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决战前夜(五)(1/2)
就在青年军这边不断增加投入,调整部署的时候,在南京,北洋军方面也在积极的准备着这场围绕中国最富庶的东南地区展开的大决战。
在王士珍的帮助下,冯国璋成功拟定了一套作战方案,而这套方案的直接效果就是逼着青年军在临战之前不得不重新调整兵力部署。
在长江以北,冯国璋调来了张勋的定武军和倪嗣冲的安武军,这两位手里的军队合起来差不多五万了,而且战斗力不弱,加上王占元的第二师和张怀芝的第五师。整个皖北冯国璋投入了十万人马,而且一但战事激烈,北方的第一师,第十五师和第十六师就会从徐州南下,加上安徽和苏北的仆从地方武装,江北的北洋军会达到二十万人左右的规模。
而在长江以南地区,冯国璋可以调动的部队有杨善德的第七师和卢永祥的第十师,还有靳云鹏兄弟靳云锷的第十四师,这三个师严格来说都不满编,但是加上朱瑞的五万军队,十万人马还是有的。
但是这些兵力上的优势是很表面的,困难依然不偏不倚的摆在冯国璋的面前。
第一,在这三十万军队中,浙江将军朱瑞的军队在政治上很不可靠,让他们在浙江抵挡孙文的闽粤赣三省护国联军倒还有些可能,至于出省去打青年军那就想都不要想了。
第二,张怀芝的第五师和卢永祥的第十师严格来说都是段祺瑞的人,如果没有段祺瑞点头,这些部队磨洋工的可能是很高的。
第三,如果说上述两点问题还不大还属于人力可以解决的范围的话,那么第三个问题才真的是要人命的。为什么袁世凯在北边筹措的第一,第十五,第十六师三个师的军队到了徐州就迟迟无法南下,除了保护北京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没钱了。
冯国璋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这个事情,军饷,军火,开拔费,有哪一样不需要大把大把白的银子?可这银子从哪里出了?这两年被冯国璋狠敲多时的江浙财阀们一看这一次的局面,十分精明的选择割肉补疮不再投资北洋,而是举家躲进了上海租界,等冯国璋派人上门搜刮的时候,对不起,不在家。
而中央这边,同样也是没钱,战事一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洋大人又把关税也盐税全额扣下了。于是袁世凯也是绞尽脑汁给前方在筹饷,就差没把铁狮子胡同的总统府给卖了。
此时在南昌,一支新的部队正在组建,青年军陆军第十一师。鲁涤平这个王振宇的铁杆兄弟即将成为青年军第十一位师长,此刻他正在从第九师和第十师挑选自己的班底。
鲁涤平连忙摇头道:“颂云兄,第九师的情况你瞒得过上面还能瞒得过我吗?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现在的人枪别说一个师,编二个师都绰绰有余了。别怪兄弟我没提醒啊,参谋部那边正在追查赣军第四师那一仗的武器缴获情况,我这能帮忙的可都尽量在帮了。”
听到鲁涤平略带威胁的意思,程潜虽然有些愤怒,但是只能压制住,毕竟自己在青年军还没有站稳。不过他最初的目的还是要实现的:“咏庵兄啊,我就知道有你在,什么都不用担心,这样子,一万五千人枪划给你,行不行?哥哥我今天还有别的事情要拜托你了。”
在第九师师部已经谈了差不多二天了,程潜还是在打哈哈,就是不给人一句痛快话。
这已经令鲁涤平很不满了,要知道由于他和王振宇的私人关系,第十师师长曾继梧见到自己的时候,不仅客客气气,而且立刻就从所部划拨了七千人马过来,虽然这七千人大多是郭人漳的旧部(郭人漳调任省议会副议长),但是那讨好的意思可就十分明显了。
程潜呵呵一笑道:“咏庵老弟,哥哥我可是已经把你那一旅队伍五千人马划给你了,你怎么还不知足啊?”
冯国璋连连点头:“那就有劳聘卿了,兵不可一日无饷,还望大总统早日解决军饷问题。”
程潜第九师的扩张速度来自于吉安一战的缴获,不然光有兵没有枪一样扩充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