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一切都在稳中向好(1/2)
黄忠在孙权入城之后就回到自己的军营里不外出见人,显然对蒯励不战而降的事情心存芥蒂。
孙权得知以后,蒯励还觉得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丟了脸面,於是怒气冲冲准备带兵上门把黄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给抓过来向孙权谢罪。
但是孙权阻止了蒯励。
“昔日黄汉升跟隨刘磐在长沙郡,曾给我建昌诸县带去很大的困扰,素有善战之名,我欲征战天下,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只要他有能力,能助我成事,亲自去拜访又如何呢?”
於是孙权决定亲自上门拜访黄忠,还给他带去礼品。
黄忠眼见孙权亲自来了,也没敢阻止,便接待了孙权,与孙权交谈。
孙权在这个时候便表示自己早在出兵之前就已经和蒯氏家族商量好了诸多事宜,所以蒯励的投降是计划中的一部分,这一战在开始之前,刘表就没有获胜的可能。
孙权唯一可能需要费点心思的,就是刘备集团,而现在刘备集团已经全军覆没,荆襄之地再也不会有阻挡孙权的势力了。
得知此事以后,黄忠大为震撼,好一会儿都没有回过神。
等他终於艰难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之后,看向孙权的眼神就更加复杂了。
“我听闻古人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最开始还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不明白为何善战者却没有功劳,今日见到將军,听到將军说的这些事情,才知道何为善战者,既如此,刘镇南败的不冤啊!”
孙权笑呵呵地拍了拍黄忠的肩膀。
“我也听闻古人说过,良禽择木而棲,良臣择主而事,汉升与刘镇南並无策名委质之礼,只不过是上官与下级之间的关係,且刘镇南年老昏聵,不思进取,汉升在刘镇南麾下也不会有更好的前景。
但我不同,大爭之世,我有雄心壮志,取荆州是第一步,纵横中原是第二步,爭霸天下是第三步,我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到最后,而在此期间,我需要大量的人才为我效力,汉升有勇力,何不跟隨於我创一番功业呢?”
黄忠听了孙权的话,心中感慨不已,思来想去,觉得孙权所言非常有道理。
自己本非刘表私臣,跟隨刘表那么多年也没什么前途能看到,作为武將,只有战场才能获得功劳,如果不打仗,哪来的进身之阶呢?
孙权势力强大,很有远见,很有雄心壮志,更有吞併荆州的能耐,往后显然还会有更多的仗要打,现在还放下身段来邀请自己,为何不答应他呢?
黄忠可不想做一个不识抬举的人。
於是黄忠长嘆一声,向孙权行礼。
“將军一言,忠如醍醐灌顶,如梦初醒,忠愿追隨將军,愿为將军效犬马之劳!”
孙权大笑,扶起黄忠,提拔他做中郎將,让他统领邔县投诚的五千荆州马步军。
最后,孙权亲自去见了被关押在监牢之中的王威。
孙权听说王威少为郡吏,后来因为给刘表上书陈述意见而得到赏识,从而被刘表署为州吏,提高了地位,因此刘表对他有提拔之恩。
此番蒯励不战而降,王威极为愤怒,曾拔刀相向,后被蒯励的亲兵制止、关押,孙权得知,对王威很感兴趣,於是前往监牢里见他。
和对黄忠一样,孙权也把自己和蒯越在战前就协商好的事情告诉了王威,並且表示整个荆州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够抵抗他的对手,他拿下荆州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刘表是没有未来的。
甚至一座襄阳城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並不需要攻打,只要自己过去,就能顺利得到一座完好无损的襄阳城,一滴血都不会流。
王威与黄忠一样,听说此事之后大为震惊。
少顷,又对蒯越恨的咬牙切齿。
“此贼跟隨使君十数年,使君厚待之,並未有过无礼之举,又封他为章陵郡太守,如今他却为一己私利而背主求荣,这样的人却还能得到荣华富贵,汉室衰颓不正是因为如此吗?
我曾听闻孙將军善战,纵横两江没有敌手,但是却愿意任用蒯异度这种人,並且委以重任,难道孙將军就不担心蒯异度將来还会做出同样的事情而背弃孙將军吗?我私下里为將军感到担忧!”
孙权笑著摇了摇头。
“对於刘镇南来说,蒯异度自然是奸贼,但是对我来说,蒯异度却是功臣,此一时,彼一时,隨著立场的转变,这个人究竟是奸贼还是功臣,是很难说的。
当初韩信、英布为高祖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天下统一之后,他们却成为了影响安定的存在,欲图起兵造反,背弃高祖,这难道不是叛逆之举吗?
但是时至今日,谁也不会否认韩信、英布的善战和曾为高祖打天下的功勋,且人心难测,今日背弃,明日死忠,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我又怎么会为此而苛待蒯异度呢?”
王威听后,默然无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