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决战前夜(五)(2/2)
程潜连忙屏退左右然后道:“咏庵老弟啊,实不相瞒,我们虽然都是半路才投奔的大帅,但是你和大帅的私人交情可不是我能比的。我程颂云不是那反覆无常的小人,可是我手底下好几万弟兄的前途都系在我身上。对于我和第九师的前途问题,我很担心啊。未来像我这样的热闹能否在青年军站得住脚,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天为了这点破事,我也是苦恼的不行啊。还请你指点下迷津。”
“颂云兄啊,军情紧急啊,这个事情如果今天还搞不定,最高统帅部那边兄弟我可是要吃板子的,您无论如何要帮兄弟我一把”鲁涤平决定不绕圈了,开门见山提要求。
护国战争爆发后组建的第九师和第十师不一样,第九师是湘军第一师和湘南护**合并而成,所以这支部队王振宇并没有急于去更换其中层军官。结果却导致程潜在青年军系统进一步做大,最后成了青年军一大巨头,并且一直和王振宇斗争到退休,这一点是当初王振宇没想到的。而第十师则以郭人漳和曾继梧的军队为主,所以除了曾继梧留任师长外,团以上军官全部换人,甚至换的还不是湖南籍贯的军官,而是广西籍贯的军官,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最后曾继梧会弃武从文当了国会议员的缘故。
不过这个时候程潜还没有足够的觉悟去为鲁涤平扩充势力提供便利,自从加入青年军开始,程潜就靠着湘军老前辈,辛亥革命元勋的地位很快就获得了信任和重用。青年军第九师在他手里也扩充的十分迅速,目前已经达到三万九千人的规模了。所以鲁涤平这次要组建十一师,兵源的来源重点就是第九师。
鲁涤平第十一师的四个团长分别是111团团长何应钦,112团团长张辉瓒,113团团长谷正伦,114团团长谭道源。毕竟现在家大业大了,团一级军官的任命王振宇也不怎么关注了,如果让他看都这个名单,估计他就不难理解十一师为什么会在数年后和第九师一起并列成为青年军湖南系的主力了。
“聘卿啊,这一仗咱们难啊,如果大总统再凑不到银子,接下来我估计有点悬。此外段芝泉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了这个地步了,他还要搞内斗吗?难道他的嫡系就在这南方坐看我老冯吃败仗不成?如果我的人在皖北和苏南都丢光了,他以为靠张怀芝和卢永祥的部队就能扭转局面?”
王士珍最后还是决定提醒冯国璋一句:“华甫兄,战事在即,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下你,这一仗事关北洋生死存亡,无论如何不能输啊。赢了,整个天下都是我们北洋的,输了,那可就是前功尽弃了。拜托了,华甫兄,为了北洋。”
王士珍摇摇头道:“段芝泉这个人别的什么都好,就是太自负了,我就不信他没看到眼下的危局,他只是不相信而已,我看我的尽快回北京一趟,帮着华甫你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给解决了。”
程潜和曾继梧一对比就显得有些不懂味了,不过鲁涤平并不计较这些。他知道,最高统帅部的手令就摆在那里,这个兵程潜最后一定会给的,只是不知道会索要什么好处,这可是一个标准的政客。
鲁涤平看了程潜一眼,心想这老小子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啊。这种事居然当面和自己谈,你让人家怎么答复你?所以鲁涤平只是一脸笑呵呵的看着程潜并不回答。
冯国璋深深的叹了口气,默默的点了点头。。。
鲁涤平听到程潜终于许诺了,顿时大喜道:“好,痛快。别说什么拜托不拜托的话了,有什么事情颂云兄你直接招呼一声就是了。”
而程潜似乎早就料到鲁涤平会有这样的表现,他也又补充道:“这个事情吧,我也就是和咏庵老弟你叙叙,其实凡事别太计较,用心办差,想来大帅是不会亏待我们的。只是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用,很多时候,很多事,我们兄弟还是要多沟通,多交流,多互相帮助才是。”
鲁涤平这才明白程潜的本意,和着人家要和拉拢自己了,这有什么不可以,实际上别看鲁涤平和王振宇私交不错,但是多年带兵的经验告诉,朋友多了路好走,不然光靠一个老大提携也是很难走远。
“颂云兄所言甚是,这以后的日子还长,大家都是兄弟,以后还望多多关照啊”鲁涤平很快就说出了让程潜满意的答案,程潜连忙吩咐下头的人设宴,自己要盛情款待鲁涤平。
正在说笑着,突然外头传来一阵吵吵声:“我们要见师长,凭什么不让我们进去?”
正在兴头上的程潜顿时就不高兴了:“何人胆敢大声喧哗,难道不知道我的军规吗?都给我带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