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陛下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1/2)

第52章 陛下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夜已深,袁府的密室内,袁隗与袁逢先到,家仆引着袁绍进去。

他穿着斗篷,带着风帽。

看到密室中负手而立的袁隗、袁逢时,袁绍掀开斗篷,拱手:“拜见叔父,父亲大人!”

袁逢显得有些兴奋。“吾儿从汝南回来了!”

袁绍压低声音。“父亲放心,孩儿辞去濮阳令后,便按照叔父的吩咐,于‘党锢之祸’中悄无声息的救济‘党人’,如今许多‘党人’都被秘密安置在汝南,很安全!只是…这一次不知父亲唤孩儿回来,有何要事?”

提及袁绍这些年的履历…

就不得不提到,那次潜入张让府邸中,盗取机密账目的事件。

那是柳羽部署,袁绍与曹操配合,偷出账目,为士人立下大功。

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大量的“党人”!

而袁绍也因此,被过继给了“二伯”袁成,摆脱了庶子的身份。

其后袁绍又被过继了回来,成为了袁逢“名副其实”的嫡子,更是在士人圈子里声名鹊起。

按照大汉的官制,这些官员的任免,均由三公之一的司空自行聘任。

袁绍说的是实话…

如今…汝南袁氏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就连天子都不敢、且根本无法轻易去撼动的庞然大物!

由此可知,袁家在士人,在公卿中地位何等显赫!

而暗中救济党人…

袁隗提及的“公路”自然便是袁术。

而根据《后汉书·百官》中的记述,以袁逢担任的“司空”为例,他分管九卿中的“宗正”、“少府”、“司农”,其属吏更是包括“长史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四十二人”,共计七十二人!

这些人互相勾连、相互关照、提携,早就形成了一个以“袁氏”为首的政治团体!

后辈王粲在《汉末英雄记》中也写到过,坊间时有流传——“事不谐,诣文开。”

更别说,汝南袁氏连续四代人都当过三公,聘用过的人,不计其数。

袁逢直接打断。“你叔父还留着后手呢!”

“可…父亲大人,救济党人的数量太过庞大,且每一个都不敢怠慢,若只是靠汝南田产…那…”袁绍没有把话讲完。

“这又如何?”袁绍有些不懂。

爽然的大笑声接踵而起,袁隗与袁逢,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袁隗点了点头。“正是!”

再比如…

意思便是——事情摆不平,就去找袁成!

此言一出…

袁绍恍然大悟。“叔父的意思是,如今市面上仅存的马便是可流动的最后一批,马价会随之暴涨!”

这下,袁绍是肃然起敬。“父亲大人与叔父如此部署,也难怪,我汝南袁氏一族始终压那弘农杨氏一筹,永为士人领袖!”

顶级豪门的关系网错综复杂,维护起来,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莫慌…”袁逢张口道:“咱们汝南袁氏离开了这些赈灾款,难道就无法运作了?”

“哈哈…”袁隗摆摆手,笑着嘱咐道:“本初,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为何弘农杨氏的五世三公,却比不上我们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很多事情,抛开地位与名望,抛开门生与底蕴,更需要的是脑子!”

“陛下设立‘騄骥厩丞’的官衔,从今往后各郡、国官养的良马将由朝廷统一征调!”袁逢提醒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