,始终坚持公平正义,让他戍边,外敌不敢入侵,四方结为友好,通使前来贡献,他抓教育,亦是不遗余力,有章有节,所以,你们不用替我担心,与桥子并肩而战,哈哈哈,料得必胜无疑!”

“喏!”蹇硕给左右便装的西园校尉使了个眼色,西园校尉会意凑了过去,刘宏与蹇硕则快步走出。

一席话落下…

“看来,文若是当局者迷,不过也无妨,这‘天、地、人’三才阵,遇强则强,练好了未必不能与南匈奴王子一战!”

一水清江是异乡!

这话一下子又感染了周边的人。

“叔父…”

说起来,作为颍川荀氏的子弟,不会只读诗书。

方才,无意间向陛下解出“字谜”的儒生正是荀攸,他这算是无心插柳。

桥玄与蔡邕开口,自报家门,登时…引得了无数游侠、百姓的瞩目。

在离地三、四尺的高度不断飘荡,在火堆、孔明灯与皓月繁星的映照下徐徐升腾,宛若萤火虫一般布满在整个玉林观的天穹。

一时间,荀彧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是鸡蛋!

柳羽这一句话刚一出口,整个玉林观哗然一片。

荀彧能察觉出来,这一战若是赢了,娶唐姑娘,再也不会成为他仕途的掣肘…可若是输了,那…将永无翻身之地。

这…

——“我…我竟莫名的有些信了。”

桥玄、蔡邕、荀彧三人一道,迎接着英雄一般的目光,走向柳羽的身前。

讲到这儿,荀彧再度转身,望向木桌前的柳羽,他用极轻极细的言语对荀攸道。

刘宏脚步一顿,像是刻意要听此人的回答,此人继续向身旁的儒生分析。“一水清江,乃是将‘江’中的‘水’给剔除,‘江’中无‘水’则为‘工’,‘异乡’则是乡字上下分离,便是偏旁‘纟’,一个‘工’,配上一个‘纟’,是为‘红’!”

更何况,在他们看来,段颎、皇甫嵩两位将军被南匈奴王子击下擂台,这等时候,义愤填膺之下,身着红袍…岂不是失了分寸?

现在,全在天上了。

那边厢,玉林观的后院,这里早就锁上了门,没有人能进来,

符箓派不玩炼丹那一套,他们的本职是使用符纸,画符驱鬼,把草药制成符纸给人驱病祛邪恶。

数百人聚集在玉林观的院落,可一时间,竟是安静至极,空气中唯独留存着的是彼此间的呼吸声。

说起来,道教中最厉害的其实是后世全真教的“北斗七星阵”…

这与认‘吕洞宾’为祖师爷的“丹鼎派”完全是两个概念。

柳羽补上了一个道人的礼节。

“秀儿乖,等今晚娘忙完你大哥哥的大事儿,再给你做一个‘孔明灯’!”

悄声在他耳边说道:“朕要知道他的名字!”

旋即亮出这细娟上的字眼,是一行篆体小字。

他还在想这字眼中的答案。

反观天子刘宏他一身黑色儒袍,就显得低调许多。

众人还在交头接耳…

他下意识的张口。

君子六艺也是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项。

许多氏家都会有剑法传承下来,看起来眼缭乱,目眩神池,实际上不堪一击,直说…这些剑法就是酒席间舞剑助兴用的。

“叔父,你的武技…”

故而,柳羽手持“画符”施法的动作很专业…

可君子六艺中的“骑”、“射”是一回事儿,打擂台那又是另一回事儿吧。

“啪啪啪!”

这些,柳羽都是练过的。

刘宏这边的马车驶离,荀彧注意到了荀攸。

亲手放飞了一个鸡蛋,刁秀儿连连鼓掌,似乎觉得格外好玩。

谁说儒生就不能拿起剑来,捍卫帝国?

不断的有鸡蛋升腾而起,趁着微风刮入玉林观的前院…

这下,满座哗然。

刁秀儿想玩,可惜…一个也没留下。

红?身着红袍者能破此局?

登时,荀彧扫过自己的衣衫,联想到这红色衣袍是羽弟派人熏香送过来的,眼眸一下子睁大,他意识到,这或许一早就是贤弟的安排。

刘宏下意识的感觉就是,羽儿…这道术…有点东西啊!

当然,这些太高端,柳羽自己知道就行了。

荀彧轻吟一声。

柳羽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前院当中的木桌前…

——“桥子,蔡子!”

百姓与游侠、武者、士人也深知干系重大,自不停留,纷纷朝柳羽拱手后,匆匆离去…

北宋时期的苏轼就在《物类相感志》中,记载了这种“鸡子飞”的玩法:

原本如磐暗夜,顷刻间灿若烟霞,美轮美奂,仿佛这里一下子就置身化境了一般。

他食指与中指夹着一张“画符”,这才是师傅张衡传授给他的。

这是个年轻的壮汉,柳羽很熟悉,是他安排的“托儿”。

——桥玄、蔡邕…

轰…

旋即提高了声调:“始祖的意思是,今日玉林观,身着红袍者可破此局!”

当然,不只是荀家如此。

“娘,大哥哥教我们做的‘孔明灯’还有么?我还想试试那个…”

荀攸却一把抓住他的手。

“天师道,真有所谓的‘天、地、人’三才阵,可破强敌?”

这时,有人问柳羽。

这…

与此同时,他也张口吟道:“一水清江是异乡!”

柳羽这话说得坚定,可眼睛却是弯起的,愣是把“无比坚定”这样的字眼,说出了几许嬉戏的味道。

“拜见恩师…”

——“我信他!”

果然“托儿”这么开口一问,所有人都张口问道…哪怕没有开口的,眼神中也满是好奇与期翼。

前院的人群中已是哗然一片,甚至不少人,欣赏到这等美轮美奂的景色,都以为置身仙境,浑然忘了来这里的目的。

所有人的目光再度投射到柳羽身上,面对着这无数带着“问号”的眼神,柳羽倒是显得风轻云淡,他先是抬眼望向诸人。

“娘不许骗人…”刁秀儿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连连鼓掌,又拿起一个鸡蛋,要去放飞…

蔡邕、桥玄、柳羽彼此互视一眼,旋即“哈哈哈哈”的浅笑出声。

桥玄开口,蔡邕亦是站出一步,他本就长的帅气,一身红袍下更是飒爽英姿。

一个个灯笼飘忽上天,与繁星交汇将这玉林观,映照的一如白昼。

——“快看,柳观主开始施法了。”

这话脱口…

任蔓与刁秀儿也在,刁秀儿似乎觉得很好玩,将一个开了小壳、去好黄白,并且白日里晒干的鸡蛋放到艾火上,任由艾火升腾的气体灌入其中,然后向空中轻轻一抛,鸡蛋便飞起来了。

蹇硕的注意力却在别的地方,“老爷,你看…”

——“诸位放心,我天师道有‘天、地、人三才之阵’,一夜习练,足够三位明日挑战那南匈奴王子,还望诸位明日午时在擂台边为他们三人擂鼓呐喊,也一道见证那南匈奴王子狼狈一刻!”

不光游侠、武者,士人与百姓也是一样,特别是百姓…家里的红衣服就那么一、两件,都是要参加喜庆的节日才穿的,自然不是今日。

桥玄看着眼前一些熟悉的弟子。

表演的成分,远大于实战的能力,若只是乍一看,觉得精妙绝伦,是个高手,真对垒上去,根本就走不过一招。

柳羽不慌不忙的向诸人行了个道礼。

以及,站在荀攸身边的荀彧。

他口中喃喃:“红?为何是个‘红’字呢?”

只不过,任蔓与一干玉林观的女子已将准备好的一百多个“孔明灯”,率先点燃灯芯,任由其慢慢升腾。

柳羽颔首,“虽然有些地方尚有些刻意,不过…大敌当前,不会有人注意到,就哪怕有注意到的,也不会明言。”

——“桥子,蔡子!”

丹鼎派的特征是“剑仙”和“内丹”,小说中经常写的御剑飞行、筑基、结丹、元婴、化神各种境界,这些都是内丹派的思想!

还是柳羽拍了拍荀彧的肩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