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纯粹的艺术家(1/2)

先锋艺术中心的穹顶之下,空气仿佛被精心过滤过,带著一种冷冽、疏离的金属气息。

陈默站在一幅用电路板拼贴的《蒙娜丽莎》前,差不多三分钟了。

画布上的经典微笑由无数废弃电路板、快闪记忆体晶片和细密排线精密拼贴而成,二极体拼成的瞳孔在不同角度的光线里呈现出蓝紫色的闪烁。

旁边的展品说明写著:“用工业时代的残骸重构文艺復兴的灵魂,探討技术与人文的永恆博弈。”

“陈先生对新媒体艺术也感兴趣?”

一个清冷的女声自身后响起。

陈默转身,看见那位 id为“艺术策展人”的相亲对象正端著香檳,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对方名叫林溪,32岁,国內顶尖艺术机构的策展人。

资料里写著她毕业於罗德岛设计学院,师从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得主,回国三年就做到顶尖艺术机构的策展部总监。

真人比资料里的照片更具攻击性——剪裁凌厉的黑色西装,颈间一条银色锁骨链,妆容精致得像精心陈列的艺术品。

“谈不上感兴趣,只是第一次看到有些新奇而已。”陈默目光落回电路板拼贴。

“真要说的话,用工业废料重构经典,感觉形式大於內容,像把《星空》印在泡麵桶上。”

林溪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这场“解构经典”展是她力排眾议策划的。

光是说服董事会同意用电路板这种非艺术材料就了两个月,此刻听到陈默的比喻,好比厨师听见食客说自己的分子料理不如街边摊。

“陈先生似乎对艺术有自己的见解?”

她抿了口香檳,语气带著审视,“我的择偶要求里写得很清楚,需要对方能理解並支持我的艺术事业。”

“支持分很多种。”陈默侧身避开迎面走来的导览团,恰好停在一幅巨大的油画前。

画布上是翻涌的靛蓝与赭石,像被搅浑的顏料桶,右下角的价签用烫金字体標著 700万。

“能理解你喜欢的艺术、愿意陪你一起从事艺术行业的工作、又或是能给予你千万级別的赞助。哪一种是你所说的支持呢?”

林溪眉头微微一皱:“这就要看对方的诚意了。”

“懂。”陈默点头。“就像是佛教所说的元。”

林溪没听懂陈默的意思,但她確实对佛教的一些理念也有所涉猎,略微思考后点了点头。

“差不多是这样。”

看林溪点头认同,陈默有些好笑。

“我也有个问题想要请林小姐解惑。比如你要求的千万级赞助,是单纯买一堆顏料,还是想让艺术真正走进大眾视野?”

林溪放下酒杯,语气终於带了点锋芒:“看来陈先生做过功课。但艺术本就不该向大眾妥协,真正的价值需要时间沉淀。”

“那你的画廊去年亏损 300万,也是『时间沉淀』的一部分?”陈默侧过身,目光精准地捕捉到对方瞳孔的收缩,

他继续道:“我查过你的履歷,三年前策划的《解构与重生》展,因为过度追求先锋性,最终靠拉来的赞助才勉强覆盖成本。”

他顿了顿,指尖轻点那幅混沌色块的价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