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风起於青萍之末(1/2)

京城的秋意渐浓,工业大学校园里高大的法国梧桐叶子染上金黄,风一过,便簌簌飘落,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干部进修班的生活紧张而规律,课程排得满满当当。白天是理论学习、专家讲座,晚上是小组討论、思想交流。路白像一块乾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著那些过去在轧钢厂闻所未闻的理论知识:材料力学的新进展、冶金原理的深化、基础工业管理的框架……这些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让他对轧钢厂那些“土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常常在图书馆熄灯后才回到宿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心得和疑问。

然而,平静的学习生活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课堂上的那场爭论,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正在悄然扩散。

宿舍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赵工依旧大大咧咧,对路白是真心实意的佩服,时常拿著厂里遇到的难题来请教。张总工则更加沉默寡言,除了必要的交流,几乎不主动和路白说话,看路白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和疏离。陈干部则愈发活络,他不再仅仅满足於宿舍內的“交流”,开始频繁地与其他宿舍、甚至更高一级的学员干部走动,递烟、拉家常、交流“学习心得”,言语间常常流露出对“学院派”吴教授观点的推崇,对“系统化”、“標准化”的强调。偶尔在宿舍谈起,他会用一种看似不经意的口吻对路白说:“路白同志啊,吴教授那天的课虽然严厉了点,但道理是硬道理。咱们基层来的,思想观念要跟上形势啊,老抱著『土法』不放,怕是要跟不上趟嘍。”

路白只是笑笑,並不多言。他知道陈干部的话,並非完全出於个人好恶,更像是一种“风向標”。他敏锐地察觉到,在食堂、在课间休息时,投向自己的目光里,好奇少了,探究和审视多了起来。一些来自大型骨干企业、或者本身就有更高学歷背景的学员,似乎也受到了吴教授观点的影响,对路白这个“土法明星”的热情明显冷却,言谈举止间带著一种技术精英式的矜持。

这天下课后,路白照例去图书馆。刚走到阅览室门口,就被一个穿著灰色中山装、戴著黑框眼镜的中年人叫住了。这人姓孙,是进修班临时党支部的副书记,也是工业部某司局的一位处长,平日不苟言笑,颇有威严。

“路白同志,跟我来一下。”孙处长的语气很平淡,但不容置疑。

路白跟著他走进教学楼一间空置的小会议室。孙处长关上门,示意路白坐下,自己则踱到窗前,看著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沉默了片刻。

“路白同志,”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著路白,“来进修班有一段时间了,感觉怎么样?思想上,学习上,有没有什么不適应?”

路白坐得笔直,平静地回答:“报告孙处长,学习机会难得,收穫很大。思想上紧跟组织要求,学习上努力钻研,爭取进步。”

“嗯,”孙处长点点头,走到桌边,手指无意识地敲著桌面,“年轻人,有干劲,有想法,是好事。你在轧钢厂搞的那个『废料仙丹』,厂里报上来的材料,部里也看过。自力更生,解决实际困难,精神可嘉。”

路白心里並没有放鬆,他知道“但是”在后面。

果然,孙处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路白同志啊,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辩证,要发展地看。你那天在吴教授课上的发言,引起了一些討论。出发点可能是好的,是为了维护基层的实践成果。但是,表达的方式方法,值得商榷啊。”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吴教授是部里请来的专家,在工业管理现代化方面很有建树。他的观点,代表了当前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国际比较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学习,首先要虚心,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不能因为自己在基层搞出了一点成绩,就固步自封,听不进不同的声音,甚至……(他加重了语气)產生牴触情绪。”

“孙处长,我没有牴触情绪。”路白解释道,“我只是认为,先进的理论需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厂情落地,基层的实践经验和工人群眾的智慧同样宝贵,应该得到尊重和……”

“尊重和实践经验当然重要!”孙处长打断了他,语气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但更要看到,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什么?是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是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靠什么?靠小打小闹的『土法』行吗?靠几个仓库小组的『灵光一闪』行吗?不行!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统一的规划!这是大局!是方向!”

他走到路白面前,语重心长地说:“路白同志,组织上培养你,是看重你的潜力和在基层表现出的闯劲。但你要明白,这次进修,不仅仅是学技术、学管理,更重要的是提高思想认识,改造世界观!要摆脱小生產者的狭隘眼光,树立大工业的全局观念!对於吴教授的观点,对於『洋法』,要虚心学习,深刻领会其精髓,而不是纠缠於细枝末节,甚至公开质疑,造成不好的影响!”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路白听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学术爭论,这关乎立场,关乎“態度”。在孙处长(或者说他代表的某种力量)看来,他维护基层实践的行为,已经带有“固步自封”、“狭隘经验主义”甚至“牴触现代化”的嫌疑。这顶帽子,在六十年代,分量极重。

“孙处长,我……”路白还想解释自己並非否定先进理论。

孙处长摆摆手,语气缓和了些:“好了,道理点到为止。你是个聪明人,回去好好想想。组织上对你是关心的,也是严格要求的。希望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精力都放在学习和提高上。至於轧钢厂那些具体做法,可以作为案例研究,但不要让它成为你思想进步的负担。下周,班里有次思想交流会,主题是『如何正確认识引进先进技术与自力更生的关係』,你要好好准备,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心得,做一次深刻的发言,澄清认识,统一思想。”

这几乎是一个命令。路白知道,这场思想交流会,就是对他的一次“考试”,或者说“帮助”。

走出小会议室,路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京城的秋风吹在身上,带著刺骨的寒意。他摸了摸怀里那个冰冷的搪瓷缸,秦淮茹的青丝静静躺在里面。这来自轧钢厂最朴素角落的信物,此刻却像一块滚烫的烙铁,烫著他的心。

他走到宿舍楼下的传达室,意外地发现有自己的信。是轧钢厂来的!信封上,是秦淮茹那清秀而略显拘谨的字跡。

他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