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魔道隨想录(1/2)

“他在墓中抄录了一些奇异的文字与图腾,將其命名为《魔道隨想录》,並由此踏上修行之路。”

“然而功成之后的谢眺,並无意搅入江湖纷爭,只身隱居於白马寺中,清净度日。”

“也正是在白马寺,他结识了带发出家的女子地尼。”

“两人一见倾心,不久便结为伴侣,日日共修武道。”

“谢眺甚至毫不吝嗇地將《魔道隨想录》交予地尼研读。”

“这本隨想录中的文字与图案源自战神殿,描绘的既非佛典亦非魔经,而是直达天道之理。”

“可惜谢眺与地尼才智未达,未能参透全貌,各自只窥见其中一面。”

“谢眺看到的是魔意,主张种魔於心,以道心养魔,因而创出十卷《天魔策》。”

“地尼则窥见佛意,主张凝炼仙胎,化育先天佛体,从而创出《彼岸剑诀》。”

“两人因理念渐行渐远,各执己见,最终分道扬鑣。”

“后来谢眺成为魔帝,凭《天魔策》创立魔门两派六道。”

“多年之后,地尼剃度归佛,创办慈航静斋。”

“她为彻底割断与谢眺的过往,將《彼岸剑诀》更名为《慈航剑典》。”

“不仅如此,她还將谢眺当年所赠的诸多武学心得,尽数抹除替换,使功法面目全非。”

“然而,毕竟两门功法同出《魔道隨想录》,若对照总纲,仍能发现诸多共通之处。”

“也正因地尼的刪改,《慈航剑典》远不如原版完整,创派八百年来,竟无一人能修至仙道之境。”

“而谢眺的《天魔策》却有向雨田和庞斑二人得其真传。”

“从这一点来看,地尼终究略逊一筹。”

隨著苏尘话音落下,厅中顿时炸开了锅。

眾人虽有诸多猜测,却未曾料到竟是如此发展。

原来慈航静斋的祖师地尼,与魔门魔帝谢眺,竟曾是一对恋人!

两派的功法非但不是彼此借鑑,而是同出一源,皆源自《魔道隨想录》。

这般离奇之事,若非出自苏尘之口,无人敢信。

而听至最后,眾人更是一阵无语。

地尼为撇清与魔帝的关係,竟不惜破坏功法的完整性,实属愚蠢至极。

若非如此,慈航静斋八百年传承,未必不能出几位仙道强者。

顷刻之间,大厅中议论纷纷:

“慈航静斋的地尼与魔帝谢眺竟是昔日情侣?这可是惊天秘闻!”

“难怪两派功法如此相似,原来是同源所出。”

“战神殿里的那门神功果然玄妙,谢眺从中悟出魔道,地尼却悟出了佛道。”

“可见万法归一,不论是佛是魔,不过是不同的修道路径罢了。”

“地尼此举,实为自毁根基,若不刪改功法,慈航静斋何至於八百年无人登仙?”

“哈哈,慈航静斋弟子这下怕是傻眼了,自家祖师为了感情自断根基,断了后人的成仙之路!”

三楼东侧第七个包厢中。

婠婠轻笑道:“没想到地尼与魔帝还有这般过往,真是始料未及。”

白清儿冷哼一声:“这地尼果然虚偽,与慈航静斋那些偽君子一模一样,还擅自刪改功法,她怎不將仙道篇章全毁了?”

祝玉妍並未言语,但唇角却泛起一丝笑意。

虽然《慈航剑典》並非模仿魔门功法所创,

但得知其仙道篇章形同虚设,对魔门而言,也是一桩好消息。

至少在功法高低上,慈航静斋已彻底落了下风。

《慈航剑典》不仅远逊於魔门的《天魔策》,甚至连《道心种魔大法》都难以比肩。

这样的情报若是传回大隋武林,势必令魔门上下士气大振。

三楼西边第七间雅室。

梵清慧与师妃暄皆不由自主地舒了口气。

儘管地尼与魔帝曾是旧识这一隱秘往事令她们一时难以接受。

但比起地尼出身魔门来说,这已是好上许多。

唯一令二人耿耿於怀的是,因著地尼刪改功法,导致《慈航剑典》不再完整,仙道篇章几乎再无可能练成。

更让她们无奈的是,面对地尼,她们无法生出半点怨懟之心,这番苦涩只能独自咽下。

白玉高台之上。

苏尘轻晃手中摺扇,待眾人低声议论渐息,再度朗声道:“接下来,点评下一位上榜道仙。”

“道仙榜第十五位,黄裳。”

“这位道仙出自大宋武林,堪称一代奇人。”

“先前在下评说魔帝谢眺之时,曾提及谢眺乃中年才踏入武道。”

“而这黄裳更为惊人,他修炼时年逾甲,且毫无机缘。”

“不同於谢眺早年失意,黄裳自幼饱读诗书,年少便高中状元,入仕为官,步步高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