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餵公子吃饼!(2/2)
空閒下来,刘弘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寻找一个安全隱蔽的“马厩”上。
楼桑里背靠桑林,边缘地带颇有些废弃的院落。
刘弘带著一个可靠的心腹老卒,假借巡查之名,在黄昏时分仔细勘察。
最终选定了一处远离主道、被高大桑树和坍塌土墙半包围的破败院落。院墙虽残破,但主体尚存,后院还有半个没塌的马棚。
“老周,”刘弘指著那马棚,“找人,悄悄的,把这里头清理出来,棚顶用茅草和树枝先简单补一补,不漏雨就行。地面夯实。前院的门轴朽了,换副新的,要结实,开关別弄出太大响动。对外就说,这废院子堆些亭里用不著的杂物。”
老周是个老兵油子,如今是楼桑亭里的亭卒,之前刘弘救过他的性命,忠心的很。
他向来话不多,只重重点头:“亭长放心,俺晓得轻重。”
刘弘满意地拍拍他肩膀。
这个据点,將是他们贩马生意的第一个隱秘基地。
买家,更是需要精心筛选的目標。
刘弘换上半旧的亭长公服,特意带上刘备,开始了对附近几个坞堡的“例行巡查”。
第一个目標是离楼桑里约二十里、占据一处小土岗的赵家坞。
坞主赵魁是个满脸横肉、眼神精明的豪强。
刘弘打著“调解佃户爭水纠纷”的旗號进入坞堡,目光却“偶尔”看向坞墙的厚度、望楼的高度、坞內青壮的精气神,以及马厩里那几匹还算不错的健骡。
作为一个合格的推销员,要推销,首先要看买家的实力。
“赵坞主治坞有方,兵精粮足,实在是我楼桑里百姓之福啊!”刘弘笑著恭维。
赵魁笑著打哈哈。
閒聊间,刘弘似无意提起:“如今这世道,行路艰难。贵坞商队往来,想必也需得力的脚力护卫。可惜啊,好马难寻,官市管控得紧,黑市又多是些不堪用的駑马。”
他摇头嘆息,语气中带著一丝悲天悯人的感慨。
赵魁是聪明人,闻言,眼睛闪了闪,身子微微前倾:“哦?听刘亭长这意思…莫非有门路?”
刘弘微微一笑,既不肯定也不否认,只端起陶碗抿了口浊酒:“门路不敢说。只是刘某职责所在,接触的三教九流多些。前些日子,倒是听两个北边回来的行商朋友提过一嘴,说在塞外见到些骨架还不错的驮马,耐力尚可,价格…似乎比黑市公道些。只是不知成色真假,货源是否稳定。刘某也是瞎操心,想著若真有好货,倒也能帮乡里几位像赵坞主这样的贤达,解决点小麻烦。”
都是聪明人,言有尽而意无穷。
赵魁脸上的横肉舒展开来,露出一丝笑意,“刘亭长真是有心了!若真有这等好脚力,价钱又合適,赵某倒是很愿意交个朋友!”
他举起酒碗,意思不言而喻。
缺马不假,可更多的还是给刘弘这个“现管”的亭长的一个面子。
毕竟,洛阳的天子固然厉害,可他的手伸不到幽州来!
县官总是不如“现管”!
从来都是如此!
不然为何皇权不能下乡?
离开赵家坞后,刘弘心中已大致有数。
他又走访了另外两家规模稍小、行事更低调些的坞堡,如法炮製,同样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夕阳西下,刘弘站在村口的土坡上,眺望著北方苍茫的地平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风带著塞外的寒意吹拂著他鬢角的髮丝。
刘弘有些无奈。
官商勾结,以权生钱!
上辈子他对这种事最是不耻!
可没法子啊!
不论何时,要赚钱,总是只有两种法子最简单。
钱生钱,亦或权生钱!
放著好好的捷径不走,难道要去当牛马,一枚枚五銖钱的攒吗?
上辈子,除了爹娘,都他娘的想餵公子吃饼!
大饼也好,小饼也好,他都吃够了!
刘弘嘆息一声。
他就是太有良心了。
竟然还会心怀愧疚。
上辈子,见过的“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骸骨”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刘备站在刘弘身后,也在皱眉深思。
他虽然年少,可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来,“官商合作”这种事不是英雄豪杰应当做的。
男子汉、大丈夫,为人做事,应当堂堂正正。
刘弘猜到了刘备的想法,却並未多说什么。
刘备在这个年纪,会有如此想法,很正常。
谁家少年不气盛?
少年时,总以为正道直行,天下无路不可走。
可所谓“正道”,往往是断头路!
说起来也是荒谬,人生南北多歧路,真正能走的通的,能让人直入青云,飞黄腾达的,往往是那些歧途啊!
至於刘备这个病嘛,在刘弘看来,也好治的很。
日后多吃些饼,可以不药而愈。
他虽然下定决心不吃饼了,可这个不成熟的儿子,还是要吃一些的。
毕竟,人生在世,谁能不吃饼呢?
让別人画饼,不如自己画。
日后有了閒暇。
他要亲自餵自家这个公子吃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