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尘落心寧日常暖,蛛丝初显待风来(2/2)

李玄也安静地吃著饭,识海中,那行金色的系统文字【主线任务触发:血脉溯源】依旧静静地悬浮著。1938年冬,协和医院…这个时间点和地点,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平静的心湖下激起层层涟漪。他需要线索,需要契机。金丹期的神识强大,但也不可能凭空回溯近三十年前的往事。他需要等待,等待命运齿轮转动时,那一声细微却关键的“咔噠”声。

接下来的几天,红星四合院仿佛经歷了一场小小的地震后,又恢復了表面的平静。只是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邻居们看李家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鄙夷张家恶行的同时,对李家,尤其是对张桂芬那石破天惊的“断亲一锥”和那枚神秘消失的“留音石”,充满了惊疑、忌惮,甚至是一丝难以言喻的畏惧。议论並未停止,只是从公开的喧譁变成了更隱秘的窃窃私语。

“那张桂芬…真是变了个人啊!”

“那锥子扎的…看著都心寒!这是彻底断了念想了!”

“最邪乎的还是那会说话的小石头!你们说…李家那小玄子…是不是有点…那个?”

“嘘!小点声!別瞎说!那孩子看著挺乖的…”

“乖?你没看当时张家那三个嚇成什么样了?张建军都尿裤子了!那石头…说没就没了!连点灰都没留下!”

“我看啊…李家以后…还是少招惹为妙…”

易中海试图维持他“一大爷”的威信,在院子里背著手溜达,想找李建国“谈谈心”,话里话外暗示“家务事闹太大影响不好”“那石头的事太玄乎,容易惹閒话”。李建国只是闷头擦他那辆宝贝自行车,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易师傅,我们家的事,我们自己清楚。谁要是觉得閒得慌想嚼舌头根子,让他当面来跟我说!” 语气硬邦邦的,噎得易中海脸色发青,訕訕地走开了。

刘海中则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背地里跟阎埠贵嘀咕:“看见没?老易吃瘪了!李家现在是铁板一块,油盐不进!那张桂芬…嘿,发起狠来比爷们还嚇人!以后这院里…有热闹看嘍!”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小眼睛滴溜溜转,心里盘算著以后占李家便宜得更加小心,嘴上却附和著:“是是是,二大爷您说得对,这李家…是得重新掂量掂量了。”

秦淮茹更是刻意避开了李家门口,连眼神都不敢多往那边瞟。那天张桂芬冰冷的眼神和门框上寒光闪闪的锥子,给她留下了太深的阴影。她隱隱觉得,那个曾经可以被她轻易拿捏、用几句软话就能哄得心软的张桂芬,已经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她完全看不懂、也惹不起的存在。

李家內部,则在这种外界微妙的氛围中,努力修復著,重建著日常的寧静。张桂芬坐在缝纫机前的时间更长了,“噠噠”的声响更加沉稳有力。王秀兰变著法子做些好吃的,灵泉水悄无声息地融入家人的饮食,潜移默化地滋养著他们的身体和精神。李建国上班更卖力了,下班就回家,仿佛要把所有的守护都倾注在这个小小的屋檐下。李老实叼著菸袋,坐在门口晒太阳,浑浊的目光扫过院中眾人,带著一种歷经沧桑后的洞察与守护。

李玄也恢復了“正常”的孩童生活。上学,放学,看小人书,偶尔在院子里和几个不惧流言的孩子玩一会儿弹珠。只是没人注意到,他清澈的眼眸深处,偶尔会掠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思索。他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蛛网,以李家为中心,悄无声息地向更远的地方蔓延开去,耐心地捕捉著任何可能与“1938年冬,协和医院”相关的蛛丝马跡。

他在等待。等待一阵风,吹散歷史的尘埃,露出被掩埋的线索。这阵风,或许来自一句无心的醉话,或许来自一张泛黄的旧纸,或许…就来自那溃败逃离后,在怨恨与恐惧中口不择言的张家。